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053发布日期:2019-03-30 08: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U型枕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



背景技术:

U型颈枕,又名旅行枕,是根据颈部工学设计,材料采用慢回弹记忆棉或乳胶等材料,提供头颈最平均、柔和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小睡引起之颈部及肩部疼痛,多种用途,健康舒适,对颈椎疾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适合于日常办公休闲之用,不论您是长时间的使用电脑,或是在家中看电视,或是午休,能有效的预防颈椎脊柱的劳损,对于久坐办公窒的人员来讲,可当成后垫,对脊柱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也十分适合长途旅行或者驾驶的人,能大大缓解途中颈椎带来的疲劳,能帮助我们在途中得到高质量的休息的作用,减少和降低了因为长途旅行而引起的脖子酸疼,可以使驾驶头部调整15-20度的曲度,避免颈椎静脉的压迫,缓解疲劳,大大提高的安全驾驶。

但是现在市面的上的U型枕由于舒适度的重要性,使得其体积比较大,尤其在出门旅行的时候非常不好携带,经常拼命的塞进包或者旅行箱里,可是由于U型枕枕芯材料极富有弹性和记忆性,使得U型枕具有一个反弹力,在包里或者旅行箱里无法很好的束缚,取拿使用及其不便利,本实用新型针对于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通过在U型枕的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侧颈部上连接一个体积大于或者等不侧颈部的容纳腔,变形前如同普通的U型枕一样,该容纳腔套接在侧颈部上,在需要变形时,首先将容纳腔从第一个侧颈部上翻出,形成一个空的容纳腔,然后翻折第二个侧颈部,使其靠近第一个侧颈部,最后将第二个侧颈部套进该容纳腔中,形成一个新的中间没有缝隙的枕头,体积减小了,并且是实心的,既解决了存放空间以及方便取放的问题,又能够变形成小型的枕头、靠枕等供使用者使用,十分的便捷,并且在两个侧颈部和后颈部上均设置有储物袋,本身变形前套接在侧颈部上的容纳腔可以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并且可以作为暖手空间使用,后颈部的储物袋中可存放旋磁装置用以按摩和磁疗或者香味干花等有利于助眠且增加枕头的舒适度,变形后的U型枕A的其中一个侧颈部依然是U型枕的第一个侧颈部,U型枕A的另一个侧颈部则是U型枕的后颈部,也具有两个储物袋,并且在体积减小的同时兼顾按摩、储物和磁疗功能,大大便利出行的人们的需要,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包括U型枕芯以及套接在所述枕芯上的可拆卸式枕套,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材料构成的所述枕套至少包括后颈部和侧颈部,所述枕套优选为包括一个所述后颈部和两个所述侧颈部,

所述侧颈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功能部,所述第一功能部包括连接部和工作部,所述第一功能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侧颈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工作部包括通过第二材料构成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容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侧颈部的体积。

由此,由第二材料构成的所述容纳腔能够将任意一侧的所述侧颈部包裹在内,即设置在所述工作部任意一侧的所述容纳腔可以预先套接在该侧的所述侧颈部上,形成原始的U型枕形状,当需要变形时,将所述工作部从所述侧颈部上翻转取下,形成具有空的所述容纳腔,所述连接部始终与所述侧颈部连接,可以形成与所述侧颈部连接的袋型状的所述第一功能部,为顺利完成U型枕的变形的第一步展开所述容纳腔提供了基础支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材料的弹性和伸展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材料。

由此,即所述容纳腔的弹性好,既能够保证U型枕的变形顺利,又能够在U型枕变形前保证所述第一功能部与所述侧颈部的紧密,所述第一功能部与所述侧颈部之间形成的紧密空间可以用来捂手并且放置一些生活必须品如手机、耳机、眼罩等,也可以设置花草香薰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侧颈部优选为两个,所述两个侧颈部通过所述后颈部连接,所述侧颈部与所述后颈部一体式设置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工作部一体式设置或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侧颈部一端与所述后颈部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装置。

由此,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为纽扣、魔术贴、磁扣、绑绳、电磁扣、金属扣等连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枕套还包括储物袋,所述储物袋包括设置在所述侧颈部上的第一储物袋和设置在所述后颈部上的第二储物袋,所述第一储物袋位于所述第一功能部与所述枕套之间。

由此,U型枕形变形成U型枕A,所述储物袋在受到U型枕变形影响时,所述第一储物袋位于U型枕A的侧颈处,所述第二储物袋位于U型枕A的另一侧侧颈处,使得U型枕A的两个侧颈处均有所述储物袋作用,而U型枕的所述储物袋中的所述第一储物袋为两个时,这两个所述第一储物袋位于U型枕的两个所述侧颈部处,单个的所述第二储物袋位于所述后颈部处,呈现围绕使用者颈部的分布,变形后的U型枕A的两个侧颈部也具有所述储物袋,体积减小方便携带的同时,两边的所述储物袋也能够提供储物的空间,并且U型枕A作为中间实心的枕头存在,能够提供旅行过程中的腰枕、靠枕、头枕的作用,而且还能保证所述储物袋的功能正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二储物袋中至少设置有旋磁装置,所述旋磁装置开设在所述枕套一侧,所述旋磁装置与所述第二储物袋之间设置有隔离布层,所述旋磁装置包括第一磁层和第二磁层,所述第一磁层由中间具有圆形坑的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第二磁层由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第二磁层位于所述第一磁层的圆坑处。

由此,所述第二磁层相对于所述第一磁层更加贴近使用者,故而所述第二磁层更容易受到使用者的作用,使得原本只收到所述第一磁层中的永磁体的排斥力作用的所述第二磁层同时受到使用者压力的作用,所述第二磁层在所述第一磁层的圆坑中上下摆动,并且所述第二磁层产生绕着所述第一磁层圆坑轴线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摆动,实现动磁以及旋磁的治疗和按摩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后颈部上设置有拉链,用来取放所述枕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工作部至少包括双层面料。

由此,所述工作部优选为双层面料,并且两面布料均具有较强的舒适度,如同6比4的棉与聚酯纤维的布料、莱卡布、EVA材料等弹性亲肤材料,使得无论是变形前还是变形后形成的所述容纳腔内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使用者手插入所述容纳腔提供保暖、舒适等,大大提高使用者在所述储物袋中存放物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很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枕的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侧颈部上连接一个体积大于或者等不侧颈部的容纳腔,变形前如同普通的U型枕一样,该容纳腔套接在侧颈部上,在需要变形时,首先将容纳腔从第一个侧颈部上翻出,形成一个空的容纳腔,然后翻折第二个侧颈部,使其靠近第一个侧颈部,最后将第二个侧颈部套进该容纳腔中,形成一个新的中间没有缝隙的枕头,体积减小了,并且是实心的,既解决了存放空间以及方便取放的问题,又能够变形成小型的枕头、靠枕等供使用者使用,十分的便捷,并且在两个侧颈部和后颈部上均设置有储物袋,本身变形前套接在侧颈部上的容纳腔可以作为储物空间使用,并且可以作为暖手空间使用,后颈部的储物袋中存放有旋磁装置用以按摩和磁疗,增加枕头的舒适度,变形后的U型枕A的其中一个侧颈部依然是U型枕的第一个侧颈部,U型枕A的另一个侧颈部则是U型枕的后颈部,也具有两个储物袋,并且在体积减小的同时兼顾按摩、储物和磁疗功能,大大便利出行的人们的需要,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准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后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套;2-第一功能部;3-储物袋;4-旋磁装置;5-可拆卸连接装置;11-后颈部;12-侧颈部;21-连接部;22-工作部;23-容纳腔;31-第一储物袋;32-第二储物袋;41-第一磁层;42-第二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变形多功能U型枕,包括U型枕芯以及套接在所述枕芯上的可拆卸式枕套1,通过第一材料构成的所述枕套1至少包括后颈部11和侧颈部12,所述枕套1优选为包括一个所述后颈部11和两个所述侧颈部12,所述侧颈部12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一功能部2,所述第一功能部2包括连接部21和工作部22,所述第一功能部2通过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侧颈部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部22包括通过第二材料构成的容纳腔23,所述容纳腔23的容积大于或等于所述侧颈部12的体积,由第二材料构成的所述容纳腔23能够将任意一侧的所述侧颈部12包裹在内,即设置在所述工作部22任意一侧的所述容纳腔23可以预先套接在该侧的所述侧颈部12上,形成原始的U型枕形状,当需要变形时,将所述工作部22从所述侧颈部12上翻转取下,形成具有空的所述容纳腔23,所述连接部21始终与所述侧颈部12连接,可以形成与所述侧颈部12连接的袋型状的所述第一功能部2,为顺利完成U型枕的变形的第一步展开所述容纳腔23提供了基础支持,所述第二材料的弹性和伸展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材料,即所述容纳腔23的弹性好,既能够保证U型枕的变形顺利,又能够在U型枕变形前保证所述第一功能部2与所述侧颈部12的紧密,所述第一功能部2与所述侧颈部12之间形成的紧密空间可以用来捂手并且放置一些生活必须品如手机、耳机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颈部12优选为两个,所述两个侧颈部12通过所述后颈部11连接,所述侧颈部12与所述后颈部11一体式设置或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与所述工作部22一体式设置或可拆卸连接,所述侧颈部12一端与所述后颈部1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可拆卸连接装置5,所述可拆卸连接装置5为纽扣、魔术贴、磁扣、绑绳、电磁扣、金属扣等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枕套1还包括储物袋3,所述储物袋3包括设置在所述侧颈部12上的第一储物袋31和设置在所述后颈部11上的第二储物袋32,所述第一储物袋31位于所述第一功能部2与所述枕套1之间,U型枕形变形成U型枕A,所述储物袋3在受到U型枕变形影响时,所述第一储物袋31位于U型枕A的侧颈处,所述第二储物袋32位于U型枕A的另一侧侧颈处,使得U型枕A的两个侧颈处均有所述储物袋3作用,而U型枕的所述储物袋3中的所述第一储物袋31为两个时,这两个所述第一储物袋31位于U型枕的两个所述侧颈部12处,单个的所述第二储物袋32位于所述后颈部11处,呈现围绕使用者颈部的分布,变形后的U型枕A的两个侧颈部也具有所述储物袋3,体积减小方便携带的同时,两边的所述储物袋3也能够提供储物的空间,并且U型枕A作为中间实心的枕头存在,能够提供旅行过程中的腰枕、靠枕、头枕的作用,而且还能保证所述储物袋3的功能正常,所述第二储物袋32中至少设置有旋磁装置4,所述旋磁装置4开设在所述枕套1一侧,所述旋磁装置4与所述第二储物袋32之间设置有隔离布层,所述旋磁装置4包括第一磁层41和第二磁层42,所述第一磁层41由中间具有圆形坑的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第二磁层42由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第二磁层42位于所述第一磁层41的圆坑处,所述第二磁层42相对于所述第一磁层41更加贴近使用者,故而所述第二磁层42更容易受到使用者的作用,使得原本只收到所述第一磁层41中的永磁体的排斥力作用的所述第二磁层42同时受到使用者压力的作用,所述第二磁层42在所述第一磁层41的圆坑中上下摆动,并且所述第二磁层42产生绕着所述第一磁层41圆坑轴线旋转运动,从而实现水平以及竖直方向的摆动,实现动磁以及旋磁的治疗和按摩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颈部11上设置有拉链,用来取放所述枕芯,所述工作部22至少包括双层面料,所述工作部22优选为双层面料,并且两面布料均具有较强的舒适度,如同6比4的棉与聚酯纤维的布料、莱卡布、EVA材料等弹性亲肤材料,使得无论是变形前还是变形后形成的所述容纳腔23内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使用者手插入所述容纳腔23提供保暖、舒适等,大大提高使用者在所述储物袋3中存放物品的安全性。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