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2611发布日期:2019-04-30 18:23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台,尤其涉及一种可组装的快速拼装操作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人们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也在不断的追求方便,操作台作为一种具有放置功能的日常用品,其结构以及形状也随着时间而不断的在推陈出新。

现有的操作台,大多数包括台板以及两支撑脚,其中,两支撑脚分别位于台板的下方并且支撑台板,又或者在台板下方安装有一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柜,置物柜的一侧面与支撑脚的一侧面为面面连接。但是,现有的操作台具有以下缺陷:(1)操作台的结构大小一般比较固定,因此当需要购置比较长的操作台的时候,一般需要额外定制,增加了成本以及购置费用;而且对于新定制的部分,当需要与原本的操作台进行拼接的时候会比较困难;(2)操作台的置物柜的空间固定,因此当使用者需要将一些体积较大的物体放进置物柜进行暂时储存的时候会造成困扰。

因此,亟需一种可根据需要进行拼接的快速拼装操作台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进行拼接的快速拼装操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拼装操作台,包括台板以及至少两个支撑脚,支撑脚位于台板的下方两侧并支撑台板,其中,快速拼装操作台还包括底柜模块,底柜模块位于台板下方,底柜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脚,底柜模块内设置有容置腔,且底柜模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对接部,对接部用于与另一底柜模块连接以实现两底柜模块的容置腔贯通。

较佳地,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台板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斜罩,斜罩的顶面相对台板倾斜地设置。

较佳地,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台板上还安装有屏风,屏风位于靠近快速拼装操作台的背面的位置处。

较佳地,快速拼装操作台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位于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左侧并与左侧的支撑脚连接,右侧板位于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右侧并与右侧的支撑脚连接。

较佳地,底柜模块包括底柜框架,底柜前门以及底柜后门,底柜前门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柜框架的前端,底柜后门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柜框架的后端。

较佳地,快速拼装操作台还安装有电源条,电源条呈竖直地安装于底柜框架内。

较佳地,底柜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框架,底柜框架藉由支撑框架与支撑脚连接,电源条安装于支撑框架上。

较佳地,支撑脚与支撑框架的前端呈可拆卸地连接。

较佳地,底柜框架的内部上方还设置有走线槽,走线槽由若干第一连接件与若干第二连接件相互交错形成。

较佳地,底柜框架的底面距离支撑脚的底面有一定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还包括底柜模块,底柜模块位于台板下方,底柜模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脚,底柜模块内设置有容置腔,且底柜模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对接部,对接部用于与另一底柜模块连接以实现两底柜模块的容置腔贯通,因此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底柜模块之间实现连接,同时,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台板的长度也可根据需要相互之间进行连接以对应底柜模块的长度。因此,更加便于维修和更加快速地安装,同时也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分解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分解后且去掉底柜后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底柜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的底柜模块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包括台板10、至少两个支撑脚20以及底柜模块30。支撑脚20位于台板10的下方两侧并支撑台板10,底柜模块30位于台板10下方,底柜模块30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脚20,底柜模块30之间可藉由支撑脚20实现连接,底柜模块30内设置有容置腔30a,且底柜模块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容置腔30a的对接部30b,对接部30b用于与另一底柜模块30连接以实现两底柜模块30的容置腔30a贯通。具体地,支撑脚20的顶面与台板10底面之间的连接以及底柜模块30与支撑脚20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可通过螺丝与螺母、公扣与母扣等方式实现的可拆卸连接,但不限于此。较优地,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台板10、支撑脚20以及底柜模块30均为可模块化生产的零件,但不限于此;因此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底柜模块30之间实现连接,同时,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台板10的长度也可根据需要而相互之间进行连接。因此,更加便于维修和安装,同时也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生产成本。

请参考图2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台板10上还可拆卸地安装有斜罩40,斜罩40的顶面相对台板10倾斜地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于斜罩40所罩的空间内安装显示器或者紧急按钮等,通过设置在台板10上的斜罩40可避免安装在快速拼装操作台100内的显示器屏幕因不小心而被压坏,同时,也可以防止外界的灰尘或者其他杂质通过显示器与台板10之间的间隙进入底柜模块30内。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台板10上还安装有屏风50,屏风50位于靠近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背面的位置处。较优地,单个屏风50的长度略短于单个台板10的长度,当需要对台板10进行拼接延长时也可以对应地增加屏风50的数量。屏风50的材料可选为亚克力材料等。通过屏风50的设置,当在台板10上放置有较多物体时,可避免杂物从台板10的背面处掉落,也可根据工作需要而将屏风50显示出不同颜色。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快速拼装操作台100还包括左侧板60和右侧板70,左侧板60位于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左侧并与左侧的支撑脚20连接,右侧板70位于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右侧并与右侧的支撑脚20连接。具体地,左侧板60与支撑腿间的连接以及右侧板70与支撑腿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地连接,更具体地,可通过螺丝与螺母、公扣和母扣等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但不限于此;通过左、右侧板70的设置,不但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更加具备观赏性,而且也可增加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载重能力。

请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底柜模块30包括底柜框架31,底柜前门32以及底柜后门33。底柜前门32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柜框架31的前端,底柜后门33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柜框架31的后端,举例而言,底柜前门32与底柜框架31之间以及底柜后门33与底柜框架31之间可为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以实现打开或者关闭,但不限于此。因此当需要使用底柜框架31所围空间时,可通过前门或者后门进行取出操作或者放置操作,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使用更加简便。同时,底柜框架31的底面距离支撑脚20的底面有一定距离,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因地面潮湿而损坏放置于底柜框架31内的物体。较优的是,底柜框架31的底部、底柜前门32以及底柜后门33均开设有透气孔34,但不限于此。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快速拼装操作台100还安装有电源条80,电源条80呈竖直地安装于底柜框架31内;底柜框架31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框架35,底柜框架31藉由支撑框架35与支撑脚20连接,具体地,电源条80安装在位于底柜框架31两端的支撑框架35上,因此避免了占用底柜框架31内部的空间,但不限于此;较优地,支撑脚20安装在支撑框架35的前端面上,且支撑脚20与支撑框架35的前端呈可拆卸地连接;较优地,支撑框架35至少包括两竖直杆以及连接两竖直杆的一横杆,但不限于此。

同时,底柜框架31的内部上方还设置有走线槽311,走线槽311由若干第一连接件311a与若干第二连接件311b相互交错形成,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11a与第二连接件311b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但不限于此;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出线口100a在底柜框架31的两侧,因此可实现了线缆的有序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还包括底柜模块30,底柜模块30位于台板10下方,底柜模块30的两端分别连接支撑脚20,底柜模块30内设置有容置腔30a,且底柜模块30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连通容置腔30a的对接部30b,对接部30b用于与另一底柜模块30连接以实现两底柜模块30的容置腔30a贯通,因此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底柜模块30之间实现连接,同时,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台板10的长度也可根据需要相互之间进行连接以对应底柜模块30的长度。因此,更加便于维修和更加快速地安装,同时也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拼装操作台100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