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057发布日期:2019-03-27 09:5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柜,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



背景技术:

中药柜,亦称中药橱、药柜子、药斗子,贴墙摆放;其高不过鼻(1.60米,我国普通人身高为1.60—1.80米),宽不超臂展长度(两臂伸展宽度1.70米)。有“平视观上斗,展手及边沿”的特点,斗面呈长方形(左右宽20厘米,上下高15厘米),稍微高出柜面(0.2~0.3厘米),四边倒棱,加之醒目规律的黑色隶书药名,使整体斗柜表面布局层次分明。

过去中药柜完全采用木质材料制成,不利于抽桶的推拉。后又有厂家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用不锈钢路轨,推拉条件得到改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中药柜不便于搬运,主要因为大部分的中药柜,往往过于高大,同时中药柜没有轮子,现有的中药柜在只能通过人力或者其他工具进行搬运,会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设置有上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移门,所述移门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移门的一端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设置有抽桶,所述抽桶的一端设置有卡片插槽,所述上侧板的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的一端设置有抗倍特台,所述抗倍特台的一端设置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的一端设置有轮子,所述轮子的一端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所述上侧板的一端设置有扶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桶的一端设置有扣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扶架的一端设置有扶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采用SUP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桶的表面处理为聚能酯静电粉末喷涂,所述抽桶采用304不锈钢和原木板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弹簧、轮子和扶手,有利于中药柜的移动或搬运,节省了搬运过程的人力财力,降低托运过程的震动对药材的影响,同时原木板材料有利于中药的防潮,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中:1、顶板;2、上侧板;3、移门;4、把手;5、上隔板;6、抽桶;7、卡片插槽;8、扣手;9、背板;10、抗倍特台;11、下侧板;12、底板;13、轮槽;14、轮子;15、弹簧;16、支撑杆;17、扶架;18、扶手;19、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中药柜,包括顶板1,顶板1的一端设置有上侧板2,上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移门3,移门3的一端设置有把手4,移门3的一端设置有上隔板5,上隔板5的一端设置有抽桶6,抽桶6的一端设置有卡片插槽7,上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背板9,背板9的一端设置有抗倍特台10,抗倍特台10的一端设置有下侧板11,下侧板11的一端设置有底板12,底板12的一端设置有轮槽13,轮槽13的一端设置有轮子14,轮子14的一端设置有轮轴19,轮轴19的一端设置有弹簧15,上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扶架17。

抽桶6的一端设置有扣手8,有利于抽桶6的拉推。

扶架17的一端设置有扶手18,推动中药柜时方便抓取。

弹簧15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16,使得减震时保证轮子14垂直地面。

弹簧15采用SUP材料,有利于弹簧15性能的最大发挥。

抽桶6的表面处理为聚能酯静电粉末喷涂,抽桶6采用304不锈钢和原木板材料,原木板材质轻柔,无味,纹理通直,抛光后有光泽,其次,木材不变形和翘裂,耐湿隔潮,电绝缘性强,耐水性好,再次,耐腐蚀,耐磨损,纹路美观色泽光亮,自然图案特好;不锈钢摆放移动方便,成本低廉价格适中,使用寿命长。

具体的,工作时,移门3内部可放置较大物体,通过把手4在上隔板5水平移动,抽桶6上的卡片插槽7和扣手8分别方便看桶内药物和移动,抗倍特台10可放置较多常用物品,底板12比较厚实以便防潮;移动时,抓住扶手18,通过扶架17带动上侧板2和轮槽13,使得轮子14滚动,当路面不平或上下楼梯时,轮子14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轮轴19传递到弹簧15,弹簧15吸收掉震动能量,支撑杆16固定两个弹簧15的顶端,保证震动时轮子14能垂直于地面而不偏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