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碗与外盒的组合式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8697发布日期:2019-04-29 12:0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具有内碗与外盒的组合式餐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



背景技术:

最常见的餐具是诸如碗、盘、碟等分离式餐具。这种餐具的优势在于食物可以分开盛放,餐具也可以随着餐品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如盛放鱼餐品的鱼盘)。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分离式的餐具由于不便于携带和配送无法满足人们诸如工作时就餐这类的需求,因此,出现能够同时盛放菜品和主食等餐品的组合式餐具。

但现有的组合式餐具多为固定格口和移动隔片分隔格口这两类餐具。对于固定格口的餐具而言,由于餐格的尺寸固定,因此一种餐具只能盛放与之尺寸相近的餐品,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一些餐品的需求。而对于移动隔片分隔餐格的餐具,又会出现餐品的混合在一起等问题。

于是,现有技术也出现了采用内碗和外盒相组合的组合式餐具,但是,这种组合式餐具的内碗需要同时放在外盒内,才能保证内碗在外盒内不晃动,当内碗不能充满外盒内部时,则内碗在外盒内的位置就无法固定,会产生晃动,随着订餐、送餐服务的普及化,餐盒的营用特性越来越明显,非标准化、定制化的菜品也成为餐饮领域的趋势,现有的组合式餐具无法满足菜品的定制化需求,同时,有时为了保持外盒内部的稳定性,必须放置多余的内碗,则产生了一定的浪费,而且稳定性往往欠佳;或者,为了实现标准化的需求,现有技术采用固定形式的内碗组合,然后采用改变餐品的形状或降低对餐品要求的方法来解决,这又牺牲了人们对菜品的要求方面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在内碗不需撑满外盒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外盒内产生晃动,提高内碗自由搭配的余地,提高菜品在餐盒内放置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多余内碗产生的浪费。

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包括至少一个内碗,一个外盒2,一个盒盖;各内碗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所述外盒2底部具有均匀、正列分布的第一凸起部,相邻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内碗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互对应卡点配合形成卡接;盒盖与外盒2配合时,外盒2内的内碗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呈上小下大的圆点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呈上小下大的方点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呈上小下大的棱锥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呈上小下大的棱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若干个,呈条状、点状、或转角状地均匀分布固定在内碗的底面上。

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包括至少两个内碗,一个外盒2,一个盒盖;各内碗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所述外盒2底部具有均匀、正列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内碗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互对应配合形成卡接;盒盖与外盒2配合时,外盒2内的内碗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陷部呈球面状,所述二凸起部呈对应的球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陷部呈上大下小的方槽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应的方形凸块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陷部呈上大下小的棱锥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应的棱锥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内碗不需撑满外盒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外盒内产生晃动,提高内碗自由搭配的余地;

2)提高菜品在餐盒内放置的稳定性;

3)避免了多余内碗产生的浪费。

4)便于内碗与外盒均采用一体注塑形式的结构,可靠性较高。

5)可以满足用户面对不同类型餐饮使用统一餐具的需求。

6)在尺寸范围内可以根据餐品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满足了用户对于各种餐饮类型的需求;

7)内碗在盛放的餐具中不会随着餐具的移动而产生一定的位移。

8)无需标准化的内碗组合,可以适应更多种类的菜品,例如盛放鱼等体积较大的内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其中一个内碗的示意图,主要展示了底面。

图3是盒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2的侧视图。

图6是图3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立体图。

图9是第二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三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立体图。

图13是第四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立体图。

图15是第五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立体图。

图17是第六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立体图。

图19是第七种形式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20是图19的立体图。

图21是第八种形式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俯视图。

图23是第九种形式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俯视图。

图25是第十种形式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5的俯视图。

图27是第十一种形式的第一凹陷部的示意图。

图28是图27的俯视图。

图29是图28的主视图。

图中,1.内碗,2.外盒,3.第二凸起部,4.第一凸起部,3a.长条状第二凸起部,3b.环状第二凸起部,3c.转角状第二凸起部,3d.圆形第二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0,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内碗,一个外盒2,一个盒盖;各内碗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所述外盒2底部具有均匀、正列分布的第一凸起部,相邻第一凸起部之间形成第一凹陷部;所述内碗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互对应卡点配合形成卡接;盒盖与外盒2配合时,外盒2内的内碗被固定。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7-14,所述第一凸起部可以呈上小下大的圆点状。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5-16,所述第一凸起部可以呈上小下大的方点状。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7-18,所述第一凸起部可以呈上小下大的棱锥状。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19-20,所述第一凸起部呈上小下大的棱台状。

在此实施例中,参见图7-20所述第二凸起部具有若干个,呈条状、点状、或转角状地均匀分布固定在内碗的底面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21-图29,一种具有内碗和外盒的组合式餐具,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内碗,一个外盒2,一个盒盖;各内碗可以相同也可不同;所述外盒2底部具有均匀、正列分布的第一凹陷部;所述内碗的底部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凹陷部相互对应配合形成卡接;盒盖与外盒2配合时,外盒2内的内碗被固定。

参见图21-图22,所述第一凹陷部呈球面状,所述二凸起部呈对应的球面状。

参见图23-图24,所述第一凹陷部呈上大下小的方槽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应的方形凸块状。

参见图25-26,所述第一凹陷部呈上大下小的棱锥状,所述第二凸起部呈对应的棱锥状。

为了解决餐具的可适应性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分离式可组合的内碗及卡点固定的方式。简单而言,餐具可视为固定尺寸的空间,可为一个或多个空间,形状不限,一方面空间内部盛放餐品的是分离的内碗,内碗的尺寸和形状可以随着餐品的变化而变化,内碗尺寸的范围介于0至餐具固定空间的最大尺寸;另一方面,我们设计了餐具底部卡点的点阵结构和内碗碗底相对应的卡点(或卡边等)结构以解决分离式的内碗在餐具移动过程中稳定性的问题。

综上,本实用新型在盛放内碗餐具的底部设计了点状的点阵结构,其中点阵结构由一个个特殊的卡点(可为凹点/凸点/曲面点等,造型不限)组成。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内碗的底部设计了相对应的卡接结构(可为点、边、造型不限)以增强内碗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不同尺寸的内碗组合在餐具内时不会因为餐具的移动而产生一定的位移。

以上两项实施例均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