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咖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237发布日期:2019-04-13 00: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及杯体(2);所述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在杯体(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杯体(2)内腔中的水通过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流入杯体(2)底部的出水口(21);以及

酿造杯(7)、内盖组件(8)、刺刀(10)及刺破片(11);所述刺破片(11)设在内盖组件(8)内并位于底部,酿造杯(7)设在内盖组件(8)中,酿造杯(7)内腔的底部与刺破片(11)相互配合形成容纳咖啡胶囊的空间,内盖组件(8)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底部,当内盖组件(8)设在杯体(2)的底部时杯体(2)的出水口(21)与酿造杯(7)的内腔连通,所述刺刀(10)设在酿造杯(7)内腔的上部从而刺破位于酿造杯(7)内的咖啡胶囊的顶部,在所述刺破片(11)上设有刺台组(111)从而刺破位于刺破片(11)上的咖啡胶囊的底部,在刺破片(11)上设有第一流水通道(112),第一流水通道(112)的进口与容纳咖啡胶囊的空间连通,第一流水通道(112)的出口与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连通。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水组件包括第一上盖(1)、水泵组件(5)、水管(6)及水泵座(12);其中所述第一上盖(1)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所述水泵组件(5)设在第一上盖(1)中,所述水泵座(12)设在水泵组件(5)上,所述水管(6)设在水泵座(12)上且位于杯体(2)中,水管(6)的下端与杯体(2)内腔的底部密封配合从而将杯体的出水口(21)与杯体(2)的内腔隔离;在水管(6)中设有第一进水流道(61)及第一出水流道(62),在水泵座(12)中设有第二进水流道(121)及第二出水流道(122),所述第一进水流道(61)的进水口与杯体(2)的内腔连通,第一进水流道(61)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流道(121)的进水口连通,第二进水流道(121)的出水口与水泵组件(5)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流道(122)的进水口与水泵组件(5)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流道(62)的出水口与杯体(2)的出水口(21)连通。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压水组件包括手压件(13)、第二上盖(14)、塞头(16)、活塞杆(17)、第一波珠(18)、第二波珠(19)及弹力件(20);其中所述第二上盖(14)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在第二上盖(14)的下部设有活塞套(15)且活塞套(15)位于杯体(2)中,在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所述手压件(13)插设在第二上盖(14)中并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塞杆(17)固定设在手压件(13)上且位于活塞套(15)中;塞头(16)设在活塞套(15)的下开口处且与杯体(2)的底部密封配合使出水口(21)与杯体(2)的内腔隔离,在所述塞头(16)上设有第一腔室(161)、第三进水流道(162)、第三出水流道(163)及第二腔室(164);所述第三进水流道(162)的进水口与杯体(2)的内腔连通,第三进水流道(162)的出水口与第一腔室(161)的进水口连通,第一腔室(161)的出水口与活塞套(15)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出水流道(163)的进水口与活塞套(15)内部连通,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与第二腔室(164)的进水口连通,第二腔室(164)的出水口与杯体(2)的出水口(21)连通;所述第一波珠(18)设在第一腔室(161)中并间隙配合,第一波珠(18)可堵塞第三进水流道(162)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波珠(19)设在第二腔室(164)中并间隙配合,第二波珠(19)可堵塞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所述弹力件(20)设在第二波珠(19)及第二腔室(164)之间使第二波珠(19)复位后堵塞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泵座(12)中还设有水泵座腔室(123);所述水泵座腔室(123)的进水口与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连通,水泵座腔室(123)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使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座腔室(123)的内径大于第一出水流道(6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咖啡杯(3)、杯座(4)及止漏盘(9);所述咖啡杯(3)可拆卸的套设在内盖组件(8)的下部且罩在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上,所述杯座(4)可拆卸的套设在咖啡杯(3)的底部或可拆卸的设在咖啡杯(3)的上开口处,当杯座(4)可拆卸的设在咖啡杯(3)的上开口处时,内盖组件(8)放置在杯座(4)上且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与咖啡杯(3)的内腔连通;所述止漏盘(9)设在杯体(2)的出水口(21)的下部,所述止漏盘(9)的外沿向上弯曲从而防止杯体(2)出水口(21)上的残留液体滴落。

6.一种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及杯体(2);所述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在杯体(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杯体(2)内腔中的水通过手动压水组件或电动压水组件流入杯体(2)底部的出水口(21);以及

粉杯(22)、内盖组件(8)及过滤片(23);所述过滤片(23)设在内盖组件(8)内并位于底部,粉杯(22)设在内盖组件(8)中,粉杯(22)内腔的底部与过滤片(23)相互配合形成容纳咖啡粉的空间,内盖组件(8)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底部,当内盖组件(8)设在杯体(2)底部时杯体(2)的出水口(21)与粉杯(22)的内腔连通,在过滤片(23)上设有第二流水通道(231),第二流水通道(231)的进口与容纳咖啡粉的空间连通,第二流水通道(231)的出口与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连通。

7.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水组件包括第一上盖(1)、水泵组件(5)、水管(6)及水泵座(12);其中所述第一上盖(1)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所述水泵组件(5)设在第一上盖(1)中,水泵座(12)设在水泵组件(5)上,所述水管(6)设在水泵座(12)上且位于杯体(2)中,水管(6)的下端与杯体(2)内腔的底部密封配合从而将杯体的出水口(21)与杯体(2)的内腔隔离;在水管(6)中设有第一进水流道(61)及第一出水流道(62),在水泵座(12)中设有第二进水流道(121)及第二出水流道(122),所述第一进水流道(61)的进水口与杯体(2)的内腔连通,第一进水流道(61)的出水口与第二进水流道(121)的进水口连通,第二进水流道(121)的出水口与水泵组件(5)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出水流道(122)的进水口与水泵组件(5)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出水流道(62)的出水口与杯体(2)的出水口(21)连通。

8.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压水组件包括手压件(13)、第二上盖(14)、塞头(16)、活塞杆(17)、第一波珠(18)、第二波珠(19)及弹力件(20);其中,所述第二上盖(14)可拆卸的设在杯体(2)的上开口处,在第二上盖(14)的下部设有活塞套(15)且活塞套(15)位于杯体(2)中,在所述杯体(2)的底部设有出水口(21);所述手压件(13)插设在第二上盖(14)中并可上下移动,所述活塞杆(17)固定设在手压件(13)上且位于活塞套(15)中;塞头(16)设在活塞套(15)的下开口处且与杯体(2)的底部密封配合使出水口(21)与杯体(2)的内腔隔离,在所述塞头(16)上设有第一腔室(161)、第三进水流道(162)、第三出水流道(163)及第二腔室(164);所述第三进水流道(162)的进水口与杯体(2)的内腔连通,第三进水流道(162)的出水口与第一腔室(161)的进水口连通,第一腔室(161)的出水口与活塞套(15)内部连通,所述第三出水流道(163)的进水口与活塞套(15)内部连通,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与第二腔室(164)的进水口连通,第二腔室(164)的出水口与杯体(2)的出水口(21)连通;所述第一波珠(18)设在第一腔室(161)中并间隙配合,第一波珠(18)可堵塞第三进水流道(162)的出水口,所述第二波珠(19)设在第二腔室(164)中并间隙配合,第二波珠(19)可堵塞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所述弹力件(20)设在第二波珠(19)及第二腔室(164)之间使第二波珠(19)复位后堵塞第三出水流道(163)的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泵座(12)中还设有水泵座腔室(123);所述水泵座腔室(123)的进水口与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连通,水泵座腔室(123)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使第二出水流道(122)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流道(6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座腔室(123)的内径大于第一出水流道(62)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咖啡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咖啡杯(3)、杯座(4)及止漏盘(9);所述咖啡杯(3)可拆卸的套设在内盖组件(8)的下部且罩在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上,所述杯座(4)可拆卸的套设在咖啡杯(3)的底部或可拆卸的设在咖啡杯(3)的上开口处,当杯座(4)可拆卸的设在咖啡杯(3)的上开口处时,内盖组件(8)放置在杯座(4)上且内盖组件(8)的出水口与咖啡杯(3)的内腔连通;所述止漏盘(9)设在杯体(2)的出水口(21)的下部,所述止漏盘(9)的外沿向上弯曲从而防止杯体(2)出水口(21)上的残留液体滴落。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