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280发布日期:2018-12-14 23:0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门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



背景技术: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起一个615平方毫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并且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

中国专利文献CN 207048616U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智能家居防盗门,该专利通过设置指纹采集仪,业主不仅可以通过指纹打开电子锁,同时也可通过要是打开电子锁,同时,门体里的第一门感应开关和门框上的第二门感应开关协调工作在业主忘记关门时通过报警器对其业主进行提醒,避免发生财产损失。但是上述专利中其装置无法实现对业主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及时提醒,业主会因忘记重要的事情而遇到不必要的麻烦,影响正常生产生活。

众所周知,防盗门是现代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性、电子防盗门占据了大半市场,选择好的防盗门,不仅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同时也方便了业主使用。但是,现在的技术中,防盗门的使用仍旧较为复杂,延长了开锁时间,同时,有些防盗门防盗性能差,给小偷可乘之机,给业主带来了经济损失,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包括门框和门板,所述门板固定有于门框内,所述门板前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嵌装有微型摄像头,所述门板前表面加工有一号矩形凹槽,所述一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前表面设有电容触摸屏,所述控制面板前表面右端设有一号指纹识别区域,所述门板前表面设有前把手,所述门板后表面设有后把手,所述后把手上设有二号指纹识别区域,所述门板前表面上端加工有二号矩形凹槽,所述二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门板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面板后表面固定有PCB板,所述PCB板上封装有一号单片机、一号无线模块、存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指纹传感器,所述门板前表面加工有三号矩形凹槽,所述三号矩形凹槽内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前表面设有应急锁,所述承载板后表面设有二号单片机、二号无线模块和干电池组,所述一号单片机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型摄像头、太阳能电池板、一号指纹识别区域、一号无线模块、二号指纹识别区域、存储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一号单片机输入端分别与蓄电池和指纹传感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号单片机输出端连接应急锁,所述二号单片机输入端分别与二号无线模块和干电池组相连接。

所述PCB板上加工有两对螺孔,每个所述螺孔内插装有固定螺栓,所述PCB板通过两对固定螺栓固定于控制面板上。

所述承载板前端且位于三号矩形凹槽内铰链固定有挡门。

所述电容触摸屏前表面贴有防水防刮保护膜。

所述微型摄像头前端且位于圆形凹槽内嵌装有透明保护罩。

所述一号单片机型号选用PIC16LF627A,所述二号单片机型号选用PIC16LF628A。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采用太阳能为其智能锁提供能量,同时应急锁使用干电池提供能量,多重保护,不但可实现防盗,同时避免了因外界因素造成的智能锁无法正常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在其把手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从而帮助人们记起未完成的任务,方便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侧视图;

图中,1、门板;2、门框;3、微型摄像头;4、控制面板;5、电容触摸屏;6、一号指纹识别区域;7、前把手;8、后把手;9、二号指纹识别区域;10、太阳能电池板;11、蓄电池;12、PCB板;13、一号单片机;14、一号无线模块;15、存储模块;16、信号处理模块;17、指纹传感器;18、承载板;19、应急锁;20、二号单片机;21、二号无线模块;22、干电池组;23、固定螺栓;24、挡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包括门框2和门板1,所述门板1固定有于门框2内,所述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嵌装有微型摄像头3,所述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一号矩形凹槽,所述一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前表面设有电容触摸屏5,所述控制面板4前表面右端设有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所述门板1前表面设有前把手7,所述门板1后表面设有后把手8,所述后把手8上设有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所述门板1前表面上端加工有二号矩形凹槽,所述二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所述门板1内设有蓄电池11,所述控制面板4后表面固定有PCB板12,所述PCB板12上封装有一号单片机13、一号无线模块14、存储模块15、信号处理模块16和指纹传感器17,所述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三号矩形凹槽,所述三号矩形凹槽内固定有承载板18,所述承载板18前表面设有应急锁19,所述承载板18后表面设有二号单片机20、二号无线模块21和干电池组22,所述一号单片机13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型摄像头3、太阳能电池板10、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一号无线模块14、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存储模块15和信号处理模块16的输入端,所述一号单片机输入端分别与蓄电池11和指纹传感器17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号单片机20输出端连接应急锁19,所述二号单片机20输入端分别与二号无线模块21和干电池组22相连接;所述PCB板12上加工有两对螺孔,每个所述螺孔内插装有固定螺栓23,所述PCB板12通过两对固定螺栓23固定于控制面板4上;所述承载板18前端且位于三号矩形凹槽内铰链固定有挡门24;所述电容触摸屏5前表面贴有防水防刮保护膜;所述微型摄像头3前端且位于圆形凹槽内嵌装有透明保护罩;所述一号单片机13型号选用PIC16LF627A,所述二号单片机20型号选用PIC16LF628A。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嵌装有微型摄像头3,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一号矩形凹槽,一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前表面设有电容触摸屏5,控制面板4前表面右端设有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门板1前表面设有前把手7,门板1后表面设有后把手8,后把手8上设有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门板1前表面上端加工有二号矩形凹槽,二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门板1内设有蓄电池11,控制面板4后表面固定有PCB板12,PCB板12上封装有一号单片机13、一号无线模块14、存储模块15、信号处理模块16和指纹传感器17,门板1前表面加工有三号矩形凹槽,三号矩形凹槽内固定有承载板18,承载板18前表面设有应急锁19,承载板18后表面设有二号单片机20、二号无线模块21和干电池组22,一号单片机13输出端分别连接微型摄像头3、太阳能电池板10、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一号无线模块14、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存储模块15和信号处理模块16的输入端,一号单片机输入端分别与蓄电池11和指纹传感器17输出端相连接,二号单片机20输出端连接应急锁19,二号单片机20输入端分别与二号无线模块21和干电池组22相连接。操作简单,造价低廉,本装置采用太阳能为其智能锁提供能量,同时应急锁使用干电池提供能量,多重保护,不但可实现防盗,同时避免了因外界因素造成的智能锁无法正常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在其把手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从而帮助人们记起未完成的任务,方便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一号单片机13,其型号选用PIC16LF627A,将该一号单片机1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摄像头3、太阳能电池板10、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一号无线模块14、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存储模块15和信号处理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然后将该一号单片机1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蓄电池11和指纹传感器17的输出端电性相连,而二号单片机20输出端连接应急锁19,二号单片机20输入端分别与二号无线模块21和干电池组22相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对其一号单片机13和二号单片机20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包括有门板2和门框1,所述门板1固定于门框2内,通过门板1前表面加工的二号矩形凹槽内嵌装的太阳能电池板10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11,在门板1前表面加工的圆形凹槽内嵌装微型摄像头3,所述圆形凹槽内嵌装透明保护罩,之后在门板1前表面加工的一号矩形凹槽内安装有控制面板4,而在控制面板4前表面设置电容触摸屏5,电容触摸屏5前表面贴有防水防刮保护膜,而在控制面板4前表面右端设有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一号指纹识别区域6与指纹传感器17相连接,对指纹进行采集识别,通过信号处理模块16和一号单片机13的协调工作,从而达到指纹开锁的目的,所述门板1前表面设有前把手7,而在门板1后表面设置有后把手8,其中后把手8上设有二号指纹识别区域9,主人可利用手机客户端记录行程等,当要离开家时,主人将手放置在后把手8上,则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提醒客户待办事项,之后在门板1前表面加工的三号矩形凹槽内固定承载板18,其中三号矩形凹槽内铰链固定挡门24,而在承载板18前表面设置有应急锁19,在启用应急锁19时,通过二号单片机20与二号无线模块21协调工作,从而开启门,所述承载板18后表面设有有干电池组22,避免因停电等突发状况导致无法使用应急锁19,本装置中,所述PCB板12通过两对固定螺栓23固定于控制面板4上,避免PCB板12在受到冲击时被损坏,影响正常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