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及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396发布日期:2019-09-17 20:07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及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及组合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床垫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目前市场上的床垫以弹簧床垫为主,其制造技术已十分成熟,从内部的弹簧骨架结构到面料、里料、膨松填充材料及其缝制工艺均有多种选择,甚至出现了床垫两面的硬软程度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及面料,如棕簧两用床垫,以适应使用者喜好,或分季节使用需求。

但是对于现在市面上的床垫,其同一面的软硬度通常是一样的,但是很多人都有侧睡或情侣间拥抱入睡的习惯,使得着床胳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此相对于其它身体部位,要求着床胳膊陷入床垫更多,否则将导致胳膊出现血流不畅的问题,不但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对着床胳膊造成硌伤的风险,甚至有胳膊出现坏死而需要截肢的新闻报道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及组合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由床头硬质垫、连接带和床尾硬质垫从头至尾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所述床头硬质垫和所述床尾硬质垫具有相同的宽度和厚度,所述连接带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床垫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床头硬质垫和所述床尾硬质垫;

所述床头硬质垫的厚度介于2~20cm之间,所述床头硬质垫的长度介于18~60cm之间,所述连接带的长度介于2~40cm之间。

优化的,所述连接带为弹性绷带或包覆发泡材料的布带。

优化的,所述床头硬质垫或所述床尾硬质垫为棕垫或草本植物垫。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床,包括如前所述的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床架本体和软质垫,其中,所述硬质床垫放置在所述床架本体的顶面板上,并在所述顶面板的上表面中部区域设有凹槽;

所述软质垫的下部可拆卸地嵌在所述凹槽中,所述软质垫的上部可拆卸地嵌在由床头硬质垫、连接带和床尾硬质垫围成的空腔中。

优化的,在所述顶面板的周边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硬质床垫移动的围条。

优化的,在所述床头硬质垫的床头侧面和/或在所述床尾硬质垫的床尾侧面设有第一布带拉手。

优化的,在所述软质垫的长度方向侧面设有第二布带拉手。

优化的,所述软质垫的顶面至所述床头硬质垫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介于0~5cm之间。

优化的,所述软质垫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连接带的长度。

优化的,所述软质垫为海绵垫或记忆棉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可护臂防硌的硬质床垫及组合床,通过在床垫本体中预留一个处于胳膊着床区的下凹空间,可在人们侧睡或情侣间拥抱入睡时,使着床胳膊相对于其它身体部位陷入床垫更多,缓解着床胳膊所承受的压力,进而可保障胳膊血流的正常流通,规避着床胳膊被硌伤的风险,提高睡眠质量;

(2)通过将连接带设计为弹性绷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胳膊着床区的面积,方便灵活应用;

(3)通过在组合床中配置自下而上嵌入下凹空间的软质垫,不但可以防止着床胳膊过度下沉,实现软着床,还可以起到固定硬质床垫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4)通过在硬质床垫的头尾侧面位置和软质垫的长度方向侧面位置分别设置布带拉手,可在不影响组合结构的同时方便对硬质床垫和软质垫进行快速拆卸,利于快速更换;

(5)所述硬质床垫及组合床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质床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床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合床的长度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床头硬质垫;2-连接带;3-床尾硬质垫;4-床架本体;401-顶面板;402-凹槽;403-围条;5-软质垫;601-第一布带拉手;602-第二布带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由床头硬质垫1、连接带2和床尾硬质垫3从头至尾依次连接而成,其中,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具有相同的宽度和厚度,所述连接带2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床垫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所述连接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所述床头硬质垫1的厚度介于2~20cm之间,所述床头硬质垫1的长度介于18~60cm之间,所述连接带2的长度介于2~40cm之间。

如图1所示,在所述硬质床垫的结构中,所述床垫本体用于承载睡觉人体,其中,所述床头硬质垫1用于承载着床的人体头部,同时将它的长度DL设计为介于18~60cm之间,可结合人体结构,确保由所述床头硬质垫1、所述连接带2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围成的空腔恰好位于胳膊着床区,作为举例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床头硬质垫1的长度DL=35cm。所述连接带2用于在宽度方向两侧连接首尾设置的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以便在构建硬质床垫整体的同时预留一个对应胳膊着床区的下凹空间,确保人们在侧睡或情侣间拥抱入睡时,可使着床胳膊相对于其它身体部位陷入床垫更多,缓解着床胳膊所承受的压力,同时将它的长度ML设计为介于2~40cm之间,即可确保胳膊完全着床,又不影响其它睡姿时的睡觉体验,作为举例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2的长度ML=15cm;此外,所述连接带2可举例为包覆发泡材料的布带。所述床尾硬质垫3用于承载着床的人体躯干部及腿部。由此通过前述对硬质床垫结构的详细描述,可在人们侧睡或情侣间拥抱入睡时,使着床胳膊相对于其它身体部位陷入床垫更多,缓解着床胳膊所承受的压力,进而可保障胳膊血流的正常流通,规避着床胳膊被硌伤的风险,提高睡眠质量。此外,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的硬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其中,作为举例的,所述床头硬质垫1或所述床尾硬质垫3可以但不限于为棕垫或草本植物垫(由植物杂草压制而成的床垫,例如在现有专利中所提到的乌拉草床垫或蒲草床垫)。

优化的,所述连接带2为弹性绷带。通过前述设计,可方便对所述连接带2进行长度方向的延展,使得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胳膊着床区的面积,方便灵活应用。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便侧睡的硬质床垫,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护臂防硌的硬质床垫,通过在床垫本体中预留一个处于胳膊着床区的下凹空间,可在人们侧睡或情侣间拥抱入睡时,使着床胳膊相对于其它身体部位陷入床垫更多,缓解着床胳膊所承受的压力,进而可保障胳膊血流的正常流通,规避着床胳膊被硌伤的风险,提高睡眠质量;

(2)通过将连接带设计为弹性绷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胳膊着床区的面积,方便灵活应用。

实施例二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一的组合床,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便侧躺的硬质床垫、床架本体4和软质垫5,其中,所述硬质床垫放置在所述床架本体4的顶面板401上,并在所述顶面板401的上表面中部区域设有凹槽402;所述软质垫5的下部可拆卸地嵌在所述凹槽402中,所述软质垫5的上部可拆卸地嵌在由床头硬质垫1、连接带2和床尾硬质垫3围成的空腔中。

如图2~4所示,在所述组合床的结构中,所述床架本体4及所述顶面板401用于承载所述硬质床垫。所述软质垫5一方面用于在下凹空间底部提供软着床表面,以防止着床胳膊过度下沉,进一步提升睡眠质量;另一方面还用于固定硬质床垫,确保组合床的稳固性。由此通过在组合床中配置自下而上嵌入下凹空间的软质垫,不但可以防止着床胳膊过度下沉,实现软着床,还可以起到固定硬质床垫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此外,所述软质垫5的软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但必须软于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作为举例的,所述软质垫5可以但不限于为海绵垫或记忆棉垫。

优化的,在所述顶面板401的周边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硬质床垫移动的围条403。如图2~4所示,通过设置所述围条403,可以进一步提升组合床的稳固性。

优化的,在所述床头硬质垫1的床头侧面和/或在所述床尾硬质垫3的床尾侧面设有第一布带拉手601。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布带拉手601,可以很方便地拉起所述床头硬质垫1和/或所述床尾硬质垫3,进而利于快速地对它们进行拆卸,同时确保不影响组合结构。

优化的,在所述软质垫5的长度方向侧面设有第二布带拉手602。如图3所示,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布带拉手602,可以很方便地拉起所述软质垫5,进而利于快速地对它进行拆卸,同时确保不影响组合结构。

优化的,所述软质垫5的顶面至所述床头硬质垫1的顶面的垂直距离介于0~5cm之间。通过前述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着床胳膊过度下沉。

优化的,所述软质垫5的长度略大于所述连接带2的长度。通过前述设置,可使所述软质垫5过盈配合地嵌在由所述床头硬质垫1、所述连接带2和所述床尾硬质垫3围成的空腔中,进一步提升组合床的稳固性。

综上,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组合床,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护臂防硌的组合床,通过在组合床中配置自下而上嵌入下凹空间的软质垫,不但可以防止着床胳膊过度下沉,实现软着床,还可以起到固定硬质床垫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睡眠质量;

(2)通过在硬质床垫的头尾侧面位置和软质垫的长度方向侧面位置分别设置布带拉手,可在不影响组合结构的同时方便对硬质床垫和软质垫进行快速拆卸,利于快速更换;

(3)所述硬质床垫及组合床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实现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