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8264发布日期:2019-01-18 19:07阅读:2171来源:国知局
挂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挂梯。



背景技术:

以110kV~500kV的线路作为电网主网架,90%以上的杆塔吊串采用复合绝缘子,根据《规程》规定:复合绝缘子严禁踩踏。因此,在上下复合绝缘子时必须使用挂梯。

但是,目前的挂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110kV挂梯长达.1.3米,220kV挂梯长达2.4米,500kV挂梯长达4.6米,以此类推,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大,挂梯的重量也会相应的增大,各类挂梯均为不可拆卸柱式结构,长度大,存储和运输困难,且不同电压等级之间不能通用;(2)现有挂梯的脚钉为固定式铸铁结构,重量大且占用空间;(3)现有的110kV挂梯重达6.5公斤,220kV挂梯重达15公斤,依次类推,随着电压等级的增大,挂梯的重量也会相应的增大;(4)挂梯使用过程中需要与接地线配合,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长度短、体积小、通用性强的挂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挂梯。该挂梯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挂梯,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梯头、多节梯身以及梯脚,梯头、多节梯身以及梯脚均设置有可折叠的脚梯;采用分段式结构,实现了不同电压等级挂梯的通用性,便于存储和运输;

梯头包括套件以及可伸缩的设置在套件内部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及防护结构;

多节梯身以及梯脚的内部均贯穿有接地线,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接地线;挂梯内部贯穿有接地线,可有效杜绝不使用接地线的现象;

梯脚的下端设置有“八”字型支撑脚。

作为优选,梯头、梯身、梯脚以及多节梯身之间通过子母扣可拆卸的连接。采用子母扣的方式连接,对接迅速,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母扣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护套以及设置在中间的镂空十字架,镂空十字架上设置有锁止销,子扣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护套以及与镂空十字架相配合的凸出十字架,凸出十字架上设置有插孔。十字架结构以及锁止销可以增加对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连接杆的下端设置有挡件,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向内部延伸的挡板。连接杆可在套件内上下伸缩。

作为优选,连接结构包括通过轴连接在连接杆上端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U形孔,U形孔的封闭端设置有螺栓。使用时将杆塔角钢插到U形孔内,拧紧螺栓,螺栓可以增加挂梯与角钢连接的牢固性。

作为优选,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栓一端的防护绳,防护绳的末端设置有保护扣。在通过连接结构将挂梯安装到杆塔角钢上之后,将防护绳绕角钢一周,并将保护扣扣在角钢上,防护结构对挂梯的安装起到了二次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确保挂梯与杆塔角钢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脚梯通过销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梯头、梯身和梯脚上。

作为优选,脚梯为羽翼型结构,梯脚的中间为镂空结构。羽翼型结构使得脚梯折叠收起时可紧贴梯身,从而减小体积,镂空结构可减轻挂梯的重量。

作为优选,脚梯的外端设置有支撑板。

作为优选,支撑脚的内侧为磨砂结构。实现挂梯和导线的磨砂接触,有效保护导线,并提高了操作人员下梯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挂梯采用分段式结构,实现了挂梯各电压等级的通用性,减小体积,降低挂梯采购和维护成本,便于存储和运输。

(2)本实用新型的挂梯通过设置有十字架和锁止销的子母扣对接方式,提高了作业效率,增加了对接的牢固性,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挂梯采用折叠式的脚梯,脚梯为镂空结构,减小了挂梯体积和重量,降低制作和运输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挂梯的支撑脚内侧设置有磨砂结构,实现了挂梯和导线的磨砂接触,有效保护导线,并提高了操作人员下梯时的安全性。

(5)本实用新型的挂梯在连接杆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以及防护结构,确保梯头与杆塔角钢之间牢固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挂梯在内部预置有接地线,挂梯在使用时即可完成接地线挂设,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杜绝了不用接地线的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梯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梯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脚梯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子扣的俯视图。

图中:1、梯头;2、梯身;3、梯脚;4、脚梯;5、连接杆;6、连接结构;7、接地线;8、支撑脚;9、子扣;10、凸出十字架;11、U形孔;12、螺栓;13、防护绳;14、保护扣;15、支撑板;16、锁止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挂梯,包括顺次可拆卸连接的梯头1、多节梯身2以及梯脚3,梯头1、多节梯身2以及梯脚3均设置有可折叠的脚梯4;采用分段式结构,实现了不同电压等级挂梯的通用性,便于存储和运输;梯头1包括套件以及可伸缩的设置在套件内部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结构6以及防护结构;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有接地线7,接地线7贯穿梯头1、多节梯身2以及梯脚3内部,具体为:梯头1中的接地线7的首尾连接在连接杆5的下端和梯身2的子母扣上,在梯身2中就是接地线7的首尾连接在梯身2上端和下端的子母扣上,在梯脚3中同样也是连接在两端的子母扣上;挂梯内部贯穿有接地线7,可有效杜绝不使用接地线7的现象;梯脚3的下端设置有“八”字型支撑脚8。

梯头1、梯身2、梯脚3以及多节梯身2之间通过子母扣可拆卸的连接。采用子母扣的方式连接,对接迅速,提高工作效率。母扣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护套以及设置在中间的镂空十字架,镂空十字架上设置有锁止销16,子扣9包括设置在四周的护套以及与镂空十字架相配合的凸出十字架10,凸出十字架10上设置有插孔。十字架结构以及锁止销16可以增加对接的牢固性。连接杆5的下端设置有挡件,套件的上端设置有向内部延伸的挡板。连接杆5可在套件内上下伸缩。连接结构6包括通过轴连接在连接杆5上端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U形孔11,U形孔11的封闭端设置有螺栓12。使用时将杆塔角钢插到U形孔11内,拧紧螺栓12,螺栓12可以增加挂梯与角钢连接的牢固性。防护结构包括设置在螺栓12一端的防护绳13,防护绳13的末端设置有保护扣14。在通过连接结构6将挂梯安装到杆塔角钢上之后,将防护绳13绕角钢一周,并将保护扣14扣在角钢上,防护结构对挂梯的安装起到了二次保护的作用,进一步确保挂梯与杆塔角钢连接的稳固性。脚梯4通过销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梯头1、梯身2和梯脚3上。脚梯4为羽翼型结构,梯脚3的中间为镂空结构。羽翼型结构使得脚梯4折叠收起时可紧贴梯身2,从而减小体积,镂空结构可减轻挂梯的重量。脚梯4的外端设置有支撑板15。支撑脚8的内侧为磨砂结构。实现挂梯和导线的磨砂接触,有效保护导线,并提高了操作人员下梯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5所示,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优选了各部分的尺寸。梯头1、梯身2、梯脚3的单节长度优选为0.7米每一节梯身2的上下两个脚梯4之间的间距为35cm,脚梯4距离端部的距离为17.5cm;脚梯4的长度为10cm,护套的长度为8cm;连接杆5的伸缩长度范围为0~45cm;支撑脚8的下端开口距离为8cm。本实施例通过合理的分段,进一步实现了缩小挂梯体积,缩短挂梯长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梯头、多节梯身以及梯脚之间通过子母扣连接起来,提升额节数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打开脚梯;然后将连接杆上端的U形孔卡到杆塔角钢上,拧紧U形孔封闭端的螺栓,再将防护绳绕在角钢上后,将保护扣扣在角钢上;将支撑脚固定在导线上。安装结束后即可进行使用。使用结束后,将挂梯从杆塔角钢上拆卸下来,拆开每一节,收起梯脚,存储起来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