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932发布日期:2019-02-10 23:2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用于天篷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天篷帘是一种适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物顶面大型采光顶的建筑遮阳产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室内、室外均可安装。天篷帘通过不同遮光系数的特殊面料,以及多变的运动形势满足不同场合的隔热遮阳要求。使用天篷帘可以直接并且有效地改善阳光照射,控制光热辐射通过顶面采光部进入室内,以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制冷能耗的需求。

现有的天篷帘大多采用皮带带动牵引杆,牵引杆带动帘体实现开合,由于天篷帘前后两端的带轮间距是固定不变的,这对于皮带的长度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长度过长则会使牵引杆往复运动过程中动作滞后,长度过短则会使皮带无法安装,从而造成皮带浪费。

此外,为了保证能够正常工作,两侧皮带由带轮到牵引杆的距离要保持一致,这对于皮带与带轮的装配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如果装配稍有偏差,则需要将皮带或带轮取下重新装配,组装工作异常复杂、不可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其能够针对不同长度的皮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皮带的长度控制要求,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左侧驱动单元和右侧驱动单元,左侧驱动单元包括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和左侧皮带,左侧主动带轮和左侧从动带轮通过左侧皮带传动连接,左侧主动带轮和左侧从动带轮的间距可调;右侧驱动单元包括右侧主动带轮、右侧从动带轮和右侧皮带,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通过右侧皮带传动连接,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的间距可调,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能够同步驱动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的输出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对应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设置的传动箱,传动箱包括角箱和设在角箱中的带轮支座,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可转动的装配在对应的带轮支座上,角箱上设有能够调节带轮支座沿皮带传动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调节机构包括沿皮带传动方向设置的螺纹连接件,所述带轮支座与螺纹连接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带轮支座上设有螺母卡槽,螺母卡槽中设有防松螺母,所述螺纹连接件与防松螺母螺纹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角箱包括角箱座和角箱盖板,带轮支座装配在角箱座中,带轮支座能够在角箱座中沿皮带传动方向调整位置,角箱座中设有能够限制带轮支座沿皮带传动方向行程的止点结构,角箱座的内壁与带轮支座配合进行导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带轮支座包括带轮底座和带轮盖板,带轮底座和带轮盖板上均设有轴承槽,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与对应的轴承槽之间设有轴承,角箱盖板上设有与轴承槽配合的腰型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角箱具有与两侧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均设有能够嵌入对应边框中的插头结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输出轴包括六角棒,左侧主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中部设有与六角棒配合连接的六角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机包括双输出轴电机。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输出轴至少包括两截,输出轴采用调节结构过渡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在输出轴接头处的齿形轴以及将两侧齿形轴套接的齿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作时,电机通过输出轴同步驱动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同步驱动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运转,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与帘体连接从而进一步实现帘体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皮带的长度调整带轮的位置,来适应不同长短的皮带,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不同长度的皮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皮带的长度控制要求,避免皮带因长度裁剪偏差而导致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机、输出轴、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箱结构爆炸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箱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箱螺纹连接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篷蜂巢帘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1、左侧驱动单元和右侧驱动单元,左侧驱动单元包括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和左侧皮带,左侧主动带轮和左侧从动带轮通过左侧皮带传动连接,左侧主动带轮和左侧从动带轮的间距可调;右侧驱动单元包括右侧主动带轮2、右侧从动带轮和右侧皮带,右侧主动带轮2和右侧从动带轮通过右侧皮带传动连接,右侧主动带轮2和右侧从动带轮的间距可调,电机71的输出端设有能够同步驱动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2的输出轴。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可采用平带、角带等,作为优选,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均采用齿形带。

工作时,电机71通过输出轴同步驱动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2,左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主动带轮2同步驱动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运转,左侧皮带和右侧皮带与帘体或牵引杆连接从而进一步实现帘体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皮带的长度调整带轮的位置,来适应不同长短的皮带,本实用新型能够针对不同长度的皮带进行调节,从而降低皮带的长度控制要求,避免皮带因长度裁剪偏差而导致的浪费。

还包括对应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2和右侧从动带轮设置的传动箱,传动箱包括角箱1和设在角箱1中的带轮支座,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2和右侧从动带轮可转动的装配在对应的带轮支座上,角箱1和带轮支座上设有皮带过槽3,角箱1上设有能够调节带轮支座沿皮带传动方向位置的调节机构。即,使用时,可以根据皮带的长度通过调节机构调整带轮支座在角箱1中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长短的皮带。

调节机构包可采用设置在带轮支座和角箱之间的楔形块,或者采用齿轮、齿条等齿配合结构,作为优选,调节机构包括沿皮带传动方向设置的螺纹连接件41,所述带轮支座与螺纹连接件41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件41转动时,可顶推或者牵拉带轮支座沿皮带传动方向运动。为了改善产品外观,避免结构外露,螺纹连接件41采用沉头螺钉。

带轮支座可直接设置螺孔或者在带轮支座上设有螺母卡槽42,螺母卡槽42中设有防松螺母43,并限制防松螺母43转动,所述螺纹连接件41与防松螺母43螺纹连接。

所述角箱1包括角箱座11和角箱盖板12,角箱座11和角箱盖板12可采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带轮支座装配在角箱座11中,角箱盖板12将带轮支座盖在内部,带轮支座能够在角箱座11中沿皮带传动方向调整位置,角箱座11中设有能够限制带轮支座沿皮带传动方向行程的止点结构13,止点结构13可采用凸台、限位块等,角箱座11的内壁与带轮支座配合进行导向,当然,角箱座11的内壁与带轮支座之间可进一步设置导轨结构进行导向。

带轮支座可采用支撑带轮2的任何结构,作为优选,带轮支座包括带轮底座51和带轮盖板52,带轮底座51和带轮盖板52上均设有轴承槽53,左侧主动带轮、左侧从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和右侧从动带轮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21,轴承座21与对应的轴承槽53之间设有轴承54,角箱盖板12上设有与轴承槽53配合的腰型孔14,以在调节过程中,避免与轴承槽53发生干涉。

所述角箱1具有与两侧边框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均设有能够嵌入对应边框中的插头结构15。插头结构具有尖端和侧肋。插头结构可根据连接需要设置多个,且沿不同方向分布。

输出轴可直接与左侧主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2连接,或者采用齿轮组等结构间接传动,作为优选,输出轴包括六角棒6,左侧主动带轮、右侧主动带轮2中部设有与六角棒6配合连接的六角孔。

电机71可采用齿轮箱间接与输出轴连接,或者,所述电机71包括双输出轴电机。

为了方便皮带与带轮的装配工作,所述输出轴至少包括两截,输出轴采用调节结构过渡连接,调节结构包括设在输出轴接头处的齿形轴72以及将两侧齿形轴72套接的齿套73。采用上述结构的输出轴,在皮带和带轮装配好后,可通过调整两截输出轴对接的角度使两侧皮带由带轮到牵引杆的距离要保持一致,然后采用齿套73将两截输出轴连接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组装工作异常复杂、不可控的难题。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