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递茶茶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4240发布日期:2019-07-03 03:17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磁悬浮递茶茶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磁悬浮递茶茶几。



背景技术:

饮茶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是茶的故乡,是礼仪之邦,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必不可少,一直到现在中国各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

在进行饮茶文化时,主人与客人围坐在茶几旁,由主人沏茶,然后给客人递茶。

客人较少时,使用较小的茶几,主人倒茶后伸手即可将茶杯递到客人手中,在体验饮茶文化时,较为方便。

而客人较多时,现有的茶几中,需要使用较大的茶几,主人在递茶时,往往需要站起或离开座位,才能将茶杯送到客人面前,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较大的茶几上递茶时需站起或离开座位才能将茶杯送到客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磁悬浮递茶茶几,包括茶几座盘以及位于所述茶几座盘下端面的多个导向盒,多个所述导向盒呈直条状,所述茶几座盘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客位与一个主位,所述导向盒的一端指向所述主位,所述导向盒的另一端指向所述客位;所述茶几座盘上设有磁性托盘,所述导向盒内设有沿主位与客位方向延伸布置的传递轨道以及沿所述传递轨道移动且将磁性托盘悬浮托起的磁悬浮装置;所述磁性托盘置于所述磁悬浮装置附近时,所述磁悬浮装置定位所述磁性托盘到所述磁悬浮装置正上方悬浮起来,并带动所述磁性托盘沿所述主位与所述客位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有中部的电磁铁圈以及套设在所述电磁铁圈外周并与所述电磁铁圈活动连接的磁性环,所述磁性环沿所述电磁铁圈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有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活动座,所述电磁铁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部,所述磁性环则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座的中部,所述底座沿所述传递轨道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所述活动座之间设有多个导向立柱,所述活动座沿多个所述导向立柱相对于所述底座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递轨道包括两端的倾斜轨道以及中间的水平轨道,两侧的所述倾斜轨道与所述水平轨道相连通,沿所述水平轨道至所述倾斜轨道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倾斜轨道向下倾斜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轨道以及所述倾斜轨道形成在所述导向盒的两侧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茶几座盘的上方形成有放置磁性托盘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位于两侧的所述水平轨道与两侧的所述倾斜轨道交界处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盒内还具有沿所述主位与所述客位布置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带动所述磁悬浮装置沿所述主位与所述客位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客位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导向杆运动方向的客位控制按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通过在主位与客位的下方设置导向盒,在导向盒内的磁悬浮装置沿主位与客位之间的传递轨道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茶几座盘上方的磁性托盘移动,磁性托盘从而拖动杯具进行移动,并且,在磁性托盘移动到磁悬浮装置上方位置附近时,磁悬浮装置打开时,磁性托盘会自动移动定位到磁悬浮装置的正上方,进而可进行悬浮移动,即不再需要手动的对磁性托盘进行定位,省时省力,在传递茶杯时更加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较大的茶几上递茶时需站起或离开座位才能将茶杯送到客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的导向盒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用于在人数较多的大茶几上的递茶,不需要站起或离开座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磁悬浮递茶茶几,包括茶几座盘11以及位于茶几座盘11下方的多个导向盒13,多个导向盒13呈直条状,茶几座盘1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客位112与一个主位111,导向盒13的一端指向主位111,导向盒的另一端指向客位112;茶几座盘11上设有磁性托盘12,导向盒13内设有沿主位111与客位112方向延伸布置的传递轨道以及沿传递轨道131移动且将磁性托盘12悬浮托起的磁悬浮装置14;磁性托盘12置于磁悬浮装置14附近时,磁悬浮装置14定位磁性托盘12到磁悬浮装置14正上方悬浮起来,并带动磁性结构沿主位111与客位112之间移动。

这样,通过在主位111与客位112的下方设置导向盒13,在导向盒13内的磁悬浮装置14沿主位111与客位112之间的传递轨道131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茶几座盘11上方的磁性托盘12移动,磁性托盘12从而拖动杯具进行移动,并且,在磁性托盘12移动到磁悬浮装置14上方位置附件时,磁悬浮装置14打开时,磁性托盘12会自动移动定位到磁悬浮装置14的正上方,进而可进行悬浮移动,即不再需要手动的对磁性托盘12进行定位,省时省力,在传递茶杯时更加方便。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磁性托盘12的精确自动对位,磁悬浮装置14包括有中部的电磁铁圈1422以及套设在电磁铁圈1422外周并与电磁铁圈1422活动连接的磁性环1411,磁性环1411沿电磁铁圈1422上下移动,即本实施例中,通过磁悬浮装置14中部的电磁铁圈1422通电,将磁性环1411移动到电磁铁圈1422的下方,没有了外部磁性环1411的排斥力,电磁铁圈1422将带有磁性的磁性托盘12吸引到电磁铁圈1422的上方,从而实现对位,而在需要将磁性托盘12悬浮移动时,磁性环1411向上移动,移动到与电磁铁圈1422平齐,这时,磁性托盘12不仅受到来自电磁铁圈1422的吸引力,同时受到来自磁性环1411的排斥力,进而悬浮起来,移动磁悬浮装置14进而可以带动磁性托盘12以及磁性托盘12拖住的杯具沿主位111与客位112之间进行移动。

并且,电磁铁圈1422包括有四个,四个电磁铁圈1422之间设有用于探测正上方磁性托盘12位置的霍尔元件,通过霍尔元件探测上方磁性托盘12的位置,在磁性托盘12偏离中央的位置时,则通过改变流经各个电磁铁圈1422的电流以改变各个电磁铁圈1422的磁性大小,从而调整磁性托盘12的位置,使磁性托盘12能精确定位到这多个电磁铁圈1422的中央位置。

本实施例中,霍尔元件呈十字交叉型布置在这四个电磁铁圈1422的中间,通过对X轴以及Y轴以调整正上方的磁性片体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磁悬浮装置14还包括有底座142以及与底座142活动连接的活动座141,电磁铁圈1422固定设置在底座142的中部,磁性环1411则固定设置在活动座141的中部,底座142沿传递轨道131进行移动,这样,通过活动座141相对于底座142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磁性托盘12的定位与悬浮,并且,通过底座142沿传递轨道131的移动进而带动磁悬浮装置14的移动。

并且,底座142的上端部凸设有底柱1421,底柱1421具有背离底座142的上端面,底柱1421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电磁铁圈1422,磁性环1411的中部具有开口并套设在底柱1421外周并相对与底座142上下移动,以保证磁性环1411沿竖直方向上相对于电磁铁圈1422进行移动。

具体的,底座142与活动座141之间设有多个导向立柱1424,活动座141沿多个导向立柱1424相对于底座142进行移动,通过这多个导向立柱1424,以实现活动座141保持与底座142的相对竖直运动,防止偏移。

并且,底座142的上端部还设有一根用于传动的传动柱体,传动柱体的上端与活动座141活动连接,传动柱体的下端与底座142内部的电机连接,通过传动柱体,使活动座141进行上下移动,并且,由于有导向柱体的存在,避免了活动座141旋转。

并且,传递轨道131包括两端分别形成有自两侧至中间方向倾斜向上的倾斜轨道以及中间的水平轨道,两侧的倾斜轨道与水平轨道相连通,即本实施例中,磁悬浮装置14在主位111与客位112的两端移动到另一端时,是先斜向上进行移动,然后水平移动,最后斜向下进行移动,这样,在磁悬浮装置14位于传递轨道131的两端时,磁性托盘12不会受到作用力,客人或主人可以拿起磁性托盘12,拖动杯具饮用或是倒茶,而在需要传递杯具时,将托有杯具的磁性托盘12放在茶几座盘11上,磁悬浮装置14移动到倾斜轨道与水平轨道的交界处,电磁铁圈1422会吸引磁性托盘12以进行定位,同时,磁性环1411相对于电磁铁圈1422向上移动,从而开始使磁性托盘12悬浮起来,再沿水平轨道进行移动时,拖动磁性托盘12沿主位111与客位112进行移动,将磁性托盘12移动到主位111或客位112后,磁性环1411向下移动,使磁性托盘12放下,搁置在茶几座盘11上,磁悬浮装置14再沿倾斜轨道向下移动,使磁性托盘12脱离吸引力,客位112或主位111的人可以拿起磁性托盘12饮茶或倒茶。

本实施例中,水平轨道以及倾斜轨道形成在导向盒13的两侧的侧壁,即在导向盒13内的两侧的侧壁形成的导向槽即为上述的传递轨道131,这样,磁悬浮装置14的底座142的两侧则嵌入在传递轨道131内,进而沿传递轨道131进行移动。

底座142的两侧边具有嵌入导向槽的导向块1423,磁悬浮装置14沿导向盒13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导向块1423沿导向槽进行移动。

另外,茶几座盘11的上方形成有放置磁性托盘12的凹槽,为了防止磁性托盘12在摆放时过远,而导致电磁铁圈1422对其产生的吸引力不足以将磁性托盘12移动到电磁铁圈1422上方,因此,将茶几座盘11的上方设有凹槽,这样,限制了磁性托盘12的放置位置,保证在电磁铁圈1422移动到水平轨道时能将磁性托盘12吸引定位到磁悬浮装置14正上方。

这样,凹槽位于两侧的水平轨道与两侧的倾斜轨道交界处的正上方,即增加了磁性托盘12的放置范围,以保证磁性托盘12的定位。

本实施例中,导向盒13内还具有沿主位111与客位112布置的导向杆132,导向杆132带动磁悬浮装置14沿主位111与客位112之间移动,即通过导向杆132带动磁悬浮装置14沿主位111与客位112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磁悬浮装置14沿传递轨道131进行移动。

这样,多个客位112上设有用于控制导向杆132运动方向的客位112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磁悬浮装置14的移动方向,进而实现茶几座盘11上方的杯具的移动方向。

同样的,在主位111上也设有多个控制导向杆132运动方向的主位111控制按钮,用于分别控制多个磁悬浮装置14的移动方向。

为了驱动磁悬浮装置14沿导向盒13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使磁悬浮装置14沿导向槽移动带动上方的磁性托盘12移动,底座142的下端部活动连接有相对于底座142上下移动的伸缩柱143,导向杆132与伸缩柱143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导向杆132驱动伸缩柱143沿导向杆132进行移动,伸缩柱143的上端部与伸缩柱143活动连接的底座142也随之沿导向杆132进行移动,而导向块1423置于导向槽中又会使底座142沿导向槽,进而使磁悬浮装置14沿传递轨道131进行移动。

另外,在传递轨道131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停止导向杆132转动的急停装置,当磁悬浮装置14移动到传递轨道131的两端时,会触碰到两端的急停装置,使到导向杆132不再转动,进而停止磁悬浮装置14的移动,以防止磁悬浮装置14过渡移动而损坏导向槽。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当伸缩柱143相对于底座142移动时,伸缩柱143远离底座142时,会打开底座142内部驱动底座142上传动立柱1425的电机,使活动座141相对于底座142向上移动,到达顶部时,通过活动座141下方的限位条抵接底柱1421上的第一急停元件,使传动立柱1425停止转动,活动座141停止移动,保持磁性环1411与电磁铁圈1422的平齐,以对磁性托盘12进行悬浮;而当伸缩柱143接近底座142时,会打开传动立柱1425的电机反向转动,使活动座141相对于底座142向下移动,通过活动座141的下端部抵接底座142上端部的第二急停元件,时传动立柱1425停止转动,活动座141停止移动,使磁性托盘12搁置在茶几座盘11上。

通过上述的结构,使磁悬浮装置14沿传递轨道131移动时,磁悬浮装置14斜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定位磁性托盘12并悬浮磁性托盘12,以使在递茶时,移动流畅,磁悬浮装置14斜向下移动时,磁性环1411会同时脱离对磁性托盘12的作用力,使磁性托盘12搁置在凹槽中,方便饮用或倒茶。

本实施例中所给出的导向盒13是由两个相同结构的半盒体拼合而成,两个半盒体呈中心对称,这样在制作盒体时,极大的减少了所需制作的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