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管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641发布日期:2019-06-26 01:0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管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尘器的吸尘管装置。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7969989A的发明专利申请,在其说明书中公开了“具有可折叠杆以提供存储构造的真空清洁装置”,针对杆的刚度难以使用真空吸尘器以及储存真空吸尘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技术方案;该真空清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包括向前枢转约180°的可折叠杆,使得真空单元被定位成邻近真空头,从而提供存储构造;真空清洁装置包括真空单元、杆和真空头、或表面清洁头,在该实施方案中,该杆包括第一刚性区段和第二刚性区段,以及在两者之间延伸的柔性气道,(例如软管),该柔性气道可仅在第一刚性区段和第二刚性区段之间延伸,或者可在第一刚性区段内、第二刚性区段内延伸至真空单元和表面清洁头,还包括可枢转的联接到第一刚性区段和第二刚性区段的单个铰链,从而形成能够弯曲的杆接头,因此,第一刚性区段和第二刚性区段可围绕铰链枢转至弯曲或折叠,其中柔性气道在第一刚性区段和第二刚性区段之间挠曲;该柔性杆接头使杆折叠约180°,使得真空单元在存储构造中被定位成邻近表面清洁头的顶部;能够弯曲的杆接头包括位于第一杆区段的端部处的第一铰链构件、以及位于第二杆区段的端部处的第二铰链构件;第一铰链构件和第二铰链构件可枢转地连接在铰链上,柔性软管在第一铰链构件、第二铰链构件以及第一杆区段、第二杆区段之间延伸,当第一铰链构件、第二铰链构件围绕铰链枢转时,柔性软管发生挠曲。综上所述,该清洁装置通过在两刚性杆之间枢接柔性管,且此柔性管构成柔性气道,能够在0°和180°之间挠曲。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依靠一柔性管实现折叠杆的折叠,一方面连接复杂,另一方面,折叠杆在折叠完成后,柔性管处结构强度不高,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的可折叠管连接组件。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表面清洁装置的管连接组件,所述的管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管,包括第一直管体和第一弧形管体,所述的第一直管体具有第一中心线;

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二直管体和第二弧形管体,所述的第二直管体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相气流连通;

弧形过渡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弧形过渡管均为硬质管,所述的弧形过渡管介于所述第一、二弧形管体之间,所述的第一弧形管体、弧形过渡管以及第二弧形管体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所述的弧形过渡管具有与所述的第一弧形管体相连的第一端部以及与所述的第二弧形管体相连的第二端部,所述的弧形过渡管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弧形管体绕一转动轴心线转动并且在所述转动过程中所述弧形过渡管和所述第一弧形管体中的一个能够相对另一个滑进滑出,所述第二弧形管体能够相对所述弧形过渡管绕所述的转动轴心线转动并且在所述转动过程中所述弧形过渡管和所述第二弧形管体中的一个能够相对另一个滑进滑出转动轴心线;

第一辅助支撑筋,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相固定设置;

第二辅助支撑筋,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相固定设置;

所述的第一、二辅助支撑筋通过一铰接轴相铰接,所述铰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辅助支撑筋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一弧形管体的外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辅助支撑筋一体形成在所述第二弧形管体的外壁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弧形管体、弧形过渡管以及第二弧形管体依次套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直管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的第二直管体位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的第一、二直管体相远离并且二者分布在所述弧形过渡管的两侧,当所述的第二直管体位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的第一、二直管体相靠近并且二者分布在所述弧形过渡管的同一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管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直管体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管体上的第一锁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体上且与所述第一锁定件相配合的第二锁定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管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直管体锁定在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锁定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筋上的第三锁定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辅助支撑筋上且与所述第三锁定件相配合的第四锁定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弧形过渡管绕所述的转动轴心线转动的角度与所述第二弧形管体绕所述的转动轴心线转动角度之和大于等于13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本案的管连接组件中的两段连接管采用刚性管连接,其能实现管连接组件的大角度范围折叠,操作方便,管连接组件无论在折叠前还是折叠后均具有很高的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连接组件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连接组件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第二直管体锁定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第二直管体锁定在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第二直管体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管连接组件;1、第一连接管;11、第一直管体;12、第一弧形管体;13、第一中心线;2、第二连接管;21、第二直管体;22、第二弧形管体;23、第二中心线;3、弧形过渡管;31、转动轴心线;41、第一辅助支撑筋;42、第二辅助支撑筋;43、铰接轴;5、第一锁定机构;51、第一锁定件;52、第二锁定件;6、第二锁定机构;61、第三锁定件;62、第四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其中,本案中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包括吸尘器和洗地机,且不限于吸尘器和洗地机这两种清洁设备。

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管连接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管1、第二连接管2、弧形过渡管3、第一辅助支撑筋41、第二辅助支撑筋42、第一锁定机构5以及第二锁定机构6。

第一连接管1为硬质管且其内部具有第一气道,第一连接管1包括第一直管体11和第一弧形管体12,第一直管体11具有与第一气道相通的第一口部,第一直管体11具有第一中心线13。第二连接管2为硬质管且其内部具有第二气道,第二连接管2包括第二直管体21和第二弧形管体22,第二直管体21具有与第二气道相通的第二口部,第二直管体具有第二中心线21。弧形过渡管3为硬质管且其内部具有过渡气道,弧形过渡管3介于第一、二弧形管体之间,第一弧形管体12、弧形过渡管3以及第二弧形管体22三者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在本例中,第一弧形管体12和第一直管体11一体形成,第二弧形管体22和第二直管体21一体形成。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弧形管体12可与第一直管体11相固定设置,第二弧形管体22可与第二直管体21相固定设置,即第一直管体11和第一弧形管体12之间以及第二直管体21和第二弧形管体22之间可通过外部的连接部件固定连接,例如,管接头。

弧形过渡管3具有与第一弧形管体12相连的第一端部以及与第二弧形管体22相连的第二端部。第一弧形管体12、弧形过渡管3以及第二弧形管体22依次套接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三段弧形管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第一、二弧形管体均套设在弧形过渡管内,同时第一、二弧形管体之间相互套接,并且不限于所述的这几种连接方式。

弧形过渡管3能够相对第一弧形管体12绕一转动轴心线31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弧形过渡管3能够相对第一弧形管12滑进滑出,第二弧形管体22能够相对弧形过渡管3绕此转动轴心线31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第二弧形管体22能够相对弧形过渡管3滑进滑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三段弧形管部分相邻两个弧形管中,其中一个弧形管相对另一个弧形管绕上述转动轴心线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二者中的一个能够相对另一个滑进滑出即可。

其中,在本例中,第一弧形管体12、弧形过渡管3以及第二弧形管体22所在圆周的中心落在该转动轴心线31上,并且第一、二中心线与此转动轴心线31相正交,弧形过渡管3绕转动轴心线31的转动角度和第二弧形管体22绕转动轴心线31的转动角度之和要大于等于130°,且在此期间,第一口部、过渡气道以及第二口部三者始终相气流连通。

第一辅助支撑筋41用于支撑第一连接管1,第二辅助支撑筋42用于支撑第二连接管2,第一、二辅助支撑筋的顶端通过一铰接轴43铰接,并且该铰接轴43的轴心线与转动轴心线31相重合。其中,部分第一辅助支撑筋41位于第一弧形管体12的外壁面上且与第一弧形管体12一体形成,部分第二辅助支撑筋42位于第二弧形管体22的外壁面上且与第二弧形管体22一体形成。这是基于三段弧形管部分的结构考虑,由于弧形过渡管3介于第一、二弧形管体之间且没有外力直接支撑,因此通过支撑第一、二弧形管体来间接支撑弧形过渡管3。

第一锁定机构5用于在管连接组件折叠时锁定,即第一弧形管体12、弧形过渡管3以及第二弧形管体22三者收纳在一起的状态。第一锁定机构5包括设置在第一弧形管体12上的第一锁定件51以及设置在第二弧形管体22上且与第一锁定件51相配合的第二锁定件52。在本例中,第一锁定件51为设置在第一弧形管体12外壁面上的锁槽,第二锁定件52为设置在第二弧形管体22外壁面上的锁钩。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二锁定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所述的锁钩和锁槽的配合方式。

第二锁定件5用于在管连接组件完全展开时锁定,即第一弧形管体12、弧形过渡管3以及第二弧形管体22三者完全展开的状态。第二锁定机构6包括设置在第一弧形管体12上的第三锁定件61以及设置在第二弧形管体22上且与第三锁定件61相配合的第四锁定件62。在本例中,第三锁定件61为设置在第一辅助支撑筋41上的锁孔,第四锁定件62为设置在第二辅助支撑筋42上的锁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锁定件61可设置在第一直管体11上,第四锁定件62可设置在第二直管体21上,并且第三、四锁定件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所述的锁孔和锁扣的配合方式,也不限于设置在第一、二辅助支撑筋上。

第二直管体21具有三个工作位置,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下面通过附图3~附图5来具体说明这三个工作位置。

根据附图3所示,第二直管体21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二直管体相远离并且二者分布在弧形过渡管3的两侧,也就是管连接组件完全折叠的状态。此时的第一锁定机构5将第二直管体21锁定在此第一位置。本例中,第一位置下,第一中心线13和第二中心线23共线。

根据附图4所示,第二直管体21位于第二位置,第一、二直管相靠近并且二者分布在弧形过渡管3的同一侧,也就是管连接组件完全展开的状态。此时的第二锁定机构6将第二直管体21锁定在此第二位置。弧形过渡管3绕转动轴心线31转过的角度和第二弧形管体22绕转动轴心线31转过的角度之和大致为180°。即带动第二直管体21相对第一直管体11绕转动轴心线31转过约180°,第一中心线13和第二中心线23接近平行;此第二位置下,弧形过渡管3朝远离第一、二直管的方向拱起并且形成供用户手部握持的弧形把手。

根据附图5所示,管连接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其第二直管体21介于第一、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一中心线13和第二中心线23大致相垂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