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066发布日期:2019-11-12 21:5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床具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



背景技术:

对于儿童来说,很有可能在睡眠休息过程中翻身而不慎落床,因此,儿童床由于其应用的特殊性,往往在床体两侧设置有护栏,但是现有的护栏大多是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杆,以及中间纵向排列的立杆组成的,护栏要么只能拦截在床体的两侧,要么整体向下翻转,在使用时再翻转上去,还有一种是中部的立杆可以整体倾斜,从而使上下的横杆重叠,使得护栏降低,对于具有固定护栏的儿童床,在使用时往往不便,而整体向下或向上翻转的护栏对于护栏的支起或放下操作又不是很便利,而能够整体倾斜式的护栏在使用时稳固性又待考证,总之,现有的各种床护栏均不能在高度上进行调节,且在支撑或收缩时操作也并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通过可伸缩式杆体、滑轨及气囊的配合,实现驱动机构及气囊充放气两种方式控制护栏高低的调节,调节方便省力,且气囊包裹下的护栏表面柔软,使用舒适。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包括:

气囊,其套设在所述竖杆的外部,所述气囊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竖杆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横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充气状态下,相邻所述气囊之间有间隙;

滑轨,其设置在所述床板上表面的四角处,所述滑轨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滑轨顶端设置限位块,所述横杆两端均设置与所述滑轨适配的滑块,以使所述竖杆伸缩时,所述横杆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其中,沿所述床板长度方向在所述床板两侧边缘设置凹槽,所述竖杆的第一端及所述滑轨底端均连接于所述凹槽底端,且所述竖杆收缩后的长度及所述横杆的厚度之和与所述凹槽的深度匹配,以使所述护栏收缩后,所述横杆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齐平。

优选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及与所述气缸和气囊分别气体连通的气泵,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床板底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床板底面。

优选的是,所述横杆及所述滑轨表面均设置橡胶套。

优选的是,所述气囊之间通过弹性片连接,所述弹性片上设置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优选的是,在所述滑轨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侧边垂直,且贯穿所述滑槽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滑轨纵向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还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所述通孔适配。

优选的是,还包括防撞轮,所述床板的四角分别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纵向设置有具有弹性的轴体,所述防撞轮以可沿所述轴体旋转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轴体上,且所述防撞轮的边缘分别凸出于所述床板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在使用时仅需通过驱动机构连接横杆两端的滑块,滑块可以在滑轨中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可伸缩的竖杆伸长,通过控制驱动机构,即可实现对床体护栏的高度调节,方便使用者的调节,使用便捷,省力,通过在床板上表面设置滑轨,使得横杆限制在滑轨内上下滑动,进一步是护栏在竖直方向的固定性,避免护栏倾斜带来的安全隐患。

通过设置气囊,气囊充气过程中,气囊的伸长给套管拉伸力,从而使得套管逐一伸长,顺次套设的竖杆结构能够保证竖杆纵向的强度,而长短通过气囊来控制,从而实现了在保证护栏防护强度的同时,控制护栏高度的目的,在使用时仅需向气囊内充气,在气囊充气过程中向上延展,和气囊连接的杆体则会受到气囊向上的拉伸力,从而伸长,通过控制气囊内的充气量,也可实现对护栏的高度调节,实现护栏的两种高度调节方式,保障儿童床的护栏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竖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儿童床的自动升降护栏,包括:

床体101,其包括床板111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板111下表面四角处的支腿104;

护栏组件,其包括横杆109以及多根竖杆110;所述竖杆110为由多根空心的套管由下向上顺次套接而成的可伸缩的杆体;多根所述竖杆110分别对称布置于床板111的两侧,且所述竖杆11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床板111的床边,第二端竖直向上;所述横杆109与所述床板111平行布置,所述竖杆110的第二端与所述横杆109分别连接,以形成所述床101体的护栏;

气囊106,其套设在所述竖杆110的外部,所述气囊106的底面和顶面分别与所述竖杆110的第一端以及横杆1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106充气状态下,相邻所述气囊106之间有间隙。

滑轨102,其设置在所述床板111上表面的四角处,所述滑轨102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滑轨102顶端设置限位块,所述横杆109上设置与所述滑轨102适配的滑块,以使所述护栏升降时,所述横杆109在所述滑轨102内滑动;

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111上表面设置滑轨102自动升降护栏在使用时仅需通过气泵108向气缸供气,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横杆109两端的滑块,滑块可以在滑轨102中上下滑动,使得横杆109限制在滑轨102内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可伸缩的竖杆110伸长,通过控制气缸活塞杆的运动,即可实现对床体护栏的高度调节,方便使用者的调节,使用便捷,省力,进一步是护栏在竖直方向的固定性,避免护栏倾斜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设置气囊106包裹竖杆110,使得护栏表面是柔软且具有弹性的气囊106,避免了现有常见的铝制或不锈钢等护栏的冰凉感,使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此外,在气囊106充气过程中,气囊106的伸长给套管拉伸力,从而使得套管逐一伸长,顺次套设的竖杆110结构能够保证竖杆110纵向的强度,而长短通过气囊106来控制,从而实现了在保证护栏防护强度的同时,控制护栏高度的目的,在使用时仅需通过气泵108向气囊106内充气,在气囊106充气过程中向上延展,和气囊106连接的杆体则会受到气囊106向上的拉伸力,从而伸长,通过控制气囊106内的充气量,即可实现对护栏的高度调节,实在护栏的两种高度调节方式,保障儿童床的护栏的使用寿命。

一个优选方案中,其中,沿所述床板111长度方向在所述床板111两侧边缘设置凹槽103,所述竖杆110的第一端及所述滑轨102的底端均连接于所述凹槽103底端,且所述竖杆111收缩后的长度及所述横杆109的高度之和与所述凹槽103的深度匹配,以使所述护栏收缩后,所述横杆108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111齐平。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凹槽103,可以在不需要使用护栏的情况下,通过气缸控制,使护栏收缩后置于所述凹槽103内,保持床板111表面的平整,以免床体不使用时,护栏被损坏,同时,将护栏收缩于凹槽103中,可以节约气缸及气泵108的工作时间,延长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及与所述气缸和气囊106分别气体连通的气泵108,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床板111底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气泵108设置在所述床板111底面。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111上表面设置滑轨102自动升降护栏在使用时仅需通过气泵108向气缸供气,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横杆109两端的滑块,滑块可以在滑轨102中上下滑动,使得横杆109限制在滑轨102内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可伸缩的竖杆110伸长,通过控制气缸活塞杆的运动,即可实现对床体护栏的高度调节,方便使用者的调节,使用便捷,省力。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109及所述滑轨102表面均设置橡胶套。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橡胶套避免了现有常见的铝制或不锈钢等护栏的冰凉感,使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气囊106之间通过弹性片107连接,所述弹性片上设置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弹性片107,使得在护栏高度调节时气量使用更少,从而使得调节速度快,通过在弹性片107上开设透气孔,增加了床体101两侧的透气性,使得使用者使用更加舒适,且节省能源。

一个优选方案中,在所述滑轨102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侧边垂直,且贯穿所述滑槽的通孔112,所述通孔112沿滑轨纵向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还包括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与所述通孔112适配。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所述滑轨102的侧面开设有与滑槽侧边垂直,且贯穿所述滑槽的通孔112,可以使护栏的高度可调,且固定销的设置,进一步限定横杆109的高度,更加确保护栏的稳固,为使用者对的安全提供保障。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防撞轮105,所述床板111的四角分别沿水平方向开设有弧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沿纵向设置有具有弹性的轴体,所述防撞轮105以可沿所述轴体旋转的方式套设在所述轴体上,且所述防撞轮105的边缘分别凸出于所述床板111的四角。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床板111的四角设置弧形的凹槽,并在凹槽内放置凸出于床板四角的防撞轮105,防撞轮套设在弹性的轴体上,能够在移动床体101时,避免床体101边缘磕碰时,减弱床板111的振动,从而提高床板111上躺卧的使用者的舒适度,减轻使用者在移动过程中的不适感。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