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4578发布日期:2019-06-21 23:4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饮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饮水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水机大多仅具有输出冷水和热水的功能,其功能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于用户储物等使用需求,也不利于饮水机内空间的充分利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收纳储物、空间利用率更高的饮水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饮水机,包括饮水机本体,所述饮水机本体设有储物室、储物仓及操作台,所述储物室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一侧,所述储物仓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有出液接头;所述饮水机本体还设有与所述储物室连通的第一开口、盖合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柜门、以及与所述储物仓连通的仓口,所述仓口呈敞开设置。可选地,所述储物室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储物室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存储仓格,且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储物室内的高度可调。可选地,所述储物室的相对两侧壁均沿竖直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隔板的外周缘搭载于所述限位凸块,并被所述限位凸块限位于所述储物室内。可选地,所述储物室的相对两侧壁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隔板的外周缘插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并被所述限位凹槽限位于所述储物室内。可选地,所述储物仓内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储物仓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存储仓格。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设有位于所述操作台下方的接水槽,所述出液接头包括第一出液接头和第二出液接头,所述第一出液接头和第二出液接头均位于所述接水槽内。可选地,所述饮水机本体的底部设有水箱放置室,所述水箱放置室内设有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液接头和第二出液接头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用于伸入水箱内抽取水。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操作台的搁物架,所述搁物架和所述储物仓均位于所述操作台的上方,且所述搁物架邻近于所述仓口设置。可选地,所述接水槽的底部设有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出液接头的下方。可选地,所述饮水机还包括容水壶,所述容水壶搭载于所述加热底座上,且所述容水壶可接纳由所述第一出液接头流出的液体,并可受热于所述加热底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于饮水机本体设置储物室、第一开口以及盖合于第一开口的第一柜门,用户使用时,可将清洁干净的水杯或婴儿的奶瓶等对密封性要求相对较高的物品从第一开口存放于储物室内,并通过第一柜门关闭第一开口,使存放其中的物品不易落灰,不易受蚊虫等困扰;通过于饮水机本体设置储物仓,且仓口呈敞开设置,这样,用户可将茶盒、咖啡包等对存放空间的密封性要求相对较低的物品从仓口存放于储物仓内,也方便于用户的直接拿取。同时,将储物室设置位于操作台的一侧,这样密封式的储物室内的空间可以做的较大,而半开放式的储物仓设置位于操作台的上方,用户拿取储物仓内的物品也更加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具有储物的功能,且能够密封式存储或半开放式存储不同种类的物品,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饮水机内的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饮水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饮水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饮水机隔物架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200饮水机10第一柜门100饮水机本体20操作台101储物室201出液接头1011第一隔板202安装槽1012第一存储仓格21第一出液接头1013限位凸块22第二出液接头102第一开口30接水槽103储物仓40容水网格1031第二隔板50搁物架1032第二存储仓格501搁置槽104仓口60加热底座105水箱放置室70容水壶106第二开口80第二柜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饮水机200。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出的饮水机200,包括饮水机本体100,饮水机本体100设有储物室101、储物仓103及操作台20,储物室101位于操作台20的一侧,储物仓103位于操作台20的上方,操作台20的下方设有出液接头201;饮水机本体100还设有与储物室101连通的第一开口102、盖合于第一开口102的第一柜门10、以及与储物仓103连通的仓口104,仓口104呈敞开设置。本申请中,饮水机本体100具有饮水机200的基本功能,其至少能够实现最基本的如加热水或冷却水等等功能。具体地,饮水机本体100内可设有冷却容器和热罐,其中冷却容器具有冷却功能,能够对进入冷却容器内的水进行冷却处理,热罐具有加热功能,能够对进入热罐内的水进行加热处理,在使用时,将水箱连接于饮水机本体100,并由水箱提供常温水通入饮水机本体100内,水箱的进水分两路:一路进入冷却容器,经制冷出冷水;另一路进入热罐,经加热出热水,当然进入饮水机本体100内的常温水还可直接流出给用户接收,这样,即可得到冷水、热水或常温水供用户饮用。当然,以上仅用于解释本申请饮水机本体100实现饮水机200的最基本功能的过程,本申请的饮水机200还可设置为半导体型冷热饮水机、温热型饮水机、压缩机型冷热饮水机等等,也就是饮水机本体100内设置的冷却容器的冷却方式和热罐的加热方式可以有多种。更为具体地,操作台20或者是饮水机本体100的其它部位内设有可进行泡茶、泡咖啡的内部结构,用户使用时可将茶、咖啡等倒入其中,并可启动泡茶或泡咖啡等模式。另外,操作台20内或者是饮水机本体100的其它部位还设有用以对纯净水进行加热或冷却的装置,如加热罐、或冷胆容器等。操作台20的前方设有显示控制区,控制区具体可设置有茶、咖啡、其它的饮料、热水、冷水的控制按钮,显示区可显示温度、操作台20正在工作的模式(如正在泡茶、泡咖啡、或已泡好可饮用;又如正在加热水、冷却水或已完成加热和冷却水)等等。出液接头201的个数可设置为一至多个,由出液接头201流出的可以是茶、咖啡或者是其他的饮料,也可以是热水、冷水或者是常温水等,用户使用时,将水杯放置于出液接头201的下方,按动操作台20处对应的控制按钮,与控制按钮对应的茶、咖啡、其它的饮料、热水或冷水等即可由出液接头201流出并被接纳于水杯中。在家庭或者办公休息区等等场合中,用户通常需要存放各种各样的物品,譬如茶叶、茶杯、水杯、奶粉、奶瓶等等,而不同物品的对存放环境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清洁干净的水杯或婴儿的奶瓶等用具则不宜外露,需要存放于相对密封的存放空间内;而茶盒、咖啡包等等物品则对存放空间的密封性要求相对不高,因此此类物品可存放于半开放的存放空间内。封闭式的储物室101设置位于操作台20的一侧,并且储物室101和操作台20、储物仓103沿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这样,储物室101内能够沿竖直方向上进行延伸,使得储物室101内的空间能够做的较大。半开放式的储物仓103设置位于操作台20的上方,这样,用户在拿取储物仓103内的物品时不用弯腰,拿取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于饮水机本体100内设置储物室101、第一开口102以及盖合于第一开口102的第一柜门10,用户使用时,可将清洁干净的水杯或婴儿的奶瓶等对密封性要求相对较高的物品从第一开口102存放于储物室101内,并通过第一柜门10关闭第一开口102,使存放其中的物品不易落灰,不易受蚊虫等困扰;通过于饮水机本体100设置储物仓103,且仓口104呈敞开设置,这样,用户可将茶盒、咖啡包等对存放空间的密封性要求相对较低的物品从仓口存放于储物仓103内,也方便于用户的直接拿取。同时,将储物室101设置位于操作台20的一侧,这样密封式的储物室101内的空间可以做的较大,而半开放式的储物仓103设置位于操作台20的上方,用户拿取储物仓103内的物品也更加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饮水机200具有储物的功能,且能够密封式存储或半开放式存储不同种类的物品,也更加充分地利用了饮水机200内的空间。为了便于打开或盖合第一柜门10,请参照图1所示,第一柜门10可转动地连接于饮水机本体100。具体地,第一柜门10和饮水机本体100之间可设有合页等枢接结构,以使第一柜门10枢接于饮水机本体100,这样,仅需转动第一柜门10即可将第一开口102打开或盖合,其中第一柜门10和饮水机本体100上还可分别设有锁紧配合结构,用以在第一柜门10盖合于第一开口102处时将第一柜门10锁紧或打开于饮水机本体100,如此设置更加方便于用户的使用。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柜门10还可设置为可沿着第一开口102的一侧推拉打开的推拉门、或者是可拆卸拿取的盖合门板等等结构。为了将储物室101内的空间分区间隔开且便于对储物室101内分区的空间大小进行调节,请参照图1所示,储物室101内设有第一隔板1011,第一隔板1011将储物室101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一存储仓格1012,且第一隔板1011位于储物室101内的高度可调。具体地,由于存放于饮水机本体100内的不同物品的形状、尺寸大小等等均会有所差异,其所占据的空间也会有所不同,并且由于储物室101的内的空间具有一定的高度,而存放的物品只能堆放于储物室101的底部,不利于对储物室101的上部空间的利用。因此,本申请中通过于储物室101内分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存储仓格1012,在不同的存储仓格1012内均可用于存放不同的物品,如此能够对储物室101内的空间进行分区利用,提升了储物室101内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可通过调节第一隔板1011位于储物室101内的高度,以调节由第一隔板1011分隔出的上下两个第一存储仓格1012的空间大小,这样,第一存储仓格1012内的空间大小能够适应于不同形状、尺寸大小的物品的存放,设计更加灵活实用,最大化利用了存放空间。当然,第一隔板1011的个数可设置为一至多个,这样储物室101内部的空间被分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存储仓格1012。此外,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内的固定形式、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1内的高度调节方式等可有多种,例如,储物室101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滑轨,第一隔板1011的侧壁设置有与滑轨连接的滑块,这样,第一隔板1011通过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可移动地连接于储物室1011的内壁,并能够通过滑块和滑轨的配合来调节第一隔板1011的高度,进而调节由第一隔板1011分隔出的第一存储仓格1012的空间大小。为了便于调节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内的高度和便于将第一隔板1011限位固定于储物室10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均沿竖直方向间隔凸设有多个限位凸块1013,第一隔板1011的外周缘搭载于限位凸块1013,并被限位凸块1013限位于储物室101内。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限位凸块1013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于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限位凸块1013由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的表面凸设形成,并且限位凸块1013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形成长条形凸块结构。这样,安装时,可将第一隔板1011由第一开口102插入储物室101内,并且将第一隔板1011的相对两侧部分别承载于两个限位凸块1013之上,如此第一隔板1011即可限位安装于储物室101内,第一隔板1011的上方可承载存放物品;当需要调节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内的高度时,可先将第一隔板1011从储物室1011内取出,再将第一隔板1011对应插入储物室101内,并搭载于需要设置的高度处对应的限位凸块1013之上,完成第一隔板1011的高度调节。为了便于调节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内的高度和便于将第一隔板1011限位固定于储物室10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凹槽(图未示),第一隔板1011的外周缘插接于限位凹槽内,并被限位凹槽限位于储物室101内。具体地,多个限位凹槽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于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限位凹槽可由储物室101的相对两侧壁的表面凹设形成,并且限位凹槽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形成长条形凹槽结构。这样,安装时,可将第一隔板1011由第一开口102插入储物室101内,并且第一隔板1011的相对两侧部分别插入两个相对的限位凹槽内,如此第一隔板1011即可限位安装于储物室101内,第一隔板1011的上方可承载存放物品;当需要调节第一隔板1011在储物室101内的高度时,可先将第一隔板1011从储物室1011内取出,再将第一隔板1011对应插入储物室101内,并插接于需要设置的高度处对应的限位凹槽,完成第一隔板1011的高度调节。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储物仓103内的空间,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储物仓103内设有第二隔板1031,第二隔板1031将储物仓103分隔为至少两个第二存储仓格1032。具体地,第二隔板1031可采用不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储物仓103的侧壁,例如第二隔板1031可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储物仓103的侧壁,或者,第二隔板103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储物仓103的侧壁,例如第二隔板1031可采用卡接、利用螺钉或螺栓螺纹连接方式固定于储物仓103的侧壁。进一步地,第二隔板1031还可设置为在储物仓103内的高度可调,最大化利用了储物仓103内的存放空间,该第二隔板1031的调节高度结构设置与前述的第一隔板1011相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所示,饮水机200还设有位于操作台20下方的接水槽30,出液接头201包括第一出液接头21和第二出液接头22,第一出液接头21和第二出液接头22均位于接水槽30内。第一出液接头21流出的可以是茶、咖啡或者是其他的饮料,当然,具体设置中,第一出液接头21的出口可设置有多个,譬如,第一出液接头21设有茶出口、咖啡出口、或者是其它的饮料出口等,茶出口(图未示)、咖啡出口(图未示)、或者是其它的饮料出口(图未示)的开口方向呈夹角设置,且第一出液接头21能够旋转,这样,使用时,譬如当用户需要接茶时,将水杯放置于第一出液接头21的下方,此时按动操作台20处的茶按钮,第一出液接头21旋转至茶出口对准水杯的杯口,茶从茶出口对应流入水杯中完成接茶动作,而当用户需要接咖啡时,同样将水杯放置于第一出液接头21的下方,按动操作台20处的咖啡按钮,第一出液接头21旋转至咖啡出口对准水杯的杯口,咖啡从咖啡出口对应流入水杯中完成接咖啡动作,同样地,在接其他的饮料时也与此类似。第二出液接头22流出的可以是热水、冷水或者是常温水,用户使用时,将水杯放置于第二出液接头22的下方,按动操作台20处的热水按钮,第二出液接头22即可流出并被接纳于水杯中,同样地,需要接冷水或者常温水时,仅需按动操作台20处的冷水或常温水按钮即可。为了方便于水箱(图未示)的更换,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示,饮水机本体100的底部设有水箱放置室105,水箱放置室105内设有分别连通第一出液接头21和第二出液接头22的抽水管,抽水管用于伸入水箱内抽取水。可选地,储物室101、储物仓103及操作台20均位于所述水箱放置室105的上方,这样饮水机本体100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做得较小,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储物室101也可设置为沿饮水机本体100上下延伸,水箱放置室105位于饮水机本体100的底部且位于储物室101的一侧,这样,储物室101的空间能够做较大。传统的饮水机通常都是将水箱设置在饮水机本体100的顶部,在换水过程中,需要将水箱举高并插装于饮水机本体100的顶部处的插接口,如此来完成水箱的更换工作,这就要求了换水的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身高等条件,从而不利于矮小、力量较弱的人员如妇女、儿童等人群的使用。本申请中,水箱放置室105内用以放置给饮水机本体100供水的水箱(如桶装水),如图3所示,水箱放置室105设于饮水机本体100的底部,并且水箱放置室105具有第二开口106,饮水机200还包括第二柜门80,第二柜门80连接于饮水机本体100,并可盖合或打开于第二开口106,这样,用户使用时,仅需将水箱搬移,并从第二开口106放入水箱放置室105内,而不需要用户将水箱举高并插装于饮水机本体100的顶部,因此降低了对换水人员的力量和身高等要求,能够适用于更加广泛的人群的使用,换水过程中轻松方便且快速。可选地,第二柜门80可转动地连接于饮水机本体100的侧壁,如此设置,用户仅需转动第二柜门80即可将第二开口106盖合或打开,操作方便。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它的实施例中,饮水机本体100也可在其顶部设置水箱插接口,使用时,将水箱插装于饮水机本体100顶部的水箱插接口,以通过水箱对饮水机本体100的内部进行供水。为了在接水时将从第二出液接头22流出的水中部分外溅、或从接水的水杯边缘流下的水接住,如图2和图3所示,接水槽30的底部设有容水网格40,容水网格40位于第二出液接头22的下方。具体地,容水网格40可拆卸地安装于接水槽30的底部,即容水网格40内分隔为多个较小的水槽,用户接水时,可将水杯放置于接水槽30的底部、且承载于容水网格40上,当由水外溅或从水杯外缘流出至接水槽30的底部时,可通过容水网格40来容纳接收,这样,可避免外溅或外流的水进一步流至地面,造成地面溅湿的问题。为了便于对已从饮水机本体100接出的茶、咖啡、其它的饮料、或者是水等进行加热,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示,接水槽30的底部设有加热底座60,加热底座60位于第一出液接头21的下方。具体地,加热底座60具有加热的功能,例如加热底座60内设有发热丝、发热管等发热结构,只需在工作时能够产热即可。当用户水杯(或者是其他的容器)中的茶、咖啡、其它的饮料、或水等已经变凉而需要加热时,用户只需将水杯放置于加热底座60上,并通过加热底座60工作时传热至水杯,如此水杯放置于加热底座60时,水杯中的茶、咖啡、其它的饮料、或水等即可进行加热或保持恒温。为了便于茶、咖啡或其它的饮料等的接纳存放、以及便于保持茶、咖啡或其它的饮料等能够维持在合适的温度,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示,饮水机200还包括容水壶70,容水壶70搭载于加热底座60上,且容水壶70可接纳由第一出液接头21流出的液体,并可受热于加热底座60。具体地,当饮水机本体100内完成泡茶,若在短时间内不将饮水机本体100内泡好的茶排出接收,茶在饮水机本体100内泡的时间越久则会变得越浓,而过浓的茶则不利于用户的饮用。因此,可通过容水壶70可接纳由第一出液接头21流出的液体如茶、咖啡或其它的饮料等等。当饮水机本体100内完成泡茶时,可将茶接纳于容水壶70内,而茶叶则被隔离掉(由第一出液接头21流出的茶已经被隔去茶叶),也就是容水壶70内容置的茶可放置的时间更长;用户需要喝茶时,只需取出容水壶70,并根据需求多次、多时段倒出适量的茶均可。同时,容水壶70可受热于加热底座60,也就是说加热底座60可发热并传热至容水壶70内。容水壶70受热后能够保持在较为合适的温度范围、或者是保持一个恒定温度,这样,容水壶70内接纳的茶、咖啡或其它的饮料能够维持在较为合适的温度,方便于用户的饮用。请结合参照图2和图3所示,饮水机200还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操作台20的搁物架50,搁物架50和储物仓103均位于操作台20的上方,且搁物架50邻近于仓口104设置。当用户需要接多杯水时,用户一次只能端走一杯、两杯等较少数量的水杯,因此需要往返多次,而不能一次同时端走多杯水;或者,若水杯的隔热效果较差而水温较高时,用户取水时则会被烫伤。具体地,搁物架50可设置成盘状结构、或者菜篮状结构等,这样,搁物架50上可放置一些如水杯等物品。在用户需要接多杯水端走时,可将已接到水的多个水杯同时放置于搁物架50上,并将搁物架50取下端走,这样即可一次将多杯水端走,因此方便于同时拿取并移动多个物品时的使用。同样地,若水杯的隔热效果较差而水温较高时,也可将水杯放置于搁物架50上待温度降低至合适温度时再取走,或者将搁物架50从操作台20上取下,将已接水的水杯放置于搁物架50,用户即可将水杯和搁物架50一同端走,避免了水杯过烫的问题。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所示,操作台20的上方设有安装槽202,搁物架50的上部设有搁置槽501,搁物架50的底部设有凸台(图未示),凸台限位安装于安装槽202内。本申请中通过凸台和安装槽202的限位配合,将搁物架50可拆卸地安装于操作台20上,如此,只需搁物架50向上抬起即可将搁物架50拆卸于操作台20,也只需将搁物架50的凸台插装于安装槽202内即可将搁物架50安装于操作台20,拿取和安装均方便快捷。如图3所示,储物室101、储物仓103、搁物架50、操作台20、接水槽30等均设置于水箱放置室105的上方,储物仓103、搁物架50、操作台20、接水槽30均设置于储物室101的同一侧,且,储物仓103、操作台20、接水槽30在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排布,搁物架50位于操作台20的上方且邻近于储物仓103的仓口104处,如此排布,更加有利于饮水机本体100内空间的利用,也方便于用户的接水、换水等操作和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