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饼剥散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0365发布日期:2019-04-13 00:2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饼剥散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茶饼剥散工具。



背景技术:

茶饼(砖茶)是一种常见的包装形式,常见于普洱等茶种,由于砖茶压紧程度高,在饮茶之前需要先将茶饼进行剥散。现有技术中的剥散过程常常为人工手动进行剥离、粉碎,这样的剥散过程卫生程度差,且手工操作易受伤。

也有一些剥散的工具,但是这些工具需要使用较大的力量进行配合,对茶饼的固定程度较差,使用不方便,且生产成本较高。

上述缺陷,值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饼剥散工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茶饼剥散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手柄,所述手柄的前端设有钳头,所述钳头的内侧设有若干钳齿,所述钳齿呈矩形阵列分布或环形阵列分布;上下两侧的所述钳齿对齐分布时,所述钳齿的高度不大于茶饼厚度的一半;上下两侧的所述钳齿交错分布时,所述钳齿的高度不大于所述茶饼的厚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齿呈圆柱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齿的顶端呈锥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钳齿的材质为不锈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在矩形阵列分布时,所述钳齿设为2-3排,且每排设有2-4个钳齿。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手直接接触茶饼,整个过程干净、卫生;柱形或锥形的钳齿便于对茶饼的固定程度,钳齿的分布形状身对茶饼的夹紧力度均匀,便于手部施力,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种钳齿的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中钳齿的分布图。

在图中,1、手柄;2、钳头;3、钳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茶饼剥散工具,包括两个相互交叉的手柄1,手柄1的前端设有钳头2,钳头2的内侧设有若干钳齿3。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钳齿3呈矩形阵列分布;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钳齿3呈环形阵列分布,此时钳齿3设为2-3排,且每排设有2-4个钳齿3。矩形阵列或圆环阵列分布的钳齿3,使其对茶饼的施力更加均匀,固定程度更高。

上下两侧的钳齿3对齐分布时,钳齿3的高度不大于茶饼厚度的一半;上下两侧的钳齿3交错分布时,钳齿3的高度不大于茶饼的厚度。钳齿3的高度设置既能避免钳齿3对茶饼的损坏,同时又能充分对茶饼进行固定,便于施力。

优选的,钳齿3呈圆柱形,使得钳齿3受力均匀,不会打散茶饼而影响茶饼的口感;或者钳齿3的顶端呈锥形,便于钳齿3插入茶饼中进行固定。

优选的,钳齿3的材质为不锈钢,其结构牢固、不易损坏。

在使用过程中,手部握紧手柄1部分,使得钳齿3与茶饼待剥离的部分对应,用手轻轻侧掰手柄1,就可以将待剥离的茶饼进行剥散,整个过程干净、卫生,使用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