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面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407发布日期:2019-05-31 21:1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洁面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洁面仪。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通过手动清洁面部皮肤时只能将皮肤表面的污渍清理掉,对于位于毛孔深处的杂质并没有太大的清洁效果,这些杂质随时间堆积在毛孔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皮肤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研制出用于清洁皮肤的洁面仪,通过刷毛清理皮肤深层的杂质。

传统的洁面仪通常只设置有一种尺寸的刷毛,由于每个人的肤质都不同,皮肤敏感度也不同,所以传统的洁面仪的适用性不好,而且由于人在清洁皮肤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涂抹清洁乳、研磨清洁乳及清洗后的揉压按摩等多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洁肤阶段所需的力度应该不同,而传统的洁面仪无法改变刷毛的力度因此清洁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清洁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洁面仪。

一种洁面仪,包括:

主体;

包覆组件,所述包覆组件与所述主体连接并将在所述主体包覆在内;所述包覆组件为软质防水材料;及

刷毛组件,所述刷毛组件与所述包覆组件连接;所述刷毛组件至少包括不同尺寸的第一层刷毛与第二层刷毛,所述第一层刷毛与第二层刷毛呈并列状分层排列在所述包覆组件的外侧面上。

上述洁面仪,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尺寸刷毛的刷毛组件,进而使刷毛组件拥有了不同的柔韧度,以适应不同肤质的人群,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清洗过程中要求改变刷毛力度的要求,使清洁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该软质防水材料的包覆组件,提高了洁面仪的防水效果,防止主体进水,同时也提高了洁面仪的防摔性能加强了保护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组件为分段式依次连接的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组件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密封槽与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密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刷毛组件还包括第三层刷毛;所述第一层刷毛、第二层刷毛及第三层刷毛依次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层刷毛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层刷毛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所述第二层刷毛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层刷毛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的封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刷毛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层刷毛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三层刷毛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连接的线路板、分别与所述线路板连接的电源元件及振动元件、及分别与所述振动元件及外壳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元件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一侧与所述电源元件连接固定,另一侧与所述外壳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元件的外侧套设有消声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为防水结构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洁面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洁面仪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包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洁面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洁面仪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洁面仪;

10-主体、11-外壳、20-顶盖、25-底壳、26-开关控制键、12-线路板、13-电源元件、30-垫块、14-振动元件、40-消声块、15-固定架;

50-包覆组件、60-密封槽、65-密封块、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第三连接部、54-封装部;

70-刷毛组件、71-第一层刷毛、72-第二层刷毛、73-第三层刷毛;

200-洁面仪;

10a-主体、70a-刷毛组件、80-包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洁面仪100,包括主体10、将主体10包覆在内的包覆组件50、及与包覆组件50的外部连接的刷毛组件70;该洁面仪100用于清洁人们的皮肤并对皮肤进行按摩护理。

请参阅图2,该主体10包括外壳11、与外壳11连接的线路板12、分别与线路板12连接的电源元件13及振动元件14、及分别与振动元件14及外壳11连接的固定架15;该外壳11呈中空状结构设置,该外壳11用于安装固定线路板12、电源元件13及振动元件14。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1的周缘处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使该外壳11更贴合人体的手部,提高客户体验;该外壳11包括顶盖20、及与顶盖20连接的底壳25;该顶盖20上设置有开关控制键26用于控制振动元件14的工作,该顶盖20的形状与底壳25相对应并对应盖设在该底壳25上,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容置空间。

该线路板12呈直板状安装在该外壳11内部;该电源元件13与线路板12的一侧连接,该电源元件13呈矩形块状自线路板12相外壳11方向延伸设置,该电源元件13与振动元件14电连接,该电源元件13用于驱动该振动元件14工作;该振动元件14对应安装在外壳11的内部,该振动元件14与外壳11内部相抵接,用于使主体10产生振动进而使该洁面仪100具有清洁、按摩护理的作用;该固定架15的形状与振动元件14相对应,该固定架15呈n状结构罩设在该振动元件14上,固定架15将振动元件14夹持固定在该外壳11的内部,该固定架15与外壳11内部连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主体10为防水结构,进而对主体10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保护;该电源元件13为电池;该振动元件14为振动马达。更进一步地,该电源元件13上设置有垫块30;该垫块30呈直板状设置在该电源元件13靠近外壳11的一侧,该垫块30的一侧与电源元件13连接固定,另一侧与外壳11抵接,该垫块30为软质材料用于防止摔落时电源元件13与外壳11内部碰撞而损坏,同时还能有效的吸收电源元件13由于在工作中所产生的体积膨胀,进而对电源元件13进行保护。更进一步地,该震动元件上设置有消声块40;该消声块40呈环状套设在该振动元件14的外侧,该消声块40的外侧面分别与外壳11内侧壁及固定架15内侧壁相抵接,用于降低振动元件14在工作时由于震动与外壳11及固定架15碰撞所发出的噪声,进而提高了客户体验。在本实施例中,该垫块30为海绵或橡胶;该消声块40为海绵或橡胶。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该包覆组件50对应与主体10的外侧面连接,该主体10对应设置在包覆组件50的内部,该包覆组件50为软质防水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该包覆组件50为分段式依次连接的结构设置;该包覆组件50包括第一连接部51、与第一连接部5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与第二连接部52连接的第三连接部53、及与第三连接部53连接的封装部54;该第一连接部51与主体10的形状相对应并对应套设在主体10的一端;该第二连接部52呈环状对应套设在主体10的上,该第二连接部5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51连接;该第三连接部53呈环状对应套设在主体10上,该第三连接部53的一端对应与第二连接部52背向第一连接部51的一端连接;该封装部54对应设置在主体10背向第一连接部51的一端,该封装部54套设在主体10上并与第三连接部53背向第二连接部52的一端连接。可以理解地,该包覆组件50所包括的各连接部的数量为2-8个。更进一步地,该包覆组件50的连接处对应设置有密封槽60与密封块65;该密封槽60呈凹槽状结构设置,该密封块65对应插设在该密封槽60内,用于提高该包覆组件50的防水性;在本实施例中,该包覆组件50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52的连接处、第二连接部52与第三连接部53的连接处、及第三连接部53与封装部54的连接处。更进一步地,该包覆组件50的厚度为2-8mm;在本实施例中,该包覆组件50的厚度为4.5mm,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洁面仪100的抗摔性能。

该刷毛组件70的一端与包覆组件50的外侧面连接固定,该刷毛组件70自包覆组件50向外延伸设置,该刷毛组件70包括至少两种不同尺寸的刷毛。在本实施例中,该刷毛组件70包括第一层刷毛71、第二层刷毛72及第三层刷毛73;该第一层刷毛71、第二层刷毛72及第三层刷毛73呈并列状分层排列在包覆组件50的外侧面上,该第一层刷毛71设置在包覆组件50的一端,该第一层刷毛71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大于第二层刷毛72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该第二层刷毛72沿包覆组件50设置在第一层刷毛71的一侧,该第二层刷毛72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大于第三层刷毛73的柱状截面直径尺寸,该第三层刷毛73沿包覆组件50设置在第二层刷毛72背向第一层刷毛71的一侧。更进一步地,该第一层刷毛71与第一连接部51对应连接,该第二层刷毛72与第二连接部52对应连接,该第三层刷毛73与第三连接部53对应连接,用于使包覆组件50与刷毛组件70可实现自动化加工,以降低加工成本。可以理解地,该第一连接部51、第二连接部52、第三连接部53及封装部54可设置不同颜色,以提高洁面仪100的美观增强客户体验;该第一层刷毛71与第一连接部51的颜色对应,该第二层刷毛72与第二连接部52的颜色对应,该第三层刷毛73与第三连接部53的颜色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洁面仪100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由于该刷毛组件70设置有尺寸依次从大到小的第一层刷毛71、第二层刷毛72及第三层刷毛73,进而使刷毛组件70设置有多种柔韧程度以适应不同皮肤敏感度的人群;而且在清洗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层刷毛71的尺寸最大,可以用来润湿面部并涂抹清洁产品;当通过第一层刷毛71涂抹好清洁产品后需要对皮肤及清洁产品进行研磨,研磨时需要深层的清洁毛孔,所以此时可以用第二层刷毛72,第二层刷毛72的尺寸小于第一层刷毛71的尺寸,所以第二层刷毛72的柔软度要好于第一层刷毛71,进而可以起到很好的研磨清洁要求;研磨过程结束后,需要将清洁产品清洗干净,同时需要对清洁后的皮肤进行按摩与护理,此时可以使用尺寸最小的第三层刷毛73,由于第三层刷毛73的尺寸最小柔软度最好,所以可以起到按摩与护理的清洁要求。

由于清洁的过程中会用到清洁产品,使洁面仪100表面粗糙度变小,进而容易摔落损坏,通过在主体10的外部设置包覆组件50,进而提高了洁面仪100的防摔性,延长洁面仪10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该包覆组件50还能有效的提高洁面仪100的防水效果;通过包覆组件50设置为分段式依次拼接的结构,使包覆组件50可以加工成多种颜色,更加的美观,增强客户体验,同时采用分段式依次拼接的结构,使包覆组件50更好的实现了自动化的加工,进而降低加工成本;通过设置垫块30,有效的防止电源元件13在摔落时被损坏,同时还能吸收电源元件13在使用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进而保护电源元件13;通过设置消声块40,使振动元件14在振动过程中起缓冲作用,防止产生噪音进而提高客户体验。

请参阅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洁面200,该实施方式的洁面仪20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洁面仪100不同之处在于包覆组件80为一体式结构;该包覆组件80为一体加工成型,该包覆组件80套设在主体10a的外部,该刷毛组件70a对应呈并列状分层沿包覆组件80外侧面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包覆组件80进一步的提高了防水性能,进而延长了洁面仪200的使用寿命。

上述洁面仪,通过设置至少包括两种不同尺寸刷毛的刷毛组件,进而使刷毛组件拥有了不同的柔韧度,以适应不同肤质的人群,同时还能满足不同清洗过程中要求改变刷毛力度的要求,使清洁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该软质防水材料的包覆组件,提高了洁面仪的防水效果,防止主体进水,同时也提高了洁面仪的防摔性能加强了保护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