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9802发布日期:2019-05-11 00:3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透气窗。



背景技术:

窗户是室内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的通道之一,窗由窗框、窗体和活动构件(铰链、执手以及4连杆结构的窗撑等)三部分组成。窗框负责支撑窗体的主结构,可以是木材、金属、陶瓷或塑料材料,窗体依附在窗框上,可以是纸、布、丝绸或玻璃材料或者纱网。活动构件主要以金属材料为主,包括用于将窗体和窗框连接的窗撑等,在人手触及的地方也可能包裹以塑料等绝热材料。

我国南方,夏天是传统的雨季,普遍雨量充足,室外的雨量太大,室内的居民在大雨天气常常将窗户关闭,以防止室外的雨水落入室内,引起室内潮湿。但是,南方的夏天空气中相对湿度很大,气温高,长时间的关闭窗户会导致室内的空气处于封闭状态,空气流动速度减慢,透气性下降,相对湿度进一步升高,人体的汗液难以排出体外,导致人体感受闷热,容易心烦气躁,严重影响了人在此环境下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透气窗,可在窗户关闭时,保持室内与室外的空气能够流通,保证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外框和与之配合的内框,所述外框安装于墙体,所述内框位于外框的内部,所述内框的各个侧壁的外侧与外框的各个侧壁的内侧相抵;所述外框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内侧均设有滑槽,所述内框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外框的底壁设有透气部,所述透气部包括:环形腔管、支气管;所述环形腔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外框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联通,所述支气管的底端与环形腔管联通,所述支气管的顶端与外框的底壁面向室内的一侧联通;所述支气管的顶端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形腔管的进口端的水平高度。

采用该技术方案时,外框安装于墙体上预留的窗口的位置,内框安装于外框的内侧,内框的各个侧壁的外侧与外框的各个侧壁的内侧相抵,内框中安装玻璃或者纱网等传统的窗户组件;外框用于对内框的定位和保护。外框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内侧均设有滑槽,内框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与滑槽滑动配合;内框上的滑杆伸入滑槽,滑杆可以在滑槽中上下移动,室内的人员对内框施加作用力可将内框沿滑杆转动,内框在转动的时候,内框的部分侧壁会逐渐与外框分离,是的窗口被打开实现了通风透气或者采光的作用;内框还可以在滑杆的作用下沿滑槽上下滑动,进而使得操作者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内框的打开的位置,在某些极端环境下例如需要从窗户逃生的情况时,操作做可以将内框拉出外框,然后将内框在滑杆的作用沿滑槽滑动到外框的底部,此时的窗户完全被打开,窗口的空间最大且没有阻挡物,此时的逃生者可以更加从容的从窗户逃生。外框的底壁设有透气部,用于在雨季窗户完全关闭时,室内与室内的气体流通,保证透气性。透气部包括:环形腔管、支气管;环形腔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外框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联通,整个环形腔管内部畅通可以便于气体的流动。支气管的底端与环形腔管联通,支气管的顶端与外框的底壁面向室内的一侧联通,在雨季内框与外框闭合窗户封闭,外界的空气无法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此时,室外的空气可以从环形腔管的进口端进入环形腔管,随后从支气管的底端与环形腔管的联通处进入支气管,随后从支气管的顶端进入室内,从而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而室外的雨水很有可能会随着气体一起从环形腔管的进口端进入,支气管的顶端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形腔管的进口端的水平高度,因为水自身的重量和张力以及能量守恒定律,雨水无法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从低的入口进入管道而从更高的出口排出,所以雨水会一直沿腔管下行,从环形腔管的出口端流到室外;而气体自身具有不规则运动的特定,所以气体会支气管的底端与环形腔管的联通处进入支气管,随后从支气管的顶端进入室内,从而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从而实现了保持室内与室外的空气能够流通,保证透气性的作用,同时避免室外雨水侵入室内。

进一步地,内框的底壁上设有锁具,锁具上设有控制锁具的把手,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支气管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环形腔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的中线的水平高度,进一步防止雨水倒灌入室内。

进一步地,外框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环形腔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不被杂物封堵的挡板,防止环形腔管堵塞,保证管道的流通性。

进一步地,挡板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环形腔管为半圆形。

进一步地,环形腔管为s形。

进一步地,压外框和内框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密封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气窗关闭状态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透气窗打开状态下示意图;

图3为透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外框1、内框2、把手3、滑槽4、滑杆5、密封条6、环形腔管7、进口端 7-1、出口端7-2、支气管8、顶端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一种透气窗,包括外框1和与之配合的内框2,所述外框1安装于墙体,所述内框2位于外框1的内部,所述内框2的各个侧壁的外侧与外框1的各个侧壁的内侧相抵;所述外框1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内侧均设有滑槽4,所述内框2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所述滑杆5与滑槽4滑动配合;所述外框1的底壁设有透气部,所述透气部包括:环形腔管7、支气管8;所述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均与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联通,所述支气管8的底端与环形腔管7联通,所述支气管8的顶端 8-1与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内的一侧联通;所述支气管8的顶端8-1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的水平高度。内框2的底壁上设有锁具,所述锁具上设有控制锁具的把手3。支气管8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之间的中线的水平高度。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不被杂物封堵的挡板。挡板环形腔管7为半圆形。外框1和内框2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密封条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外框1安装于墙体上预留的窗口的位置,内框2 安装于外框1的内侧,内框2的各个侧壁的外侧与外框1的各个侧壁的内侧相抵,内框2中安装玻璃或者纱网等传统的窗户组件;外框1用于对内框2的定位和保护。外框1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内侧均设有滑槽4,内框2的两个竖向侧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杆5,滑杆5与滑槽4滑动配合;内框2上的滑杆5伸入滑槽4,滑杆5可以在滑槽4中上下移动,室内的人员对内框2施加作用力可将内框2 沿滑杆5转动,内框2在转动的时候,内框2的部分侧壁会逐渐与外框1分离,是的窗口被打开实现了通风透气或者采光的作用;内框2还可以在滑杆5的作用下沿滑槽4上下滑动,进而使得操作者能够根据情况改变内框2的打开的位置,在某些极端环境下例如需要从窗户逃生的情况时,操作做可以将内框2拉出外框 1,然后将内框2在滑杆5的作用沿滑槽4滑动到外框1的底部,此时的窗户完全被打开,窗口的空间最大且没有阻挡物,此时的逃生者可以更加从容的从窗户逃生。外框1的底壁设有透气部,用于在雨季窗户完全关闭时,室内与室内的气体流通,保证透气性。透气部包括:环形腔管7、支气管8;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均与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联通,整个环形腔管7 内部畅通可以便于气体的流动。支气管8的底端与环形腔管7联通,支气管8 的顶端8-1与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内的一侧联通,在雨季内框2与外框1闭合窗户封闭,外界的空气无法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此时,室外的空气可以从环形腔管 7的进口端7-1进入环形腔管7,随后从支气管8的底端与环形腔管7的联通处进入支气管8,随后从支气管8的顶端8-1进入室内,从而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而室外的雨水很有可能会随着气体一起从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 进入,支气管8的顶端8-1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的水平高度,因为水自身的重量和张力以及能量守恒定律,雨水无法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从低的入口进入管道而从更高的出口排出,所以雨水会一直沿腔管下行,从环形腔管7的出口端7-2流到室外;而气体自身具有不规则运动的特定,所以气体会支气管8的底端与环形腔管7的联通处进入支气管8,随后从支气管8的顶端8-1 进入室内,从而实现了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通。从而实现了保持室内与室外的空气能够流通,保证透气性的作用,同时避免室外雨水侵入室内。内框2的底壁上设有锁具,锁具上设有控制锁具的把手3,便于操作。支气管8的底端的水平高度大于所述环形腔管7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之间的中线的水平高度,进一步防止雨水倒灌入室内。外框1的底壁面向室外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护环形腔管7 的进口端7-1和出口端7-2不被杂物封堵的挡板,防止环形腔管7堵塞,保证管道的流通性。

本方案可在窗户关闭时,保持室内与室外的空气能够流通,保证透气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