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602发布日期:2019-08-03 16:1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日常用寝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盖被。



背景技术: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身体处于快速动态成长阶段,宝宝的身长从50cm左右,长至100cm左右,身长是刚出生的2倍。而市面上的被芯,多是一条被子,从出生用到3岁,甚至6岁。同长度的被芯对于不同身长的宝宝显然没有那么适合。过长的被子在宝宝使用过程中,会带来翻身困难的问题。若是宝宝头部钻到被子里面,很容易发生危险。所以不同阶段用不同长度的被子很关键,也很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婴儿的身长而能够改变长度的盖被。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盖被,包括盖被主体,盖被主体上表面的上部两侧设有母扣体,盖被主体的上表面两侧沿盖被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的子扣体,母扣体与子扣体能够扣合,在母扣体的下游侧设有3组以上的子扣体,最后一组子扣体设于盖被主体上表面的下部,母扣体与子扣体的结构为四合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盖被,子扣体的组数为3~5组。

本实用新型的盖被,母扣体的下游侧的子扣体依次互相间隔5~15cm设置,这样布置的子扣体不包括最后一组子扣体。

本实用新型的盖被,每排母扣体、子扣体均与盖被主体的肩部侧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盖被,所述四合扣的安装部包括承载有扣体的上安装体及能够与上安装体卡合固定的下安装体;所述上安装体包括筒形的筒体部及安装在筒体部上部外周的盘体;所述下安装体包括盘形部,盘形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柱体,柱体的顶部设有碟盘,所述盘形部在柱体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一凹槽外周形成有外缘部。

本实用新型的盖被,所述盘体上形成有凸环,外缘部上形成有与凸环适配的环形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于盖被主体上的母扣体与子扣体,能够根据需要被子的长度而将母扣体与不同位置的子扣体扣合,从而形成不同长度的被子,从而能够适应多个年龄阶段的小孩,延长产品的使用率,而且能够使得小孩睡得更加舒服,避免宝宝头部钻到被子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弯折后的被子的被头无缝,能够增加使用体验的舒适度;通过设有的四合扣的安装部,该安装部的上安装体与下安装体配合,安装在布料上,这种安装结构简单,安装快速,安装结构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盖被的俯视图;

图2为盖被部分折叠的俯视图;

图3为盖被折成披肩的结构图;

图4为盖被折成桶形的结构图;

图5为四合扣安装部的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的盖被,包括:盖被主体1,盖被主体1上表面的上部两侧设有母扣体01,盖被主体1的上表面两侧沿盖被主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的子扣体02,母扣体01与子扣体02能够扣合。长度方向即为盖被的纵向方向,与预设的睡觉的方向相同。

在母扣体01的下游侧设有3组以上的子扣体02,最后一组子扣体02设于盖被主体1上表面的下部。子扣体02的组数为3~5组。母扣体01的下游侧的子扣体依次互相间隔5~15cm设置,这样布置的子扣体不包括最后一组子扣体02。该被子能够折成不同长度,并且能够折成披肩及桶形,从而达到不同的用途。

母扣体01与子扣体02的结构为四合扣结构。每排母扣体01、子扣体02均与盖被主体1的肩部侧平行。

所述四合扣的安装部包括承载有扣体的上安装体11及能够与上安装体卡合固定的下安装体12,扣合的上下安装体固定在布料上。所述上安装体11包括筒形的筒体部111及安装在筒体部111上部外周的盘体112;所述下安装体12包括盘形部121,盘形部121中心位置安装有柱体122,柱体122的顶部设有碟盘123,所述盘形部121在柱体122的外周形成有第一凹槽124,第一凹槽124截面呈弧形,所述第一凹槽124外周形成有外缘部125。所述盘体112上形成有凸环113,外缘部125上形成有与凸环113适配的环形凹槽126。安装时,上安装体的筒体部111套在柱体122外,碟盘部123的直径小于筒体部111的内径,且筒体部111的端部与第一凹槽124外侧的圆弧面配合,当上下安装体相互挤压时,筒形部的端部外缘会沿着圆弧面而翻卷,并且与碟盘部形成配合,此时,外缘部与盘体之间的布料被夹紧固定,从而将四合扣安装在布料a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