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手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4225发布日期:2019-04-30 18:30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手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挂各类衣物的助手衣架。



背景技术:

我们平时所用的衣架基本都是两边形状是对称的,而且衣架两肩接近平直,我们是把衣物装上衣架后用手抓着衣架的一边肩挂到手能够得着的高度的挂衣杆上,如果挂衣杆设在更高点的位置就得借助撑衣杆才能挂得上,特别是衣柜里面的挂衣杆,如果高点的人用手刚好够得着,那稍矮点的就必须得借助撑衣杆才能挂得上,但经常得借助撑衣杆会比较麻烦,而如果把挂衣杆设在低一点的位置又比较碍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手衣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衣架需要借助撑衣杆将衣物挂得更高的晾衣杆上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助手衣架,包括挂钩和设置在所述挂钩下方的L形支撑本体,所述L形支撑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挂钩两侧的第一挂肩和第二挂肩,所述第一挂肩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握持杆,所述挂钩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挂肩的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L形支撑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挂钩的一端插入第二卡槽内,所述挂钩插入第二卡槽中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使得挂不易从第二卡槽中脱离的第二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挂肩与所述握持杆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杆为长条形。

进一步地,所述握持杆与支撑本体的连接处的内侧形成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中心线与所述握持杆的中心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握持杆,使得助手衣架能够徒手挂到更高的晾衣位置,此外,该握持杆的形状和长度可以设计成任意自己想要的形状和长度,长度越长徒手使用就能将衣物挂得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衣架在举升时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手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尺寸的助手衣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手衣架在举升时的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助手衣架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

1:挂钩;2:第一挂肩;3:握持杆;4:第二挂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和2所示为现有的衣架,包括:挂钩1和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挂肩2,这样的衣架,只能将衣服悬挂到在预定高度内的晾衣位置,当晾衣位置超过该预定高度时,该衣架无法实现将衣服悬挂到更高处,此时需要借助挂衣杆。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手衣架,包括挂钩1和设置在所述挂钩1下方的L形支撑本体,所述L形支撑本体包括:设置在所述挂钩 1两侧的第一挂肩2和第二挂肩4,所述第一挂肩2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握持杆3,所述挂钩1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挂肩4的方向。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L形支撑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挂钩 1的一端插入第二卡槽内,所述挂钩1插入第二卡槽中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使得挂不易从第二卡槽中脱离的第二卡块。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挂肩2与所述握持杆3一体成形。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杆3为长条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该握持杆3为塑料或木质材料。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杆3与支撑本体的连接处的内侧形成弧形面。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挂钩1的中心线与所述握持杆3的中心线平行。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助手衣架挂在挂衣杆上的时候能保持两边平衡而不向一边倾斜,本实用新型以所述挂钩1为中心,将挂钩1两边的重量设置为大致相同。

下面对本发明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挂上衣时,先把向下延伸的握持杆3装进衣服的一边袖子里,再把助手衣架的另一边肩装进衣服的另一边肩,然后手隔着衣服的袖子抓着从助手衣架肩向下延伸的握持杆3就可以很轻意的将衣服挂到更高的挂衣杆上。

挂裤子也是同样的方法,延伸的杆子设计做得越长,就能徒手挂得越高,就相当于每个衣架上都单独配了一根撑衣杆,节省了将每个衣架挂到撑衣杆上的操作,节省了挂衣服的时间。

如上所述,详细介绍了一种助手衣架,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助手衣架两边形状对称的设计理念,在助手衣架的一边肩向下延伸出一根适当的握持杆,且挂钩的开口固定向另一边肩,两边做好重力平衡以确保助手衣架挂在挂衣杆上的时候能保持两边平衡而不向一边倾斜。本实用新型的助手衣架相当于为每个衣架上都单独配了一根撑衣杆,使用方便快捷,这样挂衣杆就可以设置在更高的位置,节省了房子的晾衣空间,而挂衣服和取衣服又非常方便。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