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2394发布日期:2019-06-11 22:5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凳。



背景技术: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最先影响到的就是这些家庭的家庭结构,从一代人的独生子女时代渐渐过度到了二孩时代,在家庭结构改变的前提下儿童房的家具也应该产生相应的变化。适用于二孩家庭的儿童家具便成了市场的一大需求,用于满足两个孩子在成长时期的生活学习与娱乐。

儿童房是儿童成长的空间,大致分为4个区域——睡眠区、身体护理区、进食区、活动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护理区可与大人的洗手间融合,进食区可以与大人的餐厅融合,这时儿童房需要满足的功能有休息、学习和娱乐。市面上的儿童家具大部分都是用于休息和学习,而用于娱乐的就比较少,能否节约家庭开支,使得家居既具有功能性,又具有游戏性是现在亟待开发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凳,组合凳拆开后为两个常规凳子、组合后构成摇椅,一方面满足二胎家庭对凳子本身的功能需求,另一方面组合后两个孩子可以同时使用摇椅时在摇晃的互动中体验乐趣,增进两个孩子的情感交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凳,包括左侧凳和右侧凳,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均包括凳架和安装在凳架上的坐垫,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的凳架包括凳腿和安装在凳腿之间提高支撑强度的横杆,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均设有连接面,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通过连接面上的连接件相互连接组合成摇椅,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上沿摇摆方向对称布设的两根横杆分别为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所述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的一端分别与左侧凳和右侧凳连接面所在的一对凳腿的最低点连接,所述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凳腿的中部连接,使得左侧凳和右侧凳连接形成摇椅后,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相互连接形成摇椅的弧形底座。本装置包括两个具有传统凳子功能的左侧凳和右侧凳,通过拼装,使得左侧凳和右侧凳形成摇椅,既不损失凳子原有的功能,又满足两个孩子游戏的需要,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游戏性,使得两个孩子可以在同时使用摇椅时在的互动中体验乐趣,交流情感。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连接面上的一对凳腿上对应设有至少两对沿凳腿轴向布设的插孔,所述左侧凳的连接面卡装在右侧凳的连接面内,然后通过插装在左侧凳和右侧凳插孔内的拉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一端为大于插孔的柱头,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凳腿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侧凳或右侧凳的连接面上设有位置高于坐垫的把手,所述把手固定在凳腿上。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为软包坐垫。

综上所述,本装置包括两个具有传统凳子功能的左侧凳和右侧凳,通过拼装,使得左侧凳和右侧凳形成摇椅,既不损失凳子原有的功能,又满足两个孩子游戏的需要,增加产品的实用性和游戏性,使得两个孩子可以在同时使用摇椅时在互动中体验乐趣,交流情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侧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1、2、3中:1、左侧凳,2、右侧凳,3、拉杆,11、第一对横杆,12、插孔,21、第二对横杆,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参见附图1、2、3,本实用新型包括左侧凳1和右侧凳2,所述左侧凳1和右侧凳2均包括凳架和安装在凳架上的坐垫,所述坐垫为软包坐垫,坐垫面料采用麻布,所述左侧凳1和右侧凳2的凳架包括凳腿和安装在凳腿之间提高支撑强度的横杆,所述左侧凳1和右侧凳2均设有连接面,所述左侧凳和右侧凳通过连接面的连接件相互连接组合成摇椅摇椅,

所述左侧凳1和右侧凳2上沿摇摆方向对称布设的两根横杆分别为第一对横杆11和第二对横杆21,所述第一对横杆11和第二对横杆21均为弧形,所述第一对横杆11和第二对横杆21的一端分别与左侧凳1和右侧凳2连接面所在一对凳腿的最低点连接,所述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凳腿的中部连接,使得左侧凳和右侧凳连接形成摇椅后,第一对横杆和第二对横杆相互连接形成摇椅的弧形底座。

本例中,所述左侧凳1和右侧凳2连接面上的一对凳腿上对应设有两对沿凳腿轴向布设的插孔12,所述左侧凳的连接面卡装在右侧凳的连接面内,然后通过插装在左侧凳和右侧凳插孔内的拉杆3固定。所述拉杆3的一端为大于插孔的柱头,另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凳腿上。

所述右侧凳2的连接面上设有位置高于坐垫的把手22,所述把手22固定在凳腿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尺寸或形状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尺寸或形状,且不论在其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