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1297发布日期:2019-06-05 22:1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防火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防火窗。



背景技术:

防火窗是指能起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的窗,普遍包括窗框以及窗扇,窗扇由扇架以及嵌设于扇架上的防火玻璃组成,扇架以及窗框由钢材料制成,具有防火的效果。防火窗作为一种重要的防火装置,防火窗在各种建筑物中都随处可见,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护。

但是,在下雨时,雨水拍打在防火窗上,会产生拍打声,即产生噪声,从而影响用户的休息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防火窗,从而减少噪音且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防火窗,包括窗框以及窗扇,窗框固定于墙体上,墙体开设有通风口,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上固定有柔性板,第二支架上固定有吸音板,窗扇位于柔性板和吸音板之间,安装座以及窗扇仅沿窗框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窗框上,且柔性板位于通风口和窗扇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未下雨时,移动窗扇,使窗扇封闭通风口,同时安装座远离窗扇,使柔性板和吸音板远离窗扇;当下雨时,移动安装座,带动柔性板以及吸音板包覆窗扇并封闭通风口,雨滴拍打在柔性板上,从而减小噪音的音量,当部分噪音穿过窗扇,在吸音板的作用下吸收噪音,从而减少进入室内的噪音,减少噪音对用户的伤害并提高了舒适度。

进一步的,第二支架朝向窗扇的侧面上固定有弹性圈,弹性圈沿第二支架周向设置,当窗扇正对吸音板时,弹性圈与窗扇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圈,且弹性圈与窗扇过盈配合,从而给减少窗扇与第二支架之间的间隙,减少噪音传出的概率并提高吸音效果。

进一步的,柔性板朝向通风口的侧面固定有防水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水层,减少雨水进入柔性板的概率,从而提高柔性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窗框开设有与窗扇顶部滑移卡接的卡接槽一、与窗扇底部滑移卡接的卡接槽二,且安装座的顶部、底部分别与卡接槽一和卡接槽二卡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移槽一和滑移槽二,从而实现安装座以及窗扇仅沿窗框的长度方向移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进一步的,窗扇朝向通风口的侧面固定有沿窗框长度方向设置的吸水条,吸水条位于卡接槽二内且与卡接槽二的底面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吸水条,且吸水条与卡槽二的底面抵接,从而吸收卡槽二内的积水,使卡槽二内保持干爽。

进一步的,卡接槽二靠近通风口的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导水口,导水口朝向墙体外侧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水口,且导水口朝向墙体外侧倾斜,从而使卡接槽二内的水经过导水口流出,从而减少卡接槽二内积水的概率。

进一步的,导水口上方分别设置有滚轮,滚轮轴线沿窗框的高度方向并与吸水条相对设置,当滚轮与吸水条抵接时,吸水条与滚轮过盈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当柔性板正对导水口时,吸水条与滚轮过盈配合,不仅提高了柔性板的稳定性,还使滚轮对吸水条进行挤压,使挤压出的水直接从临近的导水口流出,从而减少吸水条的含水量,便于吸水条的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支架上固定嵌设有磁铁块,窗框内壁上固定嵌设有当柔性板封闭通风口时与磁铁块抵接吸引的金属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窗扇封闭通风口,然后移动安装座,使柔板和吸音板包覆窗扇,且金属块和磁铁块抵接吸引,减少了柔性板的大风的作用下被吹动的概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当下雨时,柔性板以及吸音板包覆窗扇并封闭通风口,雨滴拍在柔性板上,从而减小噪音的音量;

(2)当部分噪音穿过窗扇,在吸音板的作用下吸收噪音,从而减少进入室内的噪音,减少噪音对用户的伤害并提高了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隔热防火窗与墙体的位置关系;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隔热防火窗与墙体的连接关系;

图3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窗扇、柔性板、吸音板以及窗框的连接关系;

图4位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2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窗扇、柔性板、吸音板以及窗框位置关系。

附图标记:1、墙体;2、窗扇;3、窗框;4、安装座;5、第一支架;6、第二支架;7、通风口;8、卡接槽一;9、卡接槽二;10、吸音板;11、柔性板;12、弹性圈;13、防水层;14、吸水条;15、滚轮;16、磁铁块;17、金属块;18、转动轴;19、导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隔热防火窗,如图2和图4所示,包括窗框3、窗扇2、安装座4、第一支架5以及第二支架6,如图1所示,墙体1开设有通风口7,通风口7呈方形设置,窗框3呈框型设置,且窗框3的高度大于通风口7,窗框3的长度至少为通风口7的2.2倍。

如图2和图3所示,窗框3包括两横杆以及两竖杆,位于上方的横杆底面开设有卡接槽一8,位于下方的横杆顶面开设有卡接槽二9,卡接槽一8和卡接槽二9的截面均为倒置的T型,窗扇2的顶部卡接于卡接槽一8,窗扇2的底面卡接于卡接槽二9;如图5所示,安装座4的两端分别与卡接槽一8和卡接槽二9卡接,且安装座4的厚度大于窗扇2的厚度;第一支架5的一端与安装座4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架5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横杆的外壁抵接,第一支架5上固定有柔性板11;第二支架6的一端与安装座4固定,且第二支架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横杆的外壁抵接,第二支架6的一端与安装座4固定,第二支架6上固定有吸音板10,且柔性板11、窗扇2、吸音板10沿墙外至墙内依次设置。其中窗框3、安装座4、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有钢制材料组成。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支架6上固定有弹性圈12,弹性圈12沿第二支架6周向设置,当窗扇2位于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之间时,弹性圈12与窗扇2过盈配合,从而提高对噪音的吸收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柔性板11朝向通风口7的侧面上喷涂有防水材料,从而形成防水层13;卡接槽二9靠近通风口7的侧面开设有四个导水口19,导水口19靠近卡接槽二9的底面,导水口19贯穿墙体1并朝向墙体1外侧倾斜,从而便于卡接槽二9内的积水从导水口19流出。

如图3和图4所示,窗扇2上朝向通风口7的侧面上固定有吸水条14,吸水条14位于卡接槽二9内并沿窗框3的长度方向设置,吸水条14由海绵材料组成,且吸水条14与卡接槽二9的底面抵接,从而便于吸收卡接槽二9内的积水。

如图4所示,导水口19上方设置有滚轮15,滚轮15通过转动轴18转动连接于卡接槽二9的内壁上,转动轴18的轴线沿窗框3的高度方向设置,滚轮15固定于转动轴18上,且滚轮15与吸水条14等高设置,当滚轮15与吸水条14抵接时,吸水条14与滚轮15过盈配合,即吸水条14吸水,然后移动至与滚轮15抵接,滚轮15挤压吸水条14,从吸水条14中流出的水沿导水口19离开,从而提高整体的干燥性。

如图2所示,第一支架5上固定嵌设有三块磁铁块16,磁铁块16沿窗框3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窗框3上固定嵌设有三块金属块17,且当柔性板11封闭通风口7时,磁铁块16和金属块17一一对应抵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当未下雨时,移动窗扇2,吸音板10远离窗扇2;当下雨时,移动拍打在柔性板11上,从而减小噪音的音量,当部分噪音穿过窗扇2,在吸音板10的作用下吸收噪音;当雨水与吸水条14抵接并挤压吸水条14,从而使积水从导水口19离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