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917发布日期:2019-05-11 00:3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桶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520213542.7)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垫圈的马桶盖,包括马桶盖、小马桶垫圈和大马桶垫圈,所述马桶盖、所述小马桶垫圈和所述大马桶垫圈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马桶垫圈底部贴合设置有若干层与所述小马桶垫圈形状匹配的贴纸。这样的结构设计,马桶盖在成人使用马桶时,如果小马桶垫圈上有污物可以通过撕掉一层贴纸的方式来除去小马桶垫圈上的污物,从而防止成人使用马桶时背部沾染上小马桶垫圈底部的污物。

但是,小马桶垫圈盖在大马桶垫圈上,在清洗大马桶垫圈上端面时,必须先把小马桶垫圈移开才能清洗,而且大马桶垫圈和小马桶垫圈上端面不能同时清洗,导致清洗繁琐。

同时,儿童在使用时,只是坐在小马桶垫圈上,马桶两边没有抓握装置,导致儿童在使用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用来解决现有的马桶盖结构缺陷导致的清洗不便,而且儿童使用时安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包括安装在马桶上的成人坐垫和盖子,所述马桶包括本体和水箱,所述本体上端面后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右端面设有通孔,所述成人坐垫外轮廓略小于本体上端面外轮廓,所述成人坐垫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成人坐垫下端面于第一开口前部设有弧形支撑块,所述成人坐垫上端面后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成人坐垫上端面后部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第三开口,所述凸块位于第三开口内,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相互连通,所述成人坐垫右端面后部于凸块的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所述凸块上端面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内设有与第二开口相匹配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匹配的儿童坐垫,所述儿童坐垫上端面与成人坐垫上端面共面,所述儿童坐垫上端面前部设有第四开口,所述支撑杆右端面于凸块的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所述盖子后部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同时穿设在成人坐垫的通孔、凸块的通孔和支撑杆的通孔内,所述本体左右侧面均设有弯曲的扶手,所述扶手下部内侧面设有转轴,所述本体侧面于转轴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所述转轴铰接在铰接孔内,所述转轴与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本体左右侧面前部于扶手前方设有第一挡块,所述本体左右侧面后部于扶手后方设有第二挡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通过盖子的铰接轴把盖子、成人坐垫、儿童坐垫和马桶铰接在一起,当成人使用时,盖子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靠在水箱上,儿童坐垫也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靠在盖子上,成人坐垫放置在本体上端面,成人坐在成人坐垫上即可使用;当儿童使用时,在成人使用模式的基础上,把儿童坐垫围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使儿童坐垫旋转到成人坐垫的第一开口内,此时儿童坐垫前部由弧形支撑块支撑,支撑杆与铰接轴铰接,可对儿童坐垫后部进行支撑,再把扶手逆时针旋转,旋转到第一挡块位置,扶手由第一挡块和转轴支撑,实现扶手的固定,此时儿童坐在儿童坐垫上即可使用,此时,儿童可用手抓住扶手,保持平稳,增强了儿童上厕所的安全性,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儿童坐垫上端面与成人坐垫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且儿童坐垫并不遮挡成人坐垫的上端面,在擦洗儿童坐垫上端面和成人坐垫上端面时,可直接一起擦洗,方便实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扶手前端设有球体。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儿童使用马桶时,会用手抓住扶手,在扶手前端设置球体,可防止手抓在扶手上时,手向前打滑,安全性更强。

进一步限定,所述扶手前部包覆有橡胶层。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儿童使用马桶时,会用手抓住扶手,在扶手前部包覆橡胶层可增强舒适度。

进一步限定,所述成人坐垫下端面前部外侧设有橡胶缓冲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避免成人坐垫与本体直接接触,导致成人坐垫放下时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铰接孔内设有轴承,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本体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减少转轴与本体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限定,所述成人坐垫和儿童坐垫内部均设有加热装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冬天使用时,可对成人坐垫和儿童坐垫进行加热,增强舒适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实施例中成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实施例中儿童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实施例中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本体11、凸块111、水箱12、成人坐垫2、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弧形支撑块23、儿童坐垫3、支撑杆31、第四开口32、盖子4、扶手5、第一挡块51、第二挡块52、球体5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包括安装在马桶上的成人坐垫2和盖子4,马桶包括本体11和水箱12,本体11上端面后部设有凸块111,凸块111右端面设有通孔,成人坐垫2外轮廓略小于本体11上端面外轮廓,成人坐垫2上端面中央设有第一开口21,成人坐垫2下端面于第一开口21前部设有弧形支撑块23,成人坐垫2上端面后部设有第二开口22,成人坐垫2上端面后部设有与凸块111相匹配的第三开口,凸块111位于第三开口内,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和第三开口相互连通,成人坐垫2右端面后部于凸块111的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凸块111上端面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与第二开口22相匹配的支撑杆31,支撑杆31前端设有与第一开口21相匹配的儿童坐垫3,儿童坐垫3上端面与成人坐垫2上端面共面,儿童坐垫3上端面前部设有第四开口32,支撑杆31右端面于凸块111的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通孔,盖子4后部于通孔对应位置设有铰接轴,铰接轴同时穿设在成人坐垫2的通孔、凸块111的通孔和支撑杆31的通孔内,本体11左右侧面均设有弯曲的扶手5,扶手5下部内侧面设有转轴,本体11侧面于转轴对应位置设有铰接孔,转轴铰接在铰接孔内,转轴与本体11转动连接,本体11左右侧面前部于扶手5前方设有第一挡块51,本体11左右侧面后部于扶手5后方设有第二挡块52。

本实施例中,通过盖子4的铰接轴把盖子4、成人坐垫2、儿童坐垫3和马桶铰接在一起,当成人使用时,盖子4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靠在水箱12上,儿童坐垫3也围绕铰接轴顺时针旋转靠在盖子4上,成人坐垫2放置在本体11上端面,成人坐在成人坐垫2上即可使用;当儿童使用时,在成人使用模式的基础上,把儿童坐垫3围绕铰接轴逆时针旋转,使儿童坐垫3旋转到成人坐垫2的第一开口21内,此时儿童坐垫3前部由弧形支撑块23支撑,支撑杆31与铰接轴铰接,可对儿童坐垫3后部进行支撑,再把扶手5逆时针旋转,旋转到第一挡块51位置,扶手由第一挡块51和转轴支撑,实现扶手的固定,此时儿童坐在儿童坐垫3上即可使用,此时,儿童可用手抓住扶手5,保持平稳,增强了儿童上厕所的安全性,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儿童坐垫3上端面与成人坐垫2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且儿童坐垫3并不遮挡成人坐垫2的上端面,在擦洗儿童坐垫3上端面和成人坐垫2上端面时,可直接一起擦洗,方便实用。

优选,扶手5前端设有球体53。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儿童使用马桶时,会用手抓住扶手5,在扶手5前端设置球体53,可防止手抓在扶手5上时,手向前打滑,安全性更强。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优选,扶手5前部包覆有橡胶层。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儿童使用马桶时,会用手抓住扶手5,在扶手5前部包覆橡胶层可增强舒适度。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可增强扶手5舒适度的结构设计。

优选,成人坐垫2下端面前部外侧设有橡胶缓冲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可避免成人坐垫2与本体11直接接触,导致成人坐垫2放下时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延长使用寿命。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缓冲的结构设计。

优选,铰接孔内设有轴承,转轴通过轴承与本体11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减少转轴与本体11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优选,成人坐垫2和儿童坐垫3内部均设有加热装置。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冬天使用时,可对成人坐垫2和儿童坐垫3进行加热,增强舒适度。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坐垫式马桶盖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