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子及被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0125发布日期:2021-03-16 22:1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被子及被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被子及被罩。



背景技术:

被子(外文名quilt)是床上用品的一种,指睡觉时盖在身体上面的物品,一般用棉花、鸭绒、丝绒或者丙烯酸纤维等人造纤维制作。被子材质繁多,不同材料制作的被子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睡眠效果。随着物质文明和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现代人们使用的被子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按所用材料一般分为羽绒被、棉花被、羊毛被、纤维被、蚕丝被、驼绒被,按大小分为单人被、双人被。

被罩(外文名quilt)是在被子外面的罩子,多用布或的确良制作,又名被套,按大小分为单人被罩、双人被罩。

被子、被罩的通透性能决定着人体对空气流通的需求。目前,一般性被子往往需通过所用布料、棉料自身的透气性解决人体对空气流通的需求,但往往因使用效果不明显,如空气流通气稀、无力,无法解决被子局部区块方位的空气流通,无法满足人体局部皮肤对空气流通的特殊需求,为此,被子、被罩的透气性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消除或杜绝人体皮肤表层在床体上极易出现湿疹、褥疮的被子、被罩,通过被子、被罩通风口的设置,增强自然风体的流动时效,保持被子、被罩的干燥,进而保持老、弱、病、残等长期卧床者自身皮肤的干滑、润洁,防止湿疹、褥疮的不离不弃,亦减少陪护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被子及被罩,包括被子主体及被子顶层面、底层面,被子通风口,被子通风管,被子避风罩和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被子填充物,被罩及被罩顶层面、底层面,被罩顶层面通风口,被罩底层面通风口,被罩避风罩和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被罩出入口和被罩出入口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子主体设置有被子顶层面、底层面,被子顶层面与被子底层面间采用中空式设置,为被子填充物的置入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并通过置入被子填充物对被子主体内里实现充实,同时,通过采用现有缝合缝纫技术实现被子主体内里被子填充物的固置;所述被子通风口设置于被子主体顶层面和底层面,一个被子顶层面、底层面各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子通风口,并实现顶层面、底层面通风口间相互对应,为顶层面和底层面通风口实现互联互通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所述被子通风管设置于被子主体内里,一端与被子主体顶层面设置的被子通风口对接,另一端与被子主体底层面设置的被子通风口对接,并通过采用现有缝合缝纫技术实现被子通风管与被子通风口的互联互通,一条被子主体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子通风管,并与被子主体顶层面和底层面设置的被子通风口相互对等、对应,或者,不设置被子通风管,并实现被子顶层面与被子底层面通风口的直接互联互通,如通过采用缝合缝纫技术直接实现被子顶层面通风口与底层面通风口对接、互通;所述被子避风罩设置于被子通风口处,并通过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与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的对接、连接,实现被子避风罩对被子通风口的遮蔽,从而阻止风体、气体通过被子通风口的流入、流出,一组被子通风口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被子避风罩;所述被子避风罩采用单一层面设置,或者,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层面设置,同时,两层或两层以上层面间设置被子填充物,或不设置被子填充物;所述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设置于被子避风罩边沿,用于实现被子避风罩与被子主体的连接,如采用纽扣或纽襻、魔术贴、拉链等系结物作为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实现被子避风罩与被子主体的连接,一个被子避风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所述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设置于被子通风口边沿,用于实现被子主体与被子避风罩的对接,如采用纽襻或纽扣、魔术贴、拉链等系结物作为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实现被子主体与被子避风罩的对接,一条被子主体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并与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相互对应,即时应需实现被子主体与被子避风罩间的相互对接或连接;

所述被罩设置有被罩顶层面、底层面,被罩顶层面与被罩底层面间采用中空式设置,为被子主体的置入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所述被罩通风口设置于被罩顶层面和底层面,一个被罩顶层面、底层面各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罩通风口,并实现顶层面、底层面通风口间相互对应,为顶层面和底层面通风口实现互联互通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同时实现被罩通风口与被子通风口相互对应,为被罩通风口和被子通风口实现互联互通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进而实现风体、气体通过被罩通风口、被子通风口的流入、流出;所述被罩避风罩设置于被罩通风口处,并通过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与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的对接、连接,实现被罩避风罩对被罩通风口的遮蔽,从而阻止风体、气体通过被罩通风口、被子通风口的流入、流出,一组被罩通风口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被罩避风罩;所述被罩避风罩采用单一层面设置,或者,采用两层或两层以上层面设置,同时,两层或两层以上层面间设置被子填充物,或不设置被子填充物;所述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设置于被罩避风罩边沿,用于实现被罩避风罩与被罩的连接,如采用纽扣或纽襻、魔术贴、拉链等系结物作为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实现被罩避风罩与被罩的连接,一个被罩避风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所述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设置于被罩通风口边沿,用于实现被罩与被罩避风罩的对接,如采用纽襻或纽扣、魔术贴、拉链等系结物作为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实现被罩与被罩避风罩的对接,一个被罩设置一组或一组以上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并与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相互对应,即时应需实现被罩与被罩避风罩间的对接或连接;

所述被子主体及被罩、被子避风罩、被罩避风罩的材料材质、长度、宽度、厚度和被子、被罩通风口、被子通风管的大小尺度或所占面积、被子避风罩、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对接装置种类、型号不做限定但不脱离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所述被子填充物设置于被子主体内里,如通过采用羽绒、棉花、羊毛、纤维、蚕丝、驼绒等被子填充物,填充于被子主体内里,实现被子主体内里的充实及对人体的保温功能,一条被子主体内里设置一层、一块或一层、一块以上被子填充物;

所述被子主体填充物的材料种类、材料材质、数量、形体、重量、弹力、通风透气性能或指数不做限定但不脱离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所述被罩出入口设置于被罩表层面,为被子主体的置入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撑,一个被罩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被罩出入口;所述被罩出入口开启闭合装置设置于被罩出入口边沿,用于即时实现被罩出入口的开启、闭合,如通过采用拉链、纽襻纽扣、魔术贴等开启闭合装置,实现被罩的开启、闭合,并实现被罩内里被子主体的随机应需调整调控,一个被罩出入口设置一个、一组或一个、一组以上被罩出入口开启闭合装置;

所述被罩出入口宽度、长度及被罩出入口开启闭合装置种类、材料材质不做限定但不脱离要求保护的本发明;

作为优选,所述被罩避风罩、被子避风罩均设置于被罩、被子主体顶层面的被罩通风口、被子通风口处,并采用被罩避风罩、被子避风罩的单层面设置,进而降低被罩避风罩、被子避风罩设计、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被子、被罩通风口的设置解决了人们对被子、被罩主体通风、透气的需求,同时,亦满足了不同卧床休息者对不同被子、被罩通风、透气性能的不同需求,再者,被子、被罩避风罩的设置与应用,在解决被子、被罩潮湿问题的同时,亦为阻止风体流进、流出的时点、地点提供了可选择性,另,选择与设置有通风口的床笠或床单、褥子、床垫同时同床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被子主体全视图;

图2为被子避风罩全视图;

图3为被罩全视图;

图4为被罩避风罩全视图。

附图中,1为被子主体,2为被子顶层面,3为被子底层面,4为被子通风口,5为被子避风罩,6为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7为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8为被罩,9为被罩顶层面,10为被罩底层面,11为被罩顶层面通风口,12为被罩底层面通风口,13为被罩避风罩,14为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15为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16为被罩出入口,17为被罩出入口开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4示出了一种被子及被罩,具体包括被子主体1及被子通风口4,被子顶层面2、底层面3,被子避风罩5,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6,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7,被罩8,被罩顶层面9、底层面10,被罩顶层面通风口11,被罩底层面通风口12,被罩避风罩13,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14,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15,被罩出入口16,被罩出入口开启装置17。

实施例1,将横向排列的六组被子通风口4对应设置于被子主体1被子顶层面2和被子底层面3并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将同样横向排列的六组被罩顶层面通风口11、被罩底层面通风口12分别对应设置于被罩8顶层面9、底层面10,并保持相互对应,如此,被子主体1通过自身设置的被子通风口4即可实现风体透过被子主体1流进、流出,或通过借助或利用被罩8设置的被罩顶层面通风口11、被罩底层面通风口12实现风体在被罩主体1自身设置的被子通风口4的流进、流出,再者,将被子避风罩5通过被子避风罩连接装置6、被子避风罩对接装置7与被子主体1实现连接,或将被罩避风罩13通过被罩避风罩连接装置14、被罩避风罩对接装置15与被罩8实现连接,如此即可阻止风体通过被子、被罩通风口的流进、流出。

上述具体实施例,亦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