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溢水水杯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0479发布日期:2019-05-31 21:07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溢水水杯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溢水水杯滤网,具体为一种能有效防止向杯中加注液体(如热水)时液体溢出,同时又能够过滤液体中的物体(如茶叶),防止其随液体流出的工具。



背景技术:

水杯是常用的日用品,,且大都配有过滤网以防止杯中添加的茶叶或者其他物体流出。但目前所使用的水杯滤网,在使用时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在向水杯中加注液体时,因为杯子本身的密封性和滤板或滤网的存在,滤网或滤板的上下会有一定的气压存在,减缓了液体向杯中流入的速度,液体会在滤网上滞积,又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在滤板或滤网上会形成一层液体层,因此导致水杯中的空气被封在液体层下无法排除,也就意味着液体无法顺利流入杯中。此时继续大量加注液体则会造成液体溢出。这个问题在杯口较细或瞬时加注较大液体量时更容易出现。为防止液体溢出,在使用传统滤网时,常见的做法是将滤网取出后再加注液体,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会因手与滤网接触造成细菌污染,带来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传统水杯滤网加注液体时液体可能会溢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在大量加注液体时防止溢出,同时又具备水杯滤网常规功能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溢水水杯滤网,包括滤框和设置在滤框底部的滤网,所述滤框外壁开有通气槽,通气槽与滤框的轴向相同,通气槽高度与滤框外壁高度相同。

所述通气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方形、梯形中的任一种。

所述滤框设置把手,把手的末端连接支撑件,支撑件的轴向与把手的方向相同,支撑件与通气槽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

所述通气槽均匀分布在滤框外壁的前半部分。

所述滤网呈锥形。

所述位于滤框外壁的前半部分的通气槽的半径与滤网滤框的半径相同,位于滤框外壁的后半部分的通气槽的半径大于滤网滤框的半径,有利于杯子内部空气的外排,平衡气压,且当茶叶里会携带一些小的茶叶残渣,然后就可以在通气槽直径较小的一边进行饮用,防止茶叶残渣进入口中。

本实用新型滤框外壁开有通气槽,因此在添加液体时杯子内的气体会经由通气槽排出杯外,有效解决杯子滤网或滤板上下有气压的问题,使添加液体的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出现液体溢出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滤框 2滤网 3通气槽 4把手 5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溢水水杯滤网2,包括滤框1和设置在滤框1底部的滤网2,滤框1 设置在水杯杯体内部顶端,所述滤框1外壁开有通气槽3,通气槽3的横截面为半圆形,通气槽3与滤框1的轴向相同,通气槽3高度与滤框1外壁高度相同,通气槽3连通水杯内腔与水杯外空间,因此在添加液体时杯子内的气体会经由通气槽3排出杯外,有效解决杯子滤网2或滤板上下有气压的问题,使添加液体的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出现液体溢出现象。

所述滤框1设置把手4,把手4的末端连接支撑件5,支撑件5的轴向与把手4的方向相同,支撑件5与通气槽3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当滤网2位于杯体内,把手4放倒时,支撑件5一部位于通气槽3外并向外突出,用于将滤框1 固定在水杯杯体内壁上,当需要将滤网2取出时,将把手4立起,支撑件5同时立起并回到通气槽3内,从而可以将滤网2方便取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滤网2呈锥形,当向水杯加注液体,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沿着滤网2的斜面自然向低处流动,并由低处的过滤孔流入水杯中,同时将杯中空气由滤网2高处的过滤孔排出。因此在滤网2表面很难形成完整的液体层,避免形成带有表面张力的液体层而将空气封闭在水杯中液体无法流入而溢出的问题。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