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7058发布日期:2019-06-05 22:4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



背景技术:

降糖煲的结构一般包括设有煲胆的煲体、铰接在煲体上的煲盖,在煲盖下端面设有铝盖机构,铝盖机构用于在合盖时密封煲胆,防止在蒸煮食物的过程中,沸腾的液体和蒸汽从煲胆边缘溢出到煲体内而损坏煲体内的电子元件,现有技术中铝盖机构直接固定在煲盖上不能拆卸,后期清洗麻烦,清洗过程中容易将污水抖洒到煲体内,从而污染煲胆内的食物或者污染煲体内部,甚至损坏煲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此随着技术改进铝盖机构改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安装在煲盖上,但有时铝盖机构拆卸下来清洗后往往会忘记安装回去便直接进行蒸煮食物,由于少了铝盖机构对煲胆的密封作用,蒸煮食物沸腾的液体和蒸汽会从煲胆边缘溢出到煲体内而损坏煲体内的电子元件,极其不安全可靠。因此,如何实现一种不仅对铝盖机构具有卡固作用又起到提示铝盖机构是否安装回去的效果、提高降糖煲使用安全性能的摁扣结构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旨在实现一种不仅对铝盖机构具有卡固作用又起到提示铝盖机构是否安装回去的效果、提高降糖煲使用安全性能的摁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降糖煲包括设有煲胆的煲体、铰接在煲体上的煲盖,煲盖下端面通过卡合连接方式固定有铝盖机构,摁扣结构可将煲盖扣合在煲体上,摁扣结构包括设于煲体上的下部结构、设于煲盖上并与下部结构相互扣合从而实现合盖操作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包括设于煲体侧壁上的摁板、嵌设于煲体内的条杆,条杆延伸至煲体上端面上并朝煲胆方向设有第一卡块,条杆中间位置处设有抵触在煲体内侧壁上的支点座,条杆以支点座为支点左右摆动,下部结构还包括一端作用于摁板上从而带动摁板复位另一端作用在条杆上的第一弹簧、抵触在条杆和煲体内侧壁之间处的并对条杆具有朝外挤压作用力的扭簧,第一弹簧和扭簧设置为双向力点作用在条杆上,扭簧对条杆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簧对条杆的作用力;上部结构包括呈“7”字型设置的卡条、带动卡条左右移动的第二弹簧,卡条一侧壁上设有供铝盖机构卡固在内的卡口,卡条另一侧壁在与第一卡块的位置对应处设有与第一卡块相互卡合从而实现合盖操作的第二卡块,当铝盖机构卡固在卡口上时,第二弹簧受铝盖机构挤压而朝远离铝盖机构方向收缩从而带动卡条朝远离铝盖机构方向移动,此时进行合盖操作,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相互扣合。

优选地,煲体上端面设有罩设在条杆上的定位座,定位座上设有供第一卡块穿过并与第二卡块相互扣合的开孔。

优选地,煲盖在与定位座的位置对应处设有在合盖时供定位座嵌设于内的凹槽,第二卡块设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摁扣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摁扣结构使得煲盖扣合在煲体上,且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互扣合时会发出“啪”的一声提示,说明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互扣合,实现了合盖效果,煲盖与煲体卡合固定方便快捷,同时铝盖机构通过摁扣结构的上部结构卡合固定在煲盖上,铝盖机构安装拆卸方便,后期清洗维护简单,确保降糖煲的安全卫生,而且当铝盖机构没扣合在上部结构上时,第二弹簧失去铝盖机构的挤压作用而进行复位运动并带动卡条朝煲胆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卡块远离第一卡块,进行合盖操作,第一卡块无法扣合在第二卡块上,松手后煲盖会自动打开,且也不会发出“啪”的一声,因此对使用者起到提示作用,提示铝盖机构还未安装回去,有效提高降糖煲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长降糖煲的使用寿命,一个结构达到多种功能效果,摁扣结构的结构简单而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降糖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含有A部分;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降糖煲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其中示出了降糖煲的合盖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一实施例中的降糖煲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其中示出了降糖煲的开盖状态。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降糖煲的摁扣结构的一实施例,降糖煲包括设有煲胆102的煲体100、铰接在煲体100上的煲盖200,煲盖200下端面通过卡合连接方式固定有铝盖机构202,合盖时铝盖机构202对煲胆102具有密封作用,有效防止蒸煮食物过程中,沸腾的液体或蒸汽沿着煲胆102上端缘边溢流到煲体100内部而损坏煲体100内部的电子元件。

摁扣结构可将煲盖200扣合在煲体100上,摁扣结构包括设于煲体100上的下部结构、设于煲盖200上并与下部结构相互扣合从而实现合盖操作的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包括设于煲体100侧壁上的摁板401、嵌设于煲体100内的条杆402,条杆402延伸至煲体100上端面上并朝煲胆102方向设有第一卡块403,条杆402中间位置处设有抵触在煲体100内侧壁上的支点座404,条杆402以支点座404为支点左右摆动,下部结构还包括一端作用于摁板401上从而带动摁板401复位另一端作用在条杆402上的第一弹簧405、抵触在条杆402和煲体100内侧壁之间处的并对条杆402具有朝外挤压作用力的扭簧406。第一弹簧405和扭簧406设置为双向力点作用在条杆402两侧上,本实施例第一弹簧405作用在条杆402下端的左侧,扭簧406作用在条杆402下端的右侧,呈双向作用力设置。当扭簧406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簧405对条杆402的作用力时,第一卡块403摆动到靠近煲胆102的位置处,即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右侧;而当扭簧406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小于第一弹簧405对条杆402的作用力时,第一卡块403摆动到远离煲胆102的位置处,即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左侧。本实用新型扭簧406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簧405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因此,在第一弹簧405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块403摆动在靠近煲胆102的位置处,当外力作用在摁板401时,摁板401挤压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作用在条杆402上并使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左侧上,当挤压外力消失后,受挤压的扭簧406和第一弹簧405发生复位运动,扭簧406朝左作用在条杆402下端右侧上,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右侧上,同时第一弹簧405复位并将摁板401朝左侧推回至原位置上。

本实施例煲体100上端面设有罩设在条杆402上的定位座101,定位座101上设有供第一卡块403穿过并与第二卡块304相互扣合的开孔,定位座101对条杆402具有保护作用,防止放置煲胆102过程中煲胆102碰撞到条杆402而使条杆402受损,同时定位座101也起到快速定位的作用,有效方便煲盖200定位固定在煲体100上。

上部结构包括呈“7”字型设置的卡条301、带动卡条301左右移动的第二弹簧302,卡条301一侧壁上设有供铝盖机构202卡固在内的卡口303,卡条301另一侧壁在与第一卡块403的位置对应处设有与第一卡块403相互卡合从而实现合盖操作的第二卡块304,当铝盖机构202卡固在卡口303上时,第二弹簧302受铝盖机构202挤压而朝远离铝盖机构202方向收缩从而带动卡条301朝远离铝盖机构202方向移动,此时进行合盖操作,第一卡块403与第二卡块304相互扣合。当铝盖机构202从煲盖200上拆卸下来后,第二弹簧302失去挤压力而复位并带动卡条301朝煲胆102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煲盖200上还设有对铝盖机构202具有限位作用的限位座203,限位座203的位置与上部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上部结构设于煲盖200左侧的话,限位座203设于煲盖200的右侧,组装时,先将铝盖机构202的一端限位在限位座203上,然后另一端卡在卡条301的卡口303上,从而使铝盖机构202通过卡合连接方式固定在煲盖200上,组装拆卸方便快捷,后期清洗维护简单,确保降糖煲干净卫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铝盖机构202直接固定在煲盖200上不能拆卸导致后期清洗麻烦,甚至在清洗过程中容易将污水抖洒到煲体100内从而污染煲胆102内的食物或者污染煲体100内部,损坏降糖煲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煲盖200在与定位座101的位置对应处设有在合盖时供定位座101嵌设于内的凹槽201,第二卡块304设于凹槽201内。定位座101嵌设于凹槽201内,对煲盖200具有定位作用,防止煲盖200晃动移动,而且防止第一卡块403与第二卡块304移位而使扣合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摁扣结构,由于扭簧406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簧405对条杆402的作用力,因此,在第一弹簧405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卡块403摆动在靠近煲胆102的位置处,同时铝盖机构202卡固在卡口303上,第二弹簧302受铝盖机构202挤压而朝远离铝盖机构202方向收缩从而带动卡条301朝远离铝盖机构202方向移动,此时进行合盖操作,第一卡块403与第二卡块304相互扣合,并发出“啪”的一声扣合声,最终完成合盖操作;当外力作用在摁板401时,即朝煲胆102方向挤压摁板401,摁板401挤压第一弹簧405,第一弹簧405作用在条杆402上并使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左侧上,从而使得第一卡块403从第二卡块304上脱离出来,煲盖200失去摁扣结构的扣合作用会自动打开,同时挤压外力消失后,受挤压的扭簧406和第一弹簧405发生复位运动,扭簧406朝左作用在条杆402下端右侧上,第一卡块403摆动到右侧的原位置上,第一弹簧405复位并将摁板401朝左侧也推回至原位置上,最终完成开盖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摁扣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条杆402以支点座404为支点左右摆动从而实现第一卡块403与第二卡块304相互扣合或脱离,进而实现合盖或开盖操作,结构设计简单而合理,实用性强。

随着技术改进,目前市面上的铝盖机构202一般通过一独立卡扣结构固定在煲盖200上,但有时铝盖机构202拆卸下来清洗后往往会忘记安装回去便直接开启电源进行食物蒸煮,由于少了铝盖机构202对煲胆102的密封作用,煲胆102内压力低,降糖效果不显著,且蒸煮食物沸腾的液体和蒸汽容易从煲胆102边缘溢出到煲体100内而损坏煲体100内的电子元件,极其不安全可靠。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不仅对铝盖机构202具有卡固作用又起到提示铝盖机构202是否安装回去的效果,降糖煲降糖效果显著,有效提高降糖煲使用安全性能的摁扣结构。摁扣结构包括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煲盖200通过上部结构的第二卡块304与下部结构的第一卡块403相互卡合固定来扣合在煲体100上,合盖开盖操作方便简单,同时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互扣合时会发出“啪”的一声提示,说明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相互扣合,达到合盖的效果,同时铝盖机构202通过摁扣结构的上部结构卡固在煲盖200上,摁扣结构一方面将煲盖200扣合在煲体100上,另一方面将铝盖机构202卡固在煲盖200上,一个结构实现多种功能效果,实用性强,而且铝盖机构202通过卡合连接方式与摁扣结构相互卡合,使得铝盖机构202组装方便,可重复性逆向拆卸,后期清洗维护简单,确保降糖煲的干净卫生。另外,当铝盖机构202没扣合在上部结构上时,第二弹簧302失去铝盖机构202的挤压作用而进行复位运动并带动卡条301朝煲胆102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卡块304远离第一卡块403,进行合盖操作,第一卡块403无法扣合在第二卡块304上,松手后煲盖200会自动打开,且也不会发出“啪”的一声,因此对使用者起到提示作用,提示铝盖机构202还未安装回去,有效提高降糖煲的使用安全性能,延长降糖煲的使用寿命,避免缺少铝盖机构202而使密封失效并导致液体和蒸汽会从煲胆102边缘溢出到煲体100内而损坏降糖煲或发生渗水漏电事故,摁扣结构的结构简单而实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真正实现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一个结构达到多种功能效果,实用性强,确保了降糖煲的干净卫生和降糖效果,提高了降糖煲的使用安全性能的摁扣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