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08405发布日期:2019-06-14 22:3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常用的盛水用品,一般包括杯身和杯盖,其杯盖主要起到盖合杯身以避免杯身内的液体溅出的目的,传统儿童用真空杯盖只能起到防止液体溢出的效果,杯盖不能当做容器使用,儿童在喝水时只能直接用杯子喝,而杯子体型较大不方便儿童使用,且杯盖内部不易清理,容易积累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克服的是杯盖不能盛装液体,且杯盖内侧壁不易清洗,不便于儿童使用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

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碗状结构,所述盖体内部安装有陶瓷内胆,所述陶瓷内胆与盖体间填充有玻璃棉,所述盖体口端卡套有螺纹圈,所述螺纹圈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螺纹圈内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螺纹圈内侧上端连接陶瓷内胆,所述螺纹圈外侧面上端连接外盖,所述外盖环套在盖体外侧,所述外盖侧面安装有握把。

进一步的,所述陶瓷内胆与螺纹圈连接处设有分别设有留白圈,所述螺纹圈一侧的留白圈位于陶瓷内胆一侧的留白圈内侧,所述陶瓷内胆与螺纹圈的两处留白圈之间安装有两组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为分段式螺纹,所述外螺纹相邻两处分段之间夹角为60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与螺纹圈均为不锈钢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上端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杯盖的盖体设计成碗状,增大了杯盖的容积,儿童在使用时可以将杯子内部液体倒入到杯盖中进行饮用,以及在杯盖内侧安装陶瓷内胆,便于清洁杯盖内部,防止灰尘积累,且杯盖外侧面安装有握把,便于拿持。

通过在陶瓷内胆与盖体间填充有玻璃棉,起到减震的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杯盖从高处摔下导致陶瓷内胆损坏。

通过在陶瓷内胆与螺纹圈的两处留白圈之间安装有两组密封胶圈,避免在杯盖内部倒入液体后,液体从陶瓷内胆与螺纹套之间的连接缝隙间泄漏。

通过设置外螺纹为分段式螺纹,外螺纹相邻两处分段之间夹角为60度,减少螺纹的面积,减少灰尘在螺纹间隙间的积累量。

通过设置外盖与螺纹圈均为不锈钢金属,便于清洁,防止生锈,防摔性能好。

通过外盖上端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将杯盖放置在支撑面上时,避免发生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1.盖体;12.陶瓷内胆;13.玻璃棉;14.螺纹圈;15.外螺纹;16.外盖;17.握把;21.留白圈;22.密封胶圈;23.防滑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为碗状结构,盖体1内部安装有陶瓷内胆12,便于对杯盖内侧面进行清洗,陶瓷内胆12与盖体1间填充有玻璃棉13,起到减震、隔热的作用,盖体1口端卡套有螺纹圈14,便于连接杯体,螺纹圈14截面为U形结构,螺纹圈14内表面设有外螺纹15,螺纹圈14内侧上端连接陶瓷内胆12,螺纹圈14外侧面上端连接外盖16,外盖16环套在盖体1外侧,外盖16侧面安装有握把17。

外螺纹15为分段式螺纹,外螺纹15相邻两处分段之间夹角为60度,减少螺纹的面积,减少灰尘在螺纹间隙间的积累量。

外盖16与螺纹圈14均为不锈钢金属,便于清洁,防止生锈,防摔性能好。

外盖16上端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23,将杯盖放置在支撑面上时,避免发生滑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用真空杯碗状杯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为碗状结构,盖体1内部安装有陶瓷内胆12,便于对杯盖内侧面进行清洗,陶瓷内胆12与盖体1间填充有玻璃棉13,起到减震、隔热的作用,盖体1口端卡套有螺纹圈14,便于连接杯体,螺纹圈14截面为U形结构,螺纹圈14内表面设有外螺纹15,螺纹圈14内侧上端连接陶瓷内胆12,螺纹圈14外侧面上端连接外盖16,外盖16环套在盖体1外侧,外盖16侧面安装有握把17。

外螺纹15为分段式螺纹,外螺纹15相邻两处分段之间夹角为60度,减少螺纹的面积,减少灰尘在螺纹间隙间的积累量。

外盖16与螺纹圈14均为不锈钢金属,便于清洁,防止生锈,防摔性能好。

外盖16上端面安装有防滑橡胶垫23,将杯盖放置在支撑面上时,避免发生滑动。

如图2所示;陶瓷内胆12与螺纹圈14连接处设有分别设有留白圈21,螺纹圈14一侧的留白圈21位于陶瓷内胆12一侧的留白圈21内侧,陶瓷内胆12与螺纹圈14的两处留白圈21之间安装有两组密封胶圈22,避免在杯盖内部倒入液体后,液体从陶瓷内胆与螺纹套之间的连接缝隙间泄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