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鸟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270发布日期:2019-08-03 16:09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鸟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护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生儿鸟巢。



背景技术:

目前的婴儿鸟巢,其位于婴儿左右两侧的侧围垫的凸起高度均相同,对婴儿来说尺寸过大,婴儿放入鸟巢时会整个凹进去,不利于观察病情。鸟巢中也没有能承托婴儿头部和颈部的结构,而婴儿的头部相对其身体的比例与成人相比较大,婴儿的脖子力量不足,对头部支撑力很差,当婴儿睡在鸟巢时,没有承托其头部和颈部的结构会导致其舒适度较低。此外,喂奶后容易出现反流误吸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生儿鸟巢,使用时,婴儿的舒适度高,而且方便婴儿侧身,既利于医护人员观察婴儿情况,又能防止喂奶以后婴儿的反流误吸,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鸟巢,包括底垫,底垫上设有用于围着婴儿的围垫,所述围垫包括用于承托婴儿脖子和头部的支撑垫、限制婴儿向两侧侧翻的第一侧围垫和第二侧围垫以及底围垫,第一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垫、第一侧围垫、底围垫和第二侧围垫依次连接且四者为整体式结构,支撑垫靠近第二侧围垫的一端与第二侧围垫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为6-10cm,所述第二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为3-6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为8cm,所述第二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为4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垫包括海绵软垫和包裹在所述海绵软垫外的保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垫与底垫之间为可拆式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围垫与底垫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垫内设有气囊,气囊通过三通阀连接有橡胶球和泄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垫内含有乳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垫的至少一侧设有用于盖在婴儿身上的羽绒被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生儿鸟巢的优点为:

1、使用时,支撑垫能承托婴儿脖子和头部,婴儿的舒适度高,由于第一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围垫从底垫表面凸起的高度,方便婴儿侧身面向第二侧围垫所在一侧,婴儿背部靠在第一侧围垫上,第一侧围垫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既利于医护人员从第二侧围垫所在一侧观察婴儿的情况,婴儿侧卧的姿态又能防止喂奶以后婴儿的反流误吸的风险,安全性高;

2、支撑垫、第一侧围垫、底围垫和第二侧围垫依次连接且四者为整体式结构,对婴儿的包裹效果好,更保暖,支撑垫与第二侧围垫之间的间隙利于医护人员从该侧观测婴儿的情况,同时也能让婴儿从该间隙中伸出手臂,方便医护人员插输液管等操作;

3、围垫包括海绵软垫和保护套,材质柔软,婴儿不会碰伤;

4、围垫与底垫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拆下围垫后,底垫方便卷起并随围垫一起运输,运输时减少占地面积,而且围垫与底垫相互分离后方便清洁,污垢不会积聚在两者之间的缝隙处;

5、围垫与底垫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时,装拆方便,不需要过多的操作;

6、支撑垫内设有可通过橡胶球和泄气阀调节其内气压的气囊,通过调节气囊内的气压,可选择合适的支撑垫高度,以适应婴儿的需求;

7、在乳胶垫内设置支撑垫,利用乳胶垫的弹性和自适应性对婴儿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能适应不同形状的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结构;

8、羽绒被子可盖在婴儿身上,防止婴儿着凉。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新生儿鸟巢的主视图;

图2为整体式结构围垫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婴儿仰卧在新生儿鸟巢中的示意图;

图4为婴儿侧卧在新生儿鸟巢中的示意图;

图5为新生儿鸟巢中魔术贴的布置图;

图6为支撑垫中气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生儿鸟巢,包括底垫1,底垫1上设有用于围着婴儿的围垫,围垫包括用于承托婴儿脖子和头部的支撑垫2、限制婴儿向两侧侧翻的第一侧围垫3和第二侧围垫5以及底围垫4,第一侧围垫3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围垫5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使用时,支撑垫2能承托婴儿脖子和头部,婴儿的舒适度高,由于第一侧围垫3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高于第二侧围垫5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方便婴儿侧身面向第二侧围垫5所在一侧,婴儿背部靠在第一侧围垫3上,第一侧围垫3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既利于医护人员从第二侧围垫5所在一侧观察婴儿的情况,婴儿侧卧的姿态又能防止喂奶以后婴儿的反流误吸的风险,安全性高。

支撑垫2、第一侧围垫3、底围垫4和第二侧围垫5依次连接且四者为整体式结构,对婴儿的包裹效果好,更保暖。支撑垫2靠近第二侧围垫5的一端与第二侧围垫5的上端之间留有间隙,利于医护人员从该侧观测婴儿的情况,同时也能让婴儿从该间隙中伸出手臂,方便医护人员插输液管等操作。

第一侧围垫3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为6-10cm,第二侧围垫5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为3-6cm。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围垫3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为8cm,第二侧围垫5从底垫1表面凸起的高度为4cm。

围垫包括海绵软垫和包裹在海绵软垫外的保护套。底垫1内层也可以为海绵软垫,底垫1外层为保护套。利用乳胶垫的弹性和自适应性对婴儿头部和颈部进行支撑,能适应不同形状的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结构。

围垫与底垫1之间为可拆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围垫与底垫1之间通过魔术贴7连接。魔术贴7可以为四条,并分别对应支撑垫2、第一侧围垫3、底围垫4和第二侧围垫5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魔术贴7弯曲设置,降低其生产难度。除此之外,围垫与底垫1之间也可以采用纽扣或搭扣或拉链连接。

支撑垫2内含有乳胶垫。

当羽绒被子6足够宽时,底垫1左、右其中一侧设有用于盖在婴儿身上的羽绒被子6即可,此外,底垫1也可以左右两侧均设有羽绒被子6,根据需要给婴儿盖一张或两张。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垫2内设有气囊9,气囊9通过三通阀12连接有橡胶球10和泄气阀11,其原理与血压计相同。当需要调高支撑垫2的高度时,通过用手多次握橡胶球10,向气囊9内充气;当需要降低支撑垫2的高度时,开启泄气阀11,排走一部分气囊9内的气体即可。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