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5879发布日期:2019-09-03 19:4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工作台面结构的婴儿床。



背景技术:

市面上,对于婴儿床产品的款式多种多样,在确保安全性能的基础上,更多的往科技化方向发展。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540043.3,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新型智能婴儿床,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包括床座和床架,所述床架中部设有向下凹陷的沉底腔,沉底腔上端口处设有床板,所述床板与床架之间设有摇摆机构,床板的底面上设有伸展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端与床架底部连接;所述床架后端设有扶手部,扶手部上设有控制面板和音乐播放器,控制面板设于扶手部的上端面,且控制面板通过连接线分别与音乐播放器、摇摆机构、伸展机构和升降机构电连接。该技术存在的缺陷是:料理婴儿的事务时,工作的空间就主要集中在婴儿休息的床板上,空间较小,并且不方便进行其他的工作,例如,摆放需要临时用的擦拭毛巾、放置尿片、冲奶等,要完成这些动作,都需要另外找辅助物,这使婴儿床在日常使用中带来很大的不便,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床,带工作台面结构,一方面实现工作台面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便于收纳,不会额外增加放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床,包括底座和床架,所述床架包括带沉底腔的下床架以及固定在下床架上方与所述下床架对应的上床架,所述上床架与所述沉底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架的一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工作台面结构;所述工作台面结构包括板体和液压气缸,所述板体的一端与所述上床架铰接,所述液压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床架内,所述液压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板体的自由端铰接;所述上床架与床板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囊收容腔,所述气囊收容腔内均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体注入排出管与电动充气泵连接,所述电动充气泵固定设置在下床架内。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下床架与所述工作台面结构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包括两悬挂杆以及两转轴,两所述转轴均竖立固定在所述下床架长度方向的两侧,两所述悬挂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悬挂杆成垂直关系的套管,各所述套管均对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下床架与所述悬挂杆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收容悬挂杆的横槽。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板体设置有导槽A,所述导槽A内活动设置有导杆,所述板体的下表面远离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螺栓A,所述螺栓A延伸至所述导槽A内与导杆的底部相抵接触;所述导杆延伸出至导槽A外的位置连接有一延伸板体,所述延伸板体开设有供导杆插入的导槽B。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延伸板体的底部设置有螺栓B,所述螺栓B延伸至所述导槽B内与所述导杆的下表面相抵接触。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延伸板体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开设有收纳延伸板体的收容腔。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板体靠向所述延伸板体一侧的面设置为上斜面,所述延伸板体靠向所述板体一侧的面设置为与上斜面配合的下斜面。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

作为优选的方案,当两所述悬挂杆均处于相对张开状态时,在两所述悬挂杆之间挂设有一连接物。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物设置为纺织布料、胶布、油布、塑料薄膜、特制尼龙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设置工作台面结构,当需要增加婴儿床的使用空间时,液压气缸动力输出带动伸缩杆将板体顶起至水平状态,即可形成工作台面,可摆放临时用品或者在台面上冲奶等,当不需要的时候,通过液压气缸控制伸缩杆拉动板体恢复到原始位置即可,节省了空间;

2、在上床架与床板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气囊,当婴儿需要睡觉的时候,电动充气泵通过气体注入排出管对气囊充气,两侧的气囊膨胀后将婴儿夹持住,造就一种被抱住的安全感;

3、设置悬挂结构,悬挂杆可在转轴的支撑作用力下转动,当需要悬挂一些临时用品时,可以将悬挂杆转出进行悬挂,当不需要的时候,将悬挂杆收纳在横槽内即可,节省空间;

4、设置延伸板体,通过延伸板体拓宽板体的使用面积,提升工作台面结构的使用范围;

5、两所述悬挂杆之间挂设有一连接物,该连接物可形成放置空间,便于临时放置婴儿换洗的脏衣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显示延伸板体与板体的组合结构)。

图4为延伸板体与板体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A处放大视图。

图6为悬挂杆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上床架10、床板11、沉底腔12、底座13、气囊14、液压气缸15、伸缩杆16、板体17、横槽18、转轴19、悬挂杆20、电动充气泵21、气体注入排出管22、下床架23、延伸板体24、导杆25、螺栓A26、把手27、收容腔28、螺栓B29、连接物30、套管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婴儿床,包括底座13和床架,所述床架包括带沉底腔12的下床架23以及固定在下床架23上方与所述下床架23对应的上床架10,所述上床架10与所述沉底腔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床板11,所述床架的一侧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工作台面结构;所述工作台面结构包括板体17和液压气缸15,所述板体17的一端与所述上床架10铰接,所述液压气缸15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床架23内,所述液压气缸1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伸缩杆16,所述伸缩杆16的自由端与所述板体17的自由端铰接。当需要增加婴儿床的使用空间时,液压气缸动力输出带动伸缩杆将板体顶起至水平状态,即可形成工作台面,可摆放临时用品或者在台面上冲奶等,当不需要的时候,通过液压气缸控制伸缩杆拉动板体恢复到原始位置即可,节省了空间。

所述上床架10与床板11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侧均设置有气囊收容腔,所述气囊收容腔内均设置有气囊14,所述气囊14通过气体注入排出管22与电动充气泵21连接,所述电动充气泵21固定设置在下床架23内。当婴儿需要睡觉的时候,电动充气泵通过气体注入排出管对气囊充气,两侧的气囊膨胀后将婴儿夹持住,造就一种被抱住的安全感;当不需要的时候,气体通过气体注入排出管22排出,气囊14收缩,收纳在气囊收容腔内,等待下一次的使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下床架23与所述工作台面结构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包括两悬挂杆20以及两转轴19,两悬挂杆20分别设置在下床架23长度方向的两侧,两所述转轴19均竖立固定在所述下床架23长度方向的两侧,两所述悬挂杆20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悬挂杆20成垂直关系的套管,各所述套管31均对应套设在所述转轴19上;所述下床架23与所述悬挂杆2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收容悬挂杆20的横槽18。悬挂杆20可在转轴的支撑作用力下转动,当需要悬挂一些临时用品时,可以将悬挂杆转出进行悬挂,当不需要的时候,将悬挂杆收纳在横槽内即可,节省空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17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内活动设置有导杆25,所述板体17的下表面远离所述床板11的一侧设置有螺栓A26,所述螺栓A26延伸至所述导槽内与导杆25的底部相抵接触;所述导杆25延伸出至导槽外的位置连接有一延伸板体24,所述延伸板体24开设有供导杆25插入的导槽。当不需要增大使用面积的时候,只需要将延伸板体24抽走。通过螺栓A26将导杆25顶紧,从而使导杆不易划掉,并且也确保导杆25具备足够的力量支撑延伸板体2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延伸板体24的底部设置有螺栓B29,所述螺栓B29延伸至所述导槽内与所述导杆25的下表面相抵接触。通过螺栓B29对导杆顶紧,从而确保延伸板体24与板体能够拼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延伸板体24的一侧面设置有把手27,便于对延伸板体24的拿取和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3开设有收纳延伸板体24的收容腔28,节省空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板体17靠向所述延伸板体24一侧的面设置为上斜面,所述延伸板体24靠向所述板体17一侧的面设置为与上斜面配合的下斜面,使板体17和延伸板体24的拼接为的配合度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滚轮,便于婴儿车移动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两所述悬挂杆20均处于相对张开状态时,在两所述悬挂杆20之间挂设有一连接物30。该连接物可形成放置空间,便于临时放置婴儿换洗的脏衣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物30设置为纺织布料、胶布、油布、塑料薄膜、特制尼龙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