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泡茶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1017发布日期:2019-09-12 09:2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泡茶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捷泡茶茶具,涉及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便捷泡茶茶具。



背景技术: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许多人的生活当中喝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

茶文化中茶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条件,好的茶具不仅能提升茶的味道,还能使饮茶者在泡茶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茶具也在不断的变化,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变快,有时泡茶的时间变得较短,为了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也能享受泡茶的乐趣,一些茶具也在变化,让人们能更方便的泡茶,但是大部分的茶具在泡茶过程中都是使用手直接与泡杯接触行进茶水的倾倒,而且在清理茶碴时都是直接将茶碴倒掉,或者使用镊子将茶碴夹出,这样在泡茶时因水温过高经常将手指烫伤,清理茶碴的过程也较为麻烦,耗时较长,不能给泡茶带来较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将滤杯与泡杯结为一体,既可以快速泡茶,又能快速高效的清理茶碴,提升了人们在短时间内泡茶的乐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它包含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 91,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与泡杯 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 1放置于底座8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杆4顶部设计有半圆型提杆顶盖41。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盖6底部设计有半圆型提盖底板61。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水盖7底面还设计有二个限位孔72,限位孔72 分布于第一出水孔71二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盖9表面设计有二个限位凸起92,限位凸起 92分布于第二出水孔91二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1底部外侧设计有限位边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8顶部对应限位边11处设计有限位槽81。

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手柄3上设计有椭圆型凹槽3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泡茶阶段时旋转泡杯1将限位凸起92旋转至第一出水孔71防止茶水流出,需倒茶时旋转泡杯1将第一出水孔71与第二出水孔91相对,茶水从泡杯1内流入至出水槽82,此时限位凸起92与限位孔72相对应,泡杯1不会随意转动,保证出水效率,需清理茶碴时转动提盖 6,将提盖底板61旋转至与提杆顶盖41一半对应位置,提起杯盖2将带动提杆4与滤网5一起脱离泡杯1,能够将茶碴全部清理出泡杯1,泡杯手柄3上凹槽31的设计有助于手持泡杯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捷快速的进行泡茶,旋转式的放水有别于以往手持泡杯进行倒茶,不易烫手,更有乐趣,快速清洁茶碴提高了泡茶的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泡茶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泡杯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泡杯1的底视图;

图4是图1中提杆4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提盖6的底视图;

图6是图1中底座8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 9、第二出水孔91、提杆顶盖41、提盖底板61、限位孔72、限位凸起92、限位边11、限位槽81、凹槽31。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捷泡茶茶具它由泡杯1、杯盖2、透气孔21、泡杯手柄3、提杆4、滤网5、提盖6、第一出水盖7、第一出水孔71、底座8、出水槽82、第二出水盖9、第二出水孔91组成,杯盖2盖于泡杯1顶部,杯盖2上设计有透气孔21,泡杯手柄3 与泡杯1侧壁相连接,提杆4固定于滤网5中心,滤网5至于泡杯1底部,提盖6穿过杯盖2中心与提杆4相对应,第一出水盖7固定于泡杯1底部,第一出水盖7设计有二个第一出水孔71,第二出水盖9位于底座8中心与出水槽82相连接,第二出水盖9上与第一出水孔71对应位置设计有第二出水孔91,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杆4顶部设计有半圆型提杆顶盖41。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盖6底部设计有半圆型提盖底板61。提盖底板61的一半与提杆顶盖41的一半相对应时轻易的将提杆4拉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出水盖7底面还设计有二个限位孔72,限位孔72 分布于第一出水孔71二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出水盖9表面设计有二个限位凸起92,限位凸起 92分布于第二出水孔91二侧。限位凸起92进入限位孔72时可防止泡杯1随意转动,限位凸起92与第一出水孔71相接时可防止茶水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1底部外侧设计有限位边11。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8顶部对应限位边11处设计有限位槽81。限位边 11放入限位槽81既可保证泡杯1顺利旋转,还能保证泡杯1放置于底座8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泡杯手柄3上设计有椭圆型凹槽31。凹槽31方便手持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泡茶阶段时旋转泡杯1将限位凸起92旋转至第一出水孔71防止茶水流出,需倒茶时旋转泡杯1将第一出水孔71与第二出水孔91相对,茶水从泡杯1内流入至出水槽82,此时限位凸起92与限位孔72相对应,泡杯1不会随意转动,保证出水效率,需清理茶碴时转动提盖 6,将提盖底板61旋转至与提杆顶盖41一半对应位置,提起杯盖2将带动提杆4与滤网5一起脱离泡杯1,能够将茶碴全部清理出泡杯1,泡杯手柄3上凹槽31的设计有助于手持泡杯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能够在短时间内便捷快速的进行泡茶,旋转式的放水有别于以往手持泡杯进行倒茶,不易烫手,更有乐趣,快速清洁茶碴提高了泡茶的效率,给人们带来更好的泡茶体验。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