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340发布日期:2019-08-16 21:5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器件以及养生壶。
背景技术
:加热器件的发热面多为圆柱面,如电热丝等,这样,加热器件的热量将向四周散发,当受热对象只能单向接收热量时,受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加热器件存在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加热器件,其旨在解决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热器件,包括: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所述结构底座具有工作面;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正极导电结构、负极导电结构以及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电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结构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所述工作面。可选地,所述电热膜设有多个,且各所述电热膜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厚度均为0.1-0.3mm。可选地,所述工作面于与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的容置槽,所述正极导电结构、所述负极导电结构和所述电热膜背离所述结构底座的膜面均与所述工作面拟合。可选地,所述结构底座为平板结构。可选地,所述结构底座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养生壶,包括:底壶,所述底壶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容液腔;顶壶,所述顶壶可拆卸地搭放于所述容液腔的腔口,所述顶壶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烹煮腔,所述顶壶于所述烹煮腔的腔底开设虹吸口;虹吸管,所述虹吸管连接于所述顶壶的底部,并从上往下延伸,所述虹吸管一管口与所述虹吸口对接,另一管口与所述容液腔的腔底留有间隙;壶盖,所述壶盖可拆卸地搭放于所述烹煮腔的腔口;加热器件,用于加热所述底壶,并为上述的加热器件,所述工作面贴合于所述底壶底部。可选地,所述养生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虹吸口的过滤网。可选地,所述容液腔的腔口与所述烹煮腔的腔口的结构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件通过对电热膜通电来实现对受热对象的加热,其中,由于电热膜呈膜状设置,在发热时,电热膜作为热源整体呈片状,这样,将电热膜贴合到受热对象,那么,这将增加热源与受热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加热器件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养生壶的剖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底壶101容液腔200顶壶201烹煮腔300虹吸管400壶盖500加热器件510结构底座520加热组件521正极导电结构522负极导电结构523电热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器件,用于产生热量并对受热对象进行加热。请参阅图1,该加热器件500包括结构底座510和加热组件520。结构底座510为由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510。结构底座510用于承载加热组件520。结构底座510采用耐热、绝缘、隔热材料制成,能够减少加热组件520通过结构底座510散失,在具体实施例中,结构底座510可以为陶瓷或玻璃等材料;进一步地,结构底座510为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结构底座510,这样,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加热组件520是否存在瑕疵。其中,结构底座510具有工作面,该工作面用于安置加热组件520,并面向受热对象。加热组件520包括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以及一端与正极导电结构521电连接而另一端与负极导电结构522电连接并在通电状态下发热的电热膜523。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均呈膜片结构并均铺设与工作面,在具体实施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可以通过使处于热熔状态涂覆到工作面,也可以将制备完成后直接安置到工作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件500通过对电热膜523通电来实现对受热对象的加热,其中,由于电热膜523呈膜状设置,在发热时,电热膜523作为热源整体呈片状,这样,将电热膜523贴合到受热对象,那么,这将增加热源与受热对象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从而提高了加热效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热膜523在通电状态下产生波长为4~14μm的红外线。该波长范围内的红外线可直接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用于血管、神经末梢及淋巴管,引起分子共振,产生温热效应,起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功效,增强抵抗力,因此,该加热器件500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周围的使用人员起到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导电结构521和负极导电结构522采用电阻率较低的导电材料,而电热膜523则采用电阻率较高的导电材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的厚度均为0.1-0.3mm。请参阅图1,电热膜523设有多个,且各电热膜523间隔设置。其中,电热膜523设置多个,各个电热膜523可以分担一部分发热,可以降低单个电热膜523所需的发热量,这样,有利于扩大电热膜523料材的选择。在具体实施中,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各电热膜523之间的图形布置,可根据实际实用性布置即可,在此并不将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各电热膜523之间的图形限定为附图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面于与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对应的区域开设有用于容置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的容置槽,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背离结构底座510的膜面均与工作面拟合。这样,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均收纳于容置槽内,避免了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外露于容置槽,容置槽对正极导电结构521、负极导电结构522和电热膜523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具体地,当工作面刮擦到外部硬物时,能够避免电热膜523出现被刮擦掉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中,结构底座510为平板结构。这样,结构底座510作为单一物料存储时能够极大地节约存储空间。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养生壶,该养生壶包括底壶100、顶壶200、虹吸管300、壶盖400以及加热器件500。该加热器件500为上述实施例的加热器件500。底壶100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容液腔101,底壶100可以呈圆柱状,也可以呈圆柱状,底壶100可由透明、耐高温材料制成,如玻璃材料,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容液腔101内的水的状态,避免干烧。顶壶200可拆卸地搭放于容液腔101的腔口,顶壶200开设有开口朝上设置的烹煮腔201,顶壶200于烹煮腔201的腔底开设虹吸口;其中,当顶壶200放置于容液腔101的腔口时,顶壶200的外周壁与容液腔101的口腔口沿之间并不是密封关系。在具体实施中,为增强顶壶200与底壶100之间的放置关系的稳定性,顶壶200于其底部设有探入容液腔101的第一限位环。虹吸管300连接于顶壶200的底部,并从上往下延伸,虹吸管300一管口与虹吸口对接,另一管口与容液腔101的腔底留有间隙。在具体实施中,顶壶200与虹吸管300一体结构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顶壶200和虹吸管3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壶盖400可拆卸地搭放于烹煮腔201的腔口。在具体实施例中,为增强顶壶200与壶盖400之间的放置关系的稳定性,壶盖400于周沿设有探入烹煮腔201的第二限位环。加热器件500用于加热底壶100,其中,工作面贴合于底壶100底部。首先,该加热器件500为上述实施例的加热器件500,对于该加热器件500具有的技术效果,再次不再赘述。其次,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准备阶段,首先,向底壶100的容液腔101倒入水,且水在容液腔101中的水位高于虹吸管300朝向底壶100底部的管口的水平位,其次,将顶壶200放置到底壶100上,并将食材放置到烹煮腔201内,再次,将壶盖400放置到顶盖上;在加热阶段,向电热膜523通电,使电热膜523发热,以对底壶100进行加热,此时,底壶100内的空间热胀冷缩,空间将迫使水进入到虹吸管300,并迫使水经虹吸口到达顶壶200,其中,水从虹吸口到达顶壶200,是向上运动的,这样,将推动在烹煮腔201的食材翻滚,避免食材堆积在一起,从而能够将食材营养成分煮出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生壶还包括设置于虹吸口的过滤网。这样,只要大于过滤网网孔的食材就可以放置到烹饪腔内,有利于提高该养生壶的通用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液腔101的腔口与烹煮腔201的腔口的结构尺寸相同。这样,在具体使用时,去除顶壶200也可以正常使用。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