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7624发布日期:2019-08-23 22:2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组合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组合柜。



背景技术:

柜子是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家具,收藏衣物,储存各种杂物等必不可少的存储装置。现有的一般为木质柜子,其形状固定为长方体,摆放在卧式占用较多地板面积。

其次对于家里杂物较多的家庭,储藏空间远远不够,如果能够有一种占地面积小且储存空间大的柜子就会方便很多。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组合柜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柜,包括固定架和壳体,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中间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板,所述固定架的内部位于第一分隔板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抽屉,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床板,所述固定架的外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中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分隔板,且壳体的前侧面位于第二分隔板的下端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前侧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的下凡设置为储存柜,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的上方设置有两组滑动板,两组所述壳体的相对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设置有推拉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与固定架的侧壁接触,固定架的高度为前侧门高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的后端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分隔板,且第三分隔板的后端到第二分隔板的前端的距离为壳体深度的四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位于第二分隔板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滑动板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滑动板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存柜为“L”形,推拉门的宽度为壳体深度的四分之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组合柜的上表面设置成床架,将床下的空间全部做成抽屉,大大增加了家庭储物空间,且取用时非常方便;

2.通过设置滑动板,可以在滑动板上放置书本或盆栽,根据盆栽的高度可以调节滑动板的之间的距离,灵活使用;在储存柜前端设置前侧面,方便对下部积压的物品抽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第一分隔板、3抽屉、4床板、5壳体、6前侧门、7储存柜、8第二分隔板、9第三分隔板、10滑动板、11滑槽、12滑块、13推拉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组合柜,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组合柜,包括固定架1和壳体5,固定架1的内部中间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第一分隔板2,固定架1的内部位于第一分隔板2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抽屉3,固定架1的上表面设置有床板4,固定架1的外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壳体5,壳体5的前侧面中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分隔板8,且壳体5的前侧面位于第二分隔板8的下端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前侧门6,壳体5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8的下凡设置为储存柜7,壳体5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8的上方设置有两组滑动板10,两组壳体5的相对侧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内设置有推拉门13。

进一步地,壳体5的侧壁与固定架1的侧壁接触,固定架1的高度为前侧门6高度的二分之一,固定架1的宽度与壳体5的深度相同,设置为1.5米到1.8米之间。

进一步地,壳体5的内部位于第二分隔板8的后端竖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分隔板9,且第三分隔板9的后端到第二分隔板8的前端的距离为壳体5深度的四分之一,第三分隔板9与第二分隔板8之间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5的内壁位于第二分隔板8的上方开设有滑槽11,滑动板10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12,且滑动板10通过滑块12与滑槽11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储存柜7为“L”形,推拉门13的宽度为壳体5深度的四分之三,推拉门13设置两扇,其中一扇的外表面为镜子。

工作原理:第二分隔板8与第三分隔板9将壳体5分隔出一小部分空间,用来摆设装饰物或者书本,增加整个空间的美感。滑块12带动滑动板10沿着滑槽11上下滑动,可以通过改变滑动板1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装饰品,床板4下方的抽屉3加大了整个柜子的储存空间,在床的两侧设置壳体5利用了床板4与墙体之间的过道,减少了对底板的占地面积,增加了整个空间的利用率。针对储存柜7下方积压的物品或者衣物在取出时无需将上方的物品全部搬出,只需要打开前侧门抽出下方物品即可,方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