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9175发布日期:2019-11-06 00:06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帘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卷帘是窗饰产品中的一种,是将窗帘布经树脂加工,卷成滚筒状,采用拉绳或链子进行上升下降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外表美观简洁,使得窗框显得干净利落,让整个房间看上去宽敞简约。卷帘主要包括电动卷帘、拉珠卷帘、弹簧卷帘。卷帘具有外表美观简洁,结构牢固耐用等诸多优点,卷帘适用于多种场所,如商务办公大楼、宾馆、餐厅、办公室、家居,尤其适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当卷帘面料放下时,能让室内光线柔和,免受直射阳光的困扰,达到很好遮阳效果,当卷帘升起时它的体积,又非常小,以致于不易被察觉。

以往卷帘的安装是通过钻孔→打膨胀螺丝→安装固定支架的方式进行固定。该安装方式有以下缺点:一是会对固定面破坏,特别是瓷砖等光洁的安装面。二是安装繁琐,安装需要专业的工具,且安装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杯体、调节杆、弹簧、滑动块、转动盘和防滑块,所述杯体由前端板、柱形杯部和后螺纹套构成,所述柱形杯部中开设有与卷帘杆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前端板、后螺纹套分别固定在柱形杯部的两端;

所述调节杆由杆体和第一盘体构成,所述杆体远离第一盘体的一端设有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后螺纹套相互配合,所述第一盘体位于远离杆体的一侧向内开设有安装转动盘用的深凹坑,所述深凹坑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弹簧、滑动块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延伸至后侧的杆体中,所述活动槽的中心处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套设有弹簧、滑动块;

所述转动盘包括第二盘体,第二盘体的前侧开设有便于安装防滑块用的浅凹坑,后侧中心处固定有能够伸入活动槽并将弹簧抵住的抵柱,所述滑动块放置在弹簧和抵柱之间,所述抵柱的外端面向内开设有便于限位柱穿入的穿孔。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螺纹部后螺纹套相对转动之后可以调节相对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弹簧的预紧力,提高防滑块与接触面之间摩擦力。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转动盘设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容纳孔,所述限位柱中心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中拧有防止转动盘与调节杆脱离用的螺丝。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后螺纹套的外壁与柱形杯部的内壁固定,所述后螺纹套伸入柱形杯内长度占总长度的1/3-2/3。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盘体的外侧沿周向均布有便于手动旋转的凸棱。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抵柱为空心柱,且与第二盘体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

优选地,上述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中,所述防滑块形状与位于第二盘体前侧的浅凹坑相配合,由防滑橡胶材料制成,与墙面相抵后防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卷帘装入窗户两侧的墙体之间,旋转调节杆,使其内杆体相对于杯体向外伸长,进而增大整个装置的总长度,当卷帘本体两端的防滑块顶压在墙体上时,能够实现卷帘的固定,需要拆卸卷帘时,逆向旋转调节杆,使其内杆体相对于杯体向内收缩,进而减小整个装置的总长度,便可实现卷帘的拆卸,固定和拆卸的操作简单,减小安装和拆卸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使卷帘适用不同宽度的窗户。

2、防滑块由防滑橡胶材料制成,防滑块挤压在墙体上时与墙体之间贴合,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利用摩擦力实现整个装置的固定。

3、调节杆内的弹簧与转动盘的抵柱之间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能够实现弹簧与抵柱之间的转动,当抵柱跟随转动盘与墙体固定时,弹簧依然能够跟随调节杆转动,利用滑动块减小弹簧与抵柱之间的转动摩擦力,避免对调节杆的旋转造成影响。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杯体,101-前端板,102-柱形杯部,103-后螺纹套,104-卡槽,2-调节杆,201-杆体,202-第一盘体,203-螺纹部,204-深凹坑,205-活动槽,206-限位柱,207-凸棱,3-弹簧,4-滑动块,5-转动盘,501-第二盘体,502-浅凹坑,503-抵柱,504-加强筋板,6-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卷帘用免螺丝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杯体1、调节杆2、弹簧3、滑动块4、转动盘5和防滑块6。杯体1由前端板101、柱形杯部102和后螺纹套103构成,柱形杯部102中开设有与卷帘杆相配合的卡槽104,卡槽104的长度等于柱形杯部102的长度。前端板101、后螺纹套103分别固定在柱形杯部102的两端,前端板101的外径大于卷帘杆的直径,内孔直径等于或略大于柱形杯部102的内孔直径。后螺纹套103的外壁与柱形杯部102的内壁固定,后螺纹套103伸入柱形杯102内长度占总长度的1/3-2/3。

调节杆2由杆体201和第一盘体202构成,杆体201远离第一盘体202的一端设有螺纹部203,螺纹部203与后螺纹套103相互配合。第一盘体202位于远离杆体201的一侧向内开设有安装转动盘5用的深凹坑204,当调节到位时,转动盘5将隐藏在深凹坑204内,使整个调节机构更加小巧。深凹坑204的中心处开设有放置弹簧3、滑动块4用的活动槽205,活动槽205延伸至后侧的杆体201中。活动槽205的中心处固定有限位柱206,限位柱206的外侧套设有弹簧3、滑动块4。第一盘体202的外侧沿周向均布有便于手动旋转的凸棱207。

转动盘5包括第二盘体501,第二盘体501的前侧开设有便于安装防滑块6用的浅凹坑502,后侧中心处固定有能够伸入活动槽205并将弹簧3抵住的抵柱503,滑动块4放置在弹簧3和抵柱502之间,抵柱503的外端面向内开设有便于限位柱穿入的穿孔。抵柱503为空心柱,且与第二盘体501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板504。防滑块6由防滑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装置具体组装方式为:弹簧3放入调节杆2中部活动槽205内,然后将滑动块4套在调节杆2中部的限位柱206,弹簧3与滑动块4均是以活动槽205的形状进行限位。弹簧3与滑动块4在活动槽205内进行轴向运动。转动盘5底部设有与调节杆2中部限位柱206相配合的穿孔,供限位柱206穿过。当调节杆2中限位柱206拧上螺丝后,转动盘5与调节杆2将形成相对滑动与转动,但不可分离的运动形式。转动盘5中浅凹坑502的设计,既保证了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又能防止防滑块6与转动盘5脱离。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卷帘装入窗户两侧的墙体之间,旋转调节杆2,使其内杆体201相对于杯体1向外伸长,进而增大整个装置的总长度,当卷帘本体两端的防滑块6顶压在墙体上时,能够实现卷帘的固定,需要拆卸卷帘时,逆向旋转调节杆2,使其内杆体201相对于杯体1向内收缩,进而减小整个装置的总长度,便可实现卷帘的拆卸,固定和拆卸的操作简单,减小安装和拆卸所需的时间,并且能够使卷帘适用不同宽度的窗户。防滑块6由防滑橡胶材料制成,防滑块6挤压在墙体上时与墙体之间贴合,与墙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利用摩擦力实现整个装置的固定。调节杆2内的弹簧3与转动盘5的抵柱503之间设置有滑动块4,滑动块4能够实现弹簧3与抵柱503之间的转动,当抵柱503跟随转动盘5与墙体固定时,弹簧3依然能够跟随调节杆2转动,利用滑动块4减小弹簧3与抵柱503之间的转动摩擦力,避免对调节杆2的旋转造成影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