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5530发布日期:2019-12-20 21:16阅读:1146来源:国知局
纱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窗,具体是涉及一种带有执手和纱窗锁的纱窗。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人们要打开窗户,使用纱窗。目前市场上常见带有执手和纱窗锁的纱窗,其执手和纱窗锁多置于纱窗扇的边框的朝向室内一侧的表面上,纱窗锁的外露容易造成儿童通过纱窗锁打开纱窗而发生坠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纱窗,所述纱窗包括纱窗框、纱窗扇、执手、纱窗锁和锁操作部件,所述纱窗扇以可打开的方式与所述纱窗框连接,所述执手固定在纱窗扇的边框上,所述纱窗锁设置在所述纱窗扇的边框和所述纱窗框中,所述锁操作部件独立于所述执手并且可与所述纱窗分离,并且通过使用所述锁操作部件来操作所述纱窗锁以便使得所述纱窗扇相对于所述纱窗框锁定或解锁。所述执手固定在所述纱窗扇的边框的内边侧上,所述纱窗锁的锁头从所述纱窗扇的边框的内边侧上突出并且通过所述执手而隐藏。

通过所述执手和所述纱窗锁的这种布置,使得纱窗锁的锁头不易被发现,从而避免儿童打开纱窗锁而发生坠落的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包括底部和从所述底部竖起的侧壁,所述执手通过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纱窗扇的边框的内边侧上,并且所述底部包括孔,所述纱窗锁的锁头通过所述孔突出并且被所述侧壁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包括长方形底部以及从所述长方形底部的两个长边竖起的两个侧壁,所述纱窗锁的锁头位于所述两个侧壁之间并且被所述两个侧壁遮挡。

进一步地,所述孔位于所述长方形底部的中央,在所述长方形底部上沿着所述长方形底部的长度方向且在所述孔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包括椭圆形底部以及从所述椭圆形底部的中央竖起的圆柱形侧壁,所述纱窗锁的锁头被所述圆柱形侧壁围绕并且被所述圆柱形侧壁遮挡。

进一步地,在所述椭圆形底部上沿着所述椭圆形底部的长轴方向且在所述圆柱形侧壁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孔。

进一步地,所述执手在纱窗厚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纱窗扇的边框突出。

所述执手的这种布置有效地节约了纱窗扇的边框的朝向室内一侧的表面的使用空间,同时避免发生磕碰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纱窗为长方形,所述纱窗扇的一个长边框通过合页与所述纱窗框的一个长边框连接,并且所述执手和所述纱窗锁位于所述纱窗扇的另一个长边框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纱窗的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纱窗的执手与纱窗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纱窗1包括纱窗框2、纱窗扇3、执手4、纱窗锁5和锁操作部件(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纱窗扇3以可打开的方式与所述纱窗框2连接,所述执手4固定在纱窗扇3的边框31上,所述纱窗锁5设置在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和所述纱窗框2中,所述锁操作部件独立于所述执手4并且可与所述纱窗1分离,并且通过使用所述锁操作部件来操作所述纱窗锁5以便使得所述纱窗扇3相对于所述纱窗框2锁定或解锁。所述执手4固定在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的内边侧上,所述纱窗锁5的锁头511从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的内边侧上突出并且通过所述执手4而隐藏。需要注意的是,“内边侧”是指边框31的面向纱窗扇3内部(中央)的一侧,而不是纱窗3关闭时的边框31的面向室内的一侧。“通过所述执手4而隐藏”是指至少在面向纱窗时锁头511被执手4遮挡,从而无法看到锁头511,但针对锁头511的操作无影响。

具体地,所述执手4包括底部41和从所述底部竖起的侧壁42,所述执手4通过所述底部固定在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的内边侧上,并且所述底部包括孔411,所述纱窗锁5的锁头511通过所述孔411突出并且被所述侧壁遮挡。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底部为长方形底部41,所述执手4包括从所述长方形底部41的两个长边竖起的两个侧壁42,所述纱窗锁5的锁头511位于所述两个侧壁42之间并且被所述两个侧壁42遮挡,即至少在面对所述纱窗1时,无法看见所述锁头511。进一步地,所述孔411位于所述长方形底部41的中央,在所述长方形底部41上沿着所述长方形底部41的长度方向且在所述孔41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孔412。使用螺钉通过所述长方形底部41上的所述螺钉孔412将所述执手4固定在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的内边侧上。

作为替代,所述执手还可以包括椭圆形底部以及从所述椭圆形底部的中央竖起的圆柱形侧壁,所述纱窗锁的锁头被所述圆柱形侧壁围绕并且被所述圆柱形侧壁遮挡。进一步地,在所述椭圆形底部上沿着所述椭圆形底部的长轴方向且在所述圆柱形侧壁的两侧各设有一个螺钉孔。使用螺钉通过所述椭圆形底部上的所述螺钉孔将所述执手固定在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的内边侧上。

通过所述执手4和所述纱窗锁5的这种布置,使得纱窗锁5的锁头511不易被发现,从而避免儿童打开纱窗锁5而发生坠落的危险。

另外,所述执手4在纱窗1的厚度方向上不从所述纱窗扇3的边框31突出。所述执手4的这种布置有效地节约了纱窗扇3的边框31的朝向室内一侧的表面的使用空间,同时避免发生磕碰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纱窗1为长方形,所述纱窗扇3的一个长边框通过合页6与所述纱窗框2的一个长边框连接,并且所述执手4和所述纱窗锁5位于所述纱窗扇3的另一个长边框上。所述长边框可以是竖直边框,从而纱窗的打开方式为平开。当然,所述纱窗扇3与所述纱窗框2还可以通过一个短边框由合页6来连接,所述短边框可以是水平边框。其中,上述合页6例如是销轴式合页。上述特征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纱窗1,当纱窗1锁闭时,儿童不易发现锁头511(和锁孔513),并且为了打开纱窗锁5还需要使用锁操作部件,例如钥匙(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中未示出),因此,安全性得以增加。并且执手4不向室内一侧突出,使得空间得到了释放并且不易发生磕碰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仅示例性描述了为理解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纱窗锁5的部分结构,纱窗锁5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工作原理并未详述,已知的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的纱窗结构相匹配的锁都可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作为替代,锁头511上不设置锁孔513,而是设置带棱突出部(附图中未示出),该带棱突出部可具有正方形或三角形等截面,相应地,锁操作部件可为具有与所述带棱突出部对应的凹槽的部件,以便对锁头511进行操作。

出于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前述说明。前述说明并非是穷举性的,也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还可能存在各种变形和修改,或者是可能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各种变形和修改。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以适合于构思的特定用途来以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修改而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