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8895发布日期:2019-09-17 20:1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垫。



背景技术:

现在每个家庭,每个场所几乎都能用到杯垫,杯垫除了能隔热,还具有美观、方便、有趣等作用;目前各种各样的杯垫在市场上呈现,多功能杯垫也越来越多,因为多功能可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和舒心。在我们享受方便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问题让我们感到困扰,比如我们在用杯垫的时候,也会不小心打翻水杯,杯垫不能很好地固定水杯,尤其是家中常用的玻璃杯;我们外出的时候,可能需要携带一个小杯子,但经常会找不到相应装被子的盒子,从而不方便携带,从而只能携带一些体积较大的能带出去的被子或者用外面的一次性杯子,这样会造成携带体积过大从而不方便携带或者不卫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可以很好地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杯垫,能牢牢固定杯子,还能变形成装杯子的容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杯垫,包括杯垫本体,所述杯垫本体上设有若干个挡体,所述挡体围成能容纳杯子的置杯区;所述杯垫本体的底部设有吸盘;所述杯垫本体为中空状,所述杯垫本体四周分别设有第一盖片、第二盖片、第三盖片和第四盖片,所述第一盖片通过卡槽与所述杯垫本体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片能伸入所述杯垫本体中,所述第二盖片、第三盖片以及第四盖片与所述杯垫本体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盖片同所述杯垫本体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盖片包括上盖片和下盖片,所述上盖片与下盖片一端铰接,所述上盖片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上盖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盖片正对面的第三盖片的上盖片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体的个数为3-6个。

优选的,所述挡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片、第二盖片、第三盖片和第四盖片为卷帘状。

优选的,所述下盖片另一端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盖片正对面的第三盖片的上盖片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环,所述环能套在所述凸起上。

优选的,所述杯垫本体呈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实用新型通过挡体与吸盘的配合,可以将杯子牢牢固定在桌面上,以免被不小心打翻;还能通过拉伸盖片使杯垫变成盒子状,从而可以将杯子承装在里面,方便外出携带;而且有挡体的作用,杯子在盒子里也会很牢固,不会乱晃,提高杯子的安全性,这样我们不管是出差,还是去旅游,都可以很方便地携带自己的杯子,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盖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部吸盘结构示意图。

1、杯垫本体;2、挡体;3、第一盖片;31、上盖片;32、下盖片;4、第二盖片;5、第三盖片;6、第四盖片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杯垫,包括杯垫本体1,所述杯垫本体1呈方形,所述杯垫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挡体2,所述挡体2的个数为3个,所述挡体2采用橡胶制成,所述挡体2围成能容纳杯子的置杯区21;所述杯垫本体1的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杯垫本体1为中空状,所述杯垫本体1四周分别设有第一盖片3、第二盖片4、第三盖片5和第四盖片6,所述第一盖片3通过卡槽与所述杯垫本体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片3能伸入所述杯垫本体1中,所述第二盖片4、第三盖片5以及第四盖片6与所述杯垫本体1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一盖片3同所述杯垫本体1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第一盖片3、第二盖片4、第三盖片5和第四盖片6为卷帘状;所述第一盖片3包括上盖片31和下盖片32,所述上盖片31与下盖片32一端铰接,所述上盖片31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上盖片31另一端上设有凸起,所述第一盖片3正对面的第三盖片5的上盖片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环,所述环能套在所述凸起上。

使用方法:平时在家时,将玻璃杯放入置杯区,吸盘会在杯子的重力下仅仅吸住桌面,挡体会固定杯体,使杯子不会晃动,这样可以防止不小心打翻或打碎杯子;当需要携带杯子外出时,可将盖片拉出呈盒子状,然后将盖片上的卡扣连接好,这样可以放心的出门了,可以随时随地用自己的杯子喝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