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及镜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3922发布日期:2019-07-24 09:12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及镜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及镜柜。



背景技术:

镜子能够方便人们对着镜子穿衣、化妆、洗漱打理。为了使人在夜晚也能使用镜子,需要在镜子上设置集成照明,主要是将银镜的镀银层做局部透光处理,通常为喷砂处理,灯光透过镜面处理过的区域照明。

发明人发现,发光区域占用镜面,使得镜面的使用面积减小,同时,透光区域的边缘时间久了会发黑,并且,集成照明时灯光是散射发散,因而不能很好地聚拢在用户特定的面部区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及镜柜,使得能避免镜面氧化发黑,并使灯光聚拢在用户特定的面部区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包括:

镜体,包括:反光侧、与所述反光侧相对的背光侧、连接所述反光侧与所述背光侧的安装侧;

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侧上;

反射板,具有朝向所述镜体方向延伸的反射面;其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发光组件的光照方向指向所述反射面,且所述反射面用于将所述发光组件所照射的光线朝着所述反光侧远离所述背光侧的方向进行反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镜柜,包括:柜体、如上所述的带灯光照明的镜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发光组件设置在镜体的安装侧上,反射板具有朝向镜体方向延伸的反射面,且发光组件的光照方向指向反射面,且反射面与发光组件相对设置,由反射面将发光组件照射的光线朝着镜体反光侧远离镜体背光侧的方向进行反射,从而可通过反射板将发光组件照射的光线反射至用户的面部区域,便于用户使用,并且,反射后照射至用户面部的光线比直射在用户面部的光线更加柔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此种设置方式不需要对反光侧进行通光处理,因而可避免造成反光侧的镜面发黑。

另外,所述反射面为圆弧面。从而可进一步将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聚拢。

另外,所述发光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反射板设置有多个,并与所述发光组件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且至少有两个所述发光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侧任意相对的两侧。从而可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

另外,各所述反射板的反射面所反射的光线用于在所述镜体的所述反光侧背离所述背光侧的一侧汇聚成一光亮区。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

另外,所述发光组件环设在所述安装侧上。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

另外,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基板,固定于所述安装侧上;若干光源,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从而可均匀地将光线照射至反射板上。

另外,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灯罩,与所述基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基板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各所述光源的容置区。从而通过灯罩将各光源发出的光线均匀漫射,形成一个均匀的发光面。

另外,所述安装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从而可方便对发光组件进行安装。

另外,所述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

主控模块,与所述发光组件电性连接;

第一触控按键,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按键被触发后,打开所述发光组件。从而实现对发光组件的启闭。

另外,所述主控模块还用于接收调节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调节信号后,调节所述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从而可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所述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

第二触控按键,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并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调节信号;

或者,控制设备,与所述主控模块通讯,并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调节信号。从而可实现对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

另外,所述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与所述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语音识别模块,所述语音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调节信号,并将所述调节信号发送至所述主控模块。从而可方便用户打开或关闭发光组件,并对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模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镜柜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镜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由镜体1、发光组件2及反射板3组成,其中,镜体1包括反光侧11、与反光侧11相对设置的背光侧12、连接反光侧11与背光侧12的安装侧,并且,发光组件2设置在镜体1的安装侧上,反射板3具有朝向镜体1方向延伸的反射面31,且反射面31与发光组件2相对设置,并且,发光组件2的光照方向指向反射面31,由反射面31将发光组件2照射的光线朝着反光侧11远离背光侧12的方向进行反射。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发光组件2设置在镜体1的安装侧上,反射板3具有朝向镜体1一侧延伸的反射面31,且发光组件2的光照方向指向反射面31,而反射面31与发光组件2相对设置,并由反射面31将发光组件2照射的光线朝着镜体1发光侧反光侧11远离镜体1背光侧12的方向进行反射,从而可通过反射板3将发光组件2照射的光线反射至用户的面部区域,便于用户使用,并且,经反射板3反射后照射至用户面部的光线比直射在用户面部的光线更加柔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此种设置方式不需要对镜体1的反光侧11进行通光处理,因而可避免造成反光侧11的镜面发黑。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4所示,镜体1为四边形结构,安装侧具体包括:连接反光侧11与背光侧12的第一顶板13、与第一顶板13相对设置的第一底板14、相对设置于第一顶板13与第一底板14之间的第一左侧板(图中未标示)与第一右侧板(图中未标示)。并且,发光组件2设置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第一顶板13与第一底板14上,同时,反射板3设置有两个,并与发光组件2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的两反射板3所反射的光线在反光侧11背离背光侧12的一侧汇聚成一光亮区,从而可同时从镜体1的顶部与底部对光线进行反射,有效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并且,为了进一步对光线进行聚拢,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面31为圆弧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当然,反射面31也可设置为具有多段折弯段的板材。另外,为了方便发光组件的安装,第一顶板13与第一底板14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因而可将发光组件3设置在安装槽内,从而可方便对发光组件2的定位与安装。并且,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发光组件2分别设置在第一左侧板与第一右侧板上。同时,镜体1的形状与结构均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另外,反射板3可采用具有反光能力的柔性金属板件,也可在其他不具有反光能力的材料上涂覆反光层,或者也可直接采用镜子对光线进行反射,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对发光组件2发出的光线进行发射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2为灯带,且发光组件2具体包括:基板(图中未标示)、设置于基板上的若干光源(图中未标示),由基板与安装侧进行固定,并由各光源发出光线,其中,各光源均为发光二极管,基板为软板,从而既能实现与第二顶板42之间的连接固定,还能均匀地将光线发射至反射板3上,进而可使得反射至用户面部的光线更加均匀。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基板也可以为硬板。为了使发光组件2发出的光线形成均匀的发光面,发光组件2还包括与基板相对设置的灯罩21,并由灯罩21与基板围合形成放置各光源的容置区,各光源通过灯罩21照射至反光板上,再由反射板3对光线进行反射,其中,灯罩21通常采用匀光片或亚克力板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主控模块与第一触控按键,其中,主控模块与发光组件2电性连接,而第一触控按键与主控模块之间电性连接,且当第一触控按键被触发后,主控模块打开发光组件2,由电源向发光组件进行供电,使得发光组件2发出光线,并照射至反射板3,实现对对镜子的照明,方便用户使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主控模块还能够接收调节信号,并在接收到调节信号后,调节各光源发出的光线的亮度与色温。具体的说,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第二触控按键,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且第二触控按键用于向主控模块发送调节信号,并由主控模块接收该调节信号,而当主控模块接收到第二触控按键发出的调节信号时,调节发光组件2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具体的说,在实际使用时,第二触控按键可设置多个档位,每个档位对应不同的亮度与色温,让用户得到一种情景照明,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可由与主控模块进行通讯的远程操作设备向主控模块发送调节信号,如设置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蓝牙接收模块,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或蓝牙遥控器向蓝牙接收模块发送对应的蓝牙信号,在蓝牙接收模块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后,由主控模块调节各光源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另外,在实际使用时,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控制方法,如设置与主控模块远程通讯的无线接收模块,由远程操作设备向主控模块发送对应的无线调节信号,主控模块对各光源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或者,也可采用红外接收模块,由红外遥控器或手机应用向红外接收模块发送红外线,主控模块根据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红外线的波长,对各光源发出光线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采用其他的调节方式对各光源的强度与色温进行调节,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组件2环设在镜体1的安装侧上,即第一顶板13、第一底板14、第二左侧板与第二右侧板上均设置有发光组件2。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照射至用户面部的亮度,方便用户使用带灯光照明的镜子。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灯光照明的镜子还包括与主控模块电性连接的语音识别模块,具体的说,语音识别模块能够将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转换为主控模块可读的调节信号,并将识别到的调节信号传递给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打开或关闭发光组件,或者对发光组件的亮度与色温进行调节。例如,用户说开灯,语音识别模块将相应的打开信号传递给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打开发光组件;当用户说出灯光亮一点,语音识别模块将对应的调节信号传递给主控模块,由主控模块对发光组件发出光线的亮度进行调节。对应地可对发光组件亮度及色温进行调节,因而可方便用户对发光组件的打开、关闭、调节亮度及调节色温。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镜柜,如图7、图8所示,镜柜包括:柜体4、如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由镜体1将柜体4打开或封闭,通常情况下,柜体4具体包括:与镜体1相对设置的后侧板41、与后侧板41相连的第二顶板42、与第二顶板42相对设置的第二底板43、相对设置于第二顶板42与第二底板43之间的第二左侧板(图中未标示)与第二右侧板(图中未标示),且任一反射板3设置在第二顶板42的上方,而另一反射板3设置在第二底板43的下方,且镜体1的形状与柜体4的形状相同,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直接将反射板3作为柜体4的第二顶板42及第二底板43进行使用。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由于该带灯光照明的镜子的发光组件2设置在镜体1的安装侧上,反射板3具有朝向镜体1一侧延伸的反射面31,且发光组件2的光照方向指向反射面31,而反射面31与发光组件2相对设置,并由反射面31将发光组件2照射的光线朝着镜体1发光侧反光侧11远离镜体1背光侧12的方向进行反射,从而可通过反射板3将发光组件2照射的光线反射至用户的面部区域,便于用户使用,并且,反射后照射至用户面部的光线比直射在用户面部的光线更加柔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另外,此种设置方式不需要对镜体1的反光侧11进行通光处理,因而可避免造成反光侧11的镜面发黑。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