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1739发布日期:2019-11-27 17: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扬尘样品的采集主要采用真空吸尘器法,真空吸尘法是美国环保署(epa)发布的ap-42中推荐的道路积尘采样方法。主要原理是用真空吸尘器在一定面积的道路路面内吸取道路积尘,根据真空吸尘器吸取的道路尘质量和确定的采样面积来计算单位面积内的积尘质量。

现有真空吸尘法为人工采样作业,其优点在于能够较为有效的计算出道路积尘负荷。但在实际应用中现有真空吸尘法存在诸多因素的限制:1)在城市车辆日益增多的今天,白天正常工作时段内人工划定吸尘采样范围,其操作性受到道路交通等的限制,无法顺利的实施;2)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进行人工采样检测具有潜在安全风险;3)人为操作因素对采样结果影响较大,无论怎样划定面积,使用手持吸尘器,不同的操作者在同一采样地点或者同一操作者在不同采样地点均无法保证吸尘器有效的均匀覆盖,无法保证吸尘面积有均匀的负压和过风量;4)采样效率较低,由于室外工作,大功率吸尘器无法使用,手持式吸尘工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包括带有集尘袋的真空吸尘器、吸盘及电池组,吸尘器通过可伸缩弹性管与吸盘连接,其技术要点是,在吸尘器和吸盘之间的集尘管路上并联多个使气体通过使尘埃留下的由电磁阀和集尘杯串联形成的集尘杯支路,集尘杯支路通过塑料进风管与吸盘连接,集尘杯支路通过不锈钢出风管与真空吸尘器连接;在吸盘上设有用于测量吸尘距离的编码器,所述的编码器与控制系统连接用于计算道路集尘负荷,所述的控制系统与电磁阀连接用于控制不同集尘杯之路的开断。

上述方案中,在电池组的框架上连接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吸盘并带动吸盘上下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集尘杯的上开口与第一钢杯锁紧活节连接,所述的集尘杯的下开口与第二钢杯锁紧活节连接。

上述方案中,在集尘杯内腔的下端连接带有通气孔的花孔衬板,所述的通气孔与吸盘腔、集尘杯内腔和真空吸尘器内腔连通并在真空吸尘器的吸力作用下使气体依次经吸盘腔和集尘杯内腔进入真空吸尘器内腔。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通气孔的直径在8mm~45mm。

上述方案中,在集尘杯支路的不锈钢出风管上设有用于检测出风量的流量计。

上述方案中,在集尘杯的内腔上端设有用于检测尘埃是否充满集尘杯的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的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系统关闭一条集尘杯支路后,根据控制系统内设定或自动开启下一条集尘杯支路之路,直至所有的集尘杯均充满为止,或停止采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在吸尘器和吸盘之间的集尘管路上并联多个使气体通过使尘埃留下的集尘杯支路用于收集尘埃,利用控制系统自动获取道路集尘负荷,具有明显优势:1)便捷性。采样检测操作均在运载车辆内进行,对道路交通基本无影响;2)安全性。操作人员均在运载车辆内,安全有保障;3)均一性。吸盘面积及吸盘运动距离为固定值,风机功率恒定,可以保证每次操作的均一性,即不同采样点采样面积和负压状态均为定值,确保采样检测的客观性;4)高效性。利用集尘杯支路扩大吸盘覆盖面积,增强吸尘效果,提高采样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尘杯支路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尘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花孔衬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牵引车、2拖挂车、3电池组、4电动推杆、5吸盘、6行程计数编码器、7吸尘风管、8真空吸尘器、9控制系统、10电磁阀、11集尘杯、12流量计、13筛网、14钢杯锁紧活节、15花孔衬板、16钢杯锁紧活节、17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采用的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安装在拖挂车2上,拖挂车2通过挂钩与牵引车1连接并在牵引车1的带动下匀速移动,拖挂车2整车尺寸为3410*1730*1700mm;车厢尺寸为1670*1210*1200mm;车厢底距地面高度为500mm,拖挂车2自重为250kg,承重质量为500kg,总重量为650kg。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系统包括带有集尘袋的真空吸尘器8、集尘杯10、吸盘5、安装在电源安装架上的电池组3及控制系统9,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组3采用4个大功率锂离子移动电池组,其中三个电池组为吸尘器的三组风机供电,第四组电池组为控制系统9进行供电,每组电池组功率为2000w,可输出220v纯正弦波交流电,满足绝大多数用电设备使用。真空吸尘器8为桶式结构,具有三组可独立启动的风机。集尘袋材质为可水洗无纺布,最大容量为15l。吸盘5采用推吸大地刷,吸尘宽度为580mm,刷头前部设有可阻挡树叶、纸削、烟头等杂物进入的筛网13。控制系统9采用触摸屏一体机。

在真空吸尘器8和吸盘5之间的集尘管路上并联多个使气体通过尘埃留下的由电磁阀10和集尘杯11串联形成的集尘杯支路,集尘杯支路通过可伸缩性的塑料进风管与吸盘5连接,集尘杯支路通过不锈钢出风管连接塑料软管后再与真空吸尘器6内的集尘袋的进风口连接在吸盘5上设有用于测量吸尘距离的行程计数编码器6,所述的行程计数编码器6与控制系统9连接,可通过采集行程来计算采样面积,也可通过控制系统9设定行程距离,行驶到达设定距离后自动停止吸尘。

在电池组3的框架上连接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另一端连接吸盘5并带动吸盘5上下移动。吸盘5上还装有用来保持吸盘稳定性的固定脚轮,吸盘5通过升降推杆4安装在拖挂车2内部,在无采样任务时吸盘5可升起,不影响行车,在采样时吸盘5可降下,为确保吸尘效率和覆盖率吸口距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mm。在吸盘5和升降推杆4连接位置还装有减震弹簧,避免由于路面不平整造成的吸盘5损坏。

集尘杯11的上开口与钢杯锁紧活节14连接,集尘杯11的下开口与钢杯锁紧活节15连接。

在集尘杯11内腔的下端连接带有通气孔17的花孔衬板15,其中的通气孔17与吸盘腔、集尘杯内腔和真空吸尘器内腔连通并在真空吸尘器8的吸力作用下使气体依次经吸盘腔和集尘杯内腔进入真空吸尘器内腔。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通气孔的直径为8mm。

本实施例在集尘杯支路的不锈钢出风管上设有用于检测出风量的流量计,流量计与控制系统9连接,可通过控制系统9来调节进风量。

本实施例在集尘杯11的内腔上端设有用于检测尘埃是否充满集尘杯11的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控制系统9连接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9由控制系统9判断是否关闭该集尘杯支路。控制系统在关闭一条集尘杯支路后,会根据用户指令判断是继续启动下一条集尘杯支路,还是停止工作。控制系统9判断过程会在所有集尘杯11均充满后会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采用道路扬尘综合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将位于牵引车上的控制系统与电池组、电磁阀、流量计、电动推杆、行程计数编码器和真空吸尘器连接在一起,将集尘杯安装在真空吸尘器和吸盘之间的集尘管路内,打开三组风机电源开关、控制电源开关和照明排风系统开关。

步骤2,将拖挂车开到指定采样路段后,开启作业指示灯提示后方车辆注意,通过操作控制界面先将吸盘下降到地面高度,设定好需要采样的行驶距离。

步骤3,分别开启三组风机同时工作,驾驶车辆匀速通过采样路面,吸盘上的行程计数编码器把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脑,控制系统的电脑将接收到的信号处理后直接在操作界面上显示吸尘距离和吸尘面积。

步骤4,当吸盘的行驶距离达到设定距离时,真空吸尘器的风机自动停止工作。通过操作界面切换吸尘管路,继续下一组采样工作。当多组采样工作结束后,将吸盘上升,将集尘杯从集尘管路中取出,将集尘杯装入采样袋中留作后续处理,记录操作界面中显示的吸尘距离和吸尘面积。

步骤5,选择下一条采样道路,重复上述步骤2~4。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通气孔的直径为4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早拖挂车上部装有支撑骨架,覆盖防水搌布,保证整体系统防风、防尘、防雨,搌布前后有卷帘门,方便设备操作和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