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面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9838发布日期:2019-06-13 15:30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煮面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煮面炉。



背景技术:

煮面炉用于煮熟面条、拉面、混沌等面食。现有的煮面炉工作时,炉内的水是均匀受热的,炉内各部位的水温差别不大,炉内不能迅速形成对流热循环,热交换效率较低,煮面漏勺处的水升温比较慢,煮熟面食所用时间长,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煮面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至少一个煮面漏勺和水流推动装置,煮面漏勺设在煮面炉体顶部的周边,水流推动装置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煮面炉体内底部的水流推动装置可以使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煮面炉体内的水可以形成对流热循环,从而可以使位于顶部的煮面漏勺处的水温快速升高,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降低了煮面食用的时间,提高了煮面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流推动装置可以是水泵。由此,通过水泵的作用,可以使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形成对流热循环,使煮面漏勺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面食表面水流速度更快,从而提高面食与热水之间热交换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流推动装置可以是电机和轴流式桨叶,电机驱动轴流式桨叶转动,轴流式桨叶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底部。由此,电机驱动轴流式桨叶转动,可以使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形成对流热循环,使煮面漏勺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锥形喷嘴,锥形喷嘴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壁上,锥形喷嘴位于水流推动装置的上方。由此,锥形喷嘴可以使热水上冲,将锥形喷嘴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可以进一步加快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煮面漏勺处水温的升高,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当锥形喷嘴位于煮面漏勺正下方时,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多个锥形喷嘴,锥形喷嘴设在煮面炉体的内壁上,多个锥形喷嘴均匀分布在煮面炉体的内壁上,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为多个,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与锥形喷嘴的数量相同,每个锥形喷嘴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流推动装置。由此,由于煮面漏勺是放置在煮面炉体顶部的周边上,锥形喷嘴设置在煮面炉体的内壁上可以确保锥形喷嘴位于煮面漏勺的正下方,确保煮面漏勺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而且,每个锥形喷嘴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流推动装置,这样可以使每个锥形喷嘴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使每个煮面漏勺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进一步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煮面漏勺的底部可以设有内凹部,内凹部呈锥形状。由此,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的周围,内凹部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呈锥形状的内凹部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面食烹煮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煮面漏勺、锥形喷嘴、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可以均为八个,煮面漏勺位于锥形喷嘴的正上方。由此,可以同时使用八个煮面漏勺煮面食,每个煮面漏勺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每个锥形喷嘴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流推动装置,从而可以确保每个煮面漏勺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达到快速煮面食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锥形喷嘴的下端开口面积可以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由此,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可以确保煮面炉体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确保煮面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中煮面漏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煮面漏勺沿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煮面漏勺隐藏滤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煮面炉中锥形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图1至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

如图1至图6所示,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和水流推动装置。此外,煮面炉还可以包括锥形喷嘴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煮面炉体1的横截面呈圆形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场所,煮面炉体1的横截面也可以呈方形、椭圆形等。

煮面炉体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未示出),如加热管、电磁加热等,加热装置对煮面炉体1内的水进行加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水流推动装置是电机32和轴流式桨叶33。

如图1所示,电机32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外底部,轴流式桨叶33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内底部,电机32驱动轴流式桨叶33转动,轴流式桨叶33转动时,轴流式桨叶33可以使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煮面炉体1内的水可以形成对流热循环,从而可以使位于顶部的煮面漏勺2处的水温快速升高,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降低了煮面食用的时间,提高了煮面食的效率。

如图1所示,煮面炉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锥形喷嘴4,锥形喷嘴4位于轴流式桨叶33的上方,锥形喷嘴4可以使热水上冲,将锥形喷嘴4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4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4可以进一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面食表面的水流速度更快,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锥形喷嘴4的数量为八个,八个锥形喷嘴4均匀分布在煮面炉体1的内壁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锥形喷嘴4的数量可以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进行对应设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也为八个,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与锥形喷嘴4的数量相同,每个锥形喷嘴4的下方安装一个水流推动装置,这样可以使每个锥形喷嘴4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使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进一步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水流推动装置中的电机32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外底部,轴流式桨叶33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内底部中央,或者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锥形喷嘴4的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下端开口面积是上端开口面积的5~10倍可以确保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确保煮面食的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锥形喷嘴4的下端开口面积也可以是上端开口面积的其他倍数。

如图3~图5所示,煮面漏勺2的底部设置有内凹部21,内凹部21呈锥形状,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从而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

如图3~图5所示,煮面漏勺2上设置有挂钩22,煮面漏勺2通过挂钩22挂在煮面炉体1顶部的周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煮面漏勺2的数量为八个,与锥形喷嘴4、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相同,八个煮面漏勺2分别位于八个锥形喷嘴4的正上方。可以同时使用八个煮面漏勺2煮面食,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4,每个锥形喷嘴4下方设置一个轴流式桨叶33,从而可以确保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达到快速煮面食的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煮面漏勺2的数量可以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进行对应设置,为了确保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可以快速升温,煮面漏勺2的数量与锥形喷嘴4的数量可以相同,每个煮面漏勺2下方设置一个锥形喷嘴4。

如图1所示,每个锥形喷嘴4的下方设置一个轴流式桨叶33,确保每个锥形喷嘴4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煮面炉体1内的水可以形成对流热循环,可以使位于顶部的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温快速升高,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降低了煮面食用的时间,提高了煮面食的效率;锥形喷嘴4可以使热水上冲,将锥形喷嘴4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4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4可以进一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锥形喷嘴4位于煮面漏勺2的正下方,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同时煮面漏勺2底部的内凹部21呈锥形状,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而且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从而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实施例二:

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煮面炉的结构。

如图7所示,煮面炉,包括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和水流推动装置。此外,煮面炉还可以包括锥形喷嘴4。

本实施例中,水流推动装置是水泵31,煮面炉体1、煮面漏勺2和锥形喷嘴4的结构、设置方式和位置关系同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为八个,即水泵31的数量为八个,每个锥形喷嘴4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泵31,这样可以使每个锥形喷嘴4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使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进一步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在其他实施例中,水泵3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水泵31安装在煮面炉体1的内底部中央,或者根据煮面炉体1的尺寸、煮面需求,水流推动装置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

如图7所示,每个锥形喷嘴4的下方设置一个水泵31,确保每个锥形喷嘴4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通过水泵31的作用,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可以快速向顶部方向流动,形成对流热循环,使每个煮面漏勺2处的水温可以快速升高,提高面食表面水的流速,使面食表面与热水的热交换效率更高,降低了煮面食用的时间,提高了煮面食的效率;锥形喷嘴4可以使热水上冲,将锥形喷嘴4下方沸腾翻滚的热水喷射到锥形喷嘴4上方,对面团进行冲击产生翻滚效果,锥形喷嘴4可以进一步加快煮面炉体1底部的水向顶部方向流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煮面漏勺2处水温的升高,锥形喷嘴4位于煮面漏勺2的正下方,快速升温效果更明显,而且煮面漏勺2底部的内凹部21呈锥形状,煮面食时,面食可以分散在内凹部21的周围,内凹部21可以加大面食与热水的接触面积,快速地煮熟面食,即可以降低煮面食用的时间,进一步提高煮面食的效率,而且呈锥形状的内凹部21可以使热水产生一定的上冲力,对面食进行一定的冲击,产生翻滚效果,从而可以提高面食与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