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型洗菜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5434发布日期:2019-11-08 23:2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型洗菜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菜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型洗菜盆。



背景技术:

洗菜盆是厨房常用的洗菜器件,蔬菜水果在清水中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会使得各种污渍会随着水流离开蔬菜,现有技术洗菜盆有两种:一种是不具有滤网的盆体,另一种是全滤网的盆体;不具有滤网的盆体在洗菜时不方便蔬菜的滤水,在滤水操作过程中,部分蔬菜会随着水流一同滤出,而全滤网的盆体对于熟菜的清洗不方便,需要不断的用水冲,即便如此,对于蔬菜清洗不干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型洗菜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蛋型洗菜盆,包括盆体、盆帮和盆座,所述盆体内腔的右侧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卡槽,两个所述卡槽之间卡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盆体的内腔设有与卡槽铰接连接的滤网,所述滤网远离卡槽的一端设有与L形支板挂接的挂接孔,所述盆帮顶部左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

此项设置利用括盆体进行洗菜,将菜置于滤网的顶部,洗菜方便,洗菜水通过滤网以及滤孔流出,滤水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盆体内菜品随着滤水操作一同滤出,洗菜后,将U形板的一端挂接于挂接孔上,另一端与滑槽的一端抵顶,将滤网连同滤网上的蔬菜提升一定高度,由此晾干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水分,水滴落入滤网下部的盆体内。

优选的,所述盆体、盆帮和盆座均为蛋型。

优选的,所述盆体右侧面的上部均布有滤孔。

此项设置方便洗菜滤水操作。

优选的,所述L形支板固定设于盆体内壁底部,所述L形支板的固定高度与滤网与卡槽铰接的高度相等。

此项设置使得滤网能够水平放置,方便洗菜操作。

优选的,所述滤网与盆体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U形板两端立板的高度高于滑槽的高度。

此项设置,在晾干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水分时,方便U形板的一端挂接于挂接孔上,另一端与滑槽的一端抵顶,防止U形板整体滑出滑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蛋型洗菜盆,利用括盆体进行洗菜,将菜置于滤网的顶部,洗菜方便,洗菜水通过滤网以及滤孔流出,滤水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盆体内菜品随着滤水操作一同滤出,洗菜后,将U形板的一端挂接于挂接孔上,另一端与滑槽的一端抵顶,将滤网连同滤网上的蔬菜提升一定高度,由此晾干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水分,水滴落入滤网下部的盆体内,方便晾晒蔬菜水分,减少下油锅炒菜时,油花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中:1盆体、2盆帮、3盆座、4卡槽、5滤网、6滤孔、7滤网、8L 形支板、9挂接孔、10滑槽、11U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蛋型洗菜盆,包括盆体1、盆帮2 和盆座3,所述盆体1内腔的右侧前后对称设有两个竖直方向设置的卡槽4,两个所述卡槽4之间卡接有第一滤网5,所述盆体1的内腔设有与卡槽4铰接连接的滤网7,所述滤网7远离卡槽4的一端设有与L形支板8挂接的挂接孔 9,所述盆帮2顶部左侧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11。

具体的,所述盆体1、盆帮2和盆座3均为蛋型。

具体的,所述盆体1右侧面的上部均布有滤孔6。

具体的,所述L形支板8固定设于盆体1内壁底部,所述L形支板8的固定高度与滤网7与卡槽4铰接的高度相等。

具体的,所述滤网7与盆体1的底壁之间留有间距。

具体的,所述U形板11两端立板的高度高于滑槽10的高度,所述滑槽 10内的滑孔为凸字形。

该蛋型洗菜盆,利用括盆体1进行洗菜,将菜置于滤网7的顶部,洗菜方便,洗菜水通过滤网5以及滤孔6流出,滤水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盆体1 内菜品随着滤水操作一同滤出,洗菜后,将U形板11的一端挂接于挂接孔9 上,另一端与滑槽10的一端抵顶,将滤网7连同滤网7上的蔬菜提升一定高度,由此晾干清洗后蔬菜上残留的水分,水滴落入滤网7下部的盆体1内,方便晾晒蔬菜水分,减少下油锅炒菜时,油花飞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