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1411发布日期:2019-10-19 02:48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桥铝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外窗市场的主流产品为塑钢门窗和断桥铝门窗,二种门窗各具特点。塑钢门窗使用的塑料型材为多腔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传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因此塑窗的保温性是非常优秀的。但是由于塑料型材自身材质的原因,造成了塑窗的强度和刚性较低,虽经插入钢衬增强,但其抗风压强度也要比金属窗逊色很多。于是铝合金型材厂家开发出了断桥铝型材,断桥铝型材的室内和室外部位为合金铝型材,中间用尼龙66作为隔热材料组合,从而实现了成窗的良好保温性,又大大地提高了成窗的强度。

在水密性和气密性方面,塑料门窗框、扇构件都是将塑料型材热熔后焊接成型,故其水密性、气密性要比铝合金窗的机械组角或螺接的略好一些。虽然铝合金窗尺寸精度更高,框、扇配合更严密,并且在制作过程中,窗的接缝处涂满硅酮胶来加强密封性能。但在窗的制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素质不一,型材接缝处涂胶不均匀、不完整;成窗在搬运过程中组角错缝,都会降低铝窗的水密性和气密性,从而造成漏水、漏风的隐患。

鉴于上述缺陷,增加了导流板结构,但是传统的导流板结构(如图1)厚度是1.5毫米,在导流板11角部加工出一个深0.7毫米的凹槽12作为注胶导流槽,角码13两侧各贴一个导流板11(2*1.5)用来注胶,但是却削弱了角码的强度,尤其是尺寸较小较薄的角码。注胶时,胶层介于铝型材14和导流板11(塑料)之间,因为两者材质不同,从而降低了粘接强度。鉴于以上原因,设计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提高了铝合金窗组角后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同时也增加了铝窗组角后的角部强度,同时结构简单,开模费用低、采购费用低,定位准确、牢固,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包括铝合金型材、角码和注胶导流板,所述注胶导流板设置在所述铝合金型材和所述角码之间,所述角码设置在所述铝合金型材连接处的内侧;

所述注胶导流板设置为左右对称件,且分别粘贴在所述角码的两侧面上,所述角码的一边侧面上粘贴两个所述注胶导流板,两个所述注胶导流板之间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深度与所述注胶导流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导流槽的宽度设置为4毫米;

所述导流槽内设置有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的里侧与所述角码连接,所述第一胶层的外侧与所述铝合金型材连接,且所述第一胶层的宽度与所述导流槽的宽度相同;

所述注胶导流板与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铝合金型材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层、所述第二胶层和所述第三胶层均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第三胶层的宽度与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胶层的宽度与所述注胶导流板和所述铝合金型材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三胶层的长度与所述铝合金型材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胶层的长度与所述注胶导流板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注胶导流板的厚度设置为0.7毫米。

优选的,所述注胶导流板设置为T型结构,且所述注胶导流板的底端设置为斜面,所述注胶导流板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卡条。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提高了铝合金窗组角后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同时也增加了铝窗组角后的角部强度,同时结构简单,开模费用低、采购费用低,定位准确、牢固,操作简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注胶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实施例的注胶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实施例的注胶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包括铝合金型材1、角码2和注胶导流板3,注胶导流板3设置在铝合金型材1和角码2之间,角码2设置在铝合金型材1连接处的内侧;注胶导流板3设置为左右对称件,且分别粘贴在角码2的两侧面上,角码2的一边侧面上粘贴两个注胶导流板3,两个注胶导流板3之间设置有导流槽4,导流槽4的深度与注胶导流板3的厚度相同,导流槽4的宽度设置为4毫米,注胶导流板3的厚度设置为0.7毫米;导流槽4内设置有第一胶层5,第一胶层5的里侧与角码2连接,第一胶层5的外侧与铝合金型材1连接,且第一胶层5的宽度与导流槽4的宽度相同;注胶导流板3与铝合金型材1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6,铝合金型材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胶层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两个注胶导流板之间自然形成导流槽,不必在注胶导流板上加工凹槽,而且注胶导流板的厚度就是导流槽的深度,这样不会影响角码的强度,注胶时,第一胶层、第二胶层和第三胶层介于铝合金型材和角码两个金属面之间,通过注胶导流板与角码之间的间隙和周边的缝隙,将胶注入,使得铝合金型材与角码之间充满“双组份胶”,增加了窗户角部缝隙密封胶的数量,从而大大提高了窗户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同时也提高了窗户的角强度。

第一胶层5、第二胶层6和第三胶层7均为一体式结构,且第三胶层7的宽度与铝合金型材1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二胶层6的宽度与注胶导流板3和铝合金型材1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三胶层7的长度与铝合金型材1的厚度相同,第二胶层6的长度与注胶导流板3的长度相同。

注胶导流板3设置为T型结构,且注胶导流板3的底端设置为斜面,注胶导流板3的背面设置有安装卡条8。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新型断桥铝窗的注胶导流装置,提高了铝合金窗组角后的水密性和气密性,同时也增加了铝窗组角后的角部强度,同时结构简单,开模费用低、采购费用低,定位准确、牢固,操作简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