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6213发布日期:2019-09-20 21:1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安装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



背景技术:

百叶窗是窗子的一种式样,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建筑中,有直棂窗,从战国至汉代各朝代都有运用。竖直条的被称为直棂窗,还有横直条的,叫卧棂窗。卧棂窗即百叶窗的一种原始式样,也可以说它是百叶窗原来的状态。但是近代的百叶窗是由美国人发明的,百叶窗一般相对较宽,一般用于室内室外遮阳、通风。百叶窗,安装有百叶的窗户。区别于百叶帘,百叶帘类似窗帘,叶片较小,可以收拢,是我们日常常见的。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是百叶窗安装中的重要部件,传统的立柱底座结构复杂,安装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上;所述下壳体包括底板,底板上表面对称垂直安装有两片下侧板,下侧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上壳体包括抵在底板上表面的立柱板,立柱板上垂直安装有上板,上板两侧边向下垂直安装有上侧板,上侧板安装在下侧板上;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上板上设有贯穿底板的第二安装孔,立柱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孔。底板、下侧板和连接板为一体结构,上板、立柱板和上侧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侧板前端为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板上端面高于下侧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侧板长度大于上侧板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安装下壳体先通过第一安装孔与横窗框固定,立柱板抵在底板上表面,上侧板叠在下侧板上,将长螺栓通过第二安装孔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墙体上,将竖窗框通过第三安装孔与立柱板固定连接;通过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将横窗框和竖窗框固定在墙体上,安装便捷,大大提高了百叶窗叶片的安装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下侧板,3.连接板,4.上板,5.立柱板,6.第三安装孔,7.第二安装孔,8.上侧板,9.第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百叶窗安装用立柱底座,具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上;下壳体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对称垂直安装有两片下侧板2,下侧板2之间连接有连接板3;上壳体包括抵在底板1上表面的立柱板5,立柱板5上垂直安装有上板4,上板4两侧边向下垂直安装有上侧板8,上侧板8安装在下侧板2上;连接板3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9,上板4上设有贯穿底板1的第二安装孔7,立柱板5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安装孔6。

下侧板2前端为倒角,连接板3上端面高于下侧板2上端面,下侧板2长度大于上侧板8长度。

安装过程如下:

下壳体先通过第一安装孔9与横窗框固定,立柱板5抵在底板1上表面,上侧板8叠在下侧板2上,将长螺栓通过第二安装孔7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墙体上;将竖窗框通过第三安装孔6与立柱板5固定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