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3895发布日期:2019-08-09 21:0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折叠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属于家庭用物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衣架,特别是一种折叠衣架。



背景技术:

折叠衣架是一种能够折叠和展开的衣架,处于折叠状态时具有体积小、便于摆放与携带的特点,处于展开状态时保证能用于搭披衣衫。

关于折叠衣架的相关文献较多,如折叠衣架(授权公告号CN2862883Y),折叠式挂衣架(授权公告号CN201624483U),一种可折叠衣架(授权公告号CN203314680U)。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能够提出更多不同结构的折叠衣架,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折叠衣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另一种结构的折叠衣架。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折叠衣架,包括连接架和肩披杆,连接架的两侧均设有肩披杆,肩披杆的一端与连接架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肩披杆的一端具有锁定下齿,连接架内固定有锁定架,锁定架包括两个分别位于两侧的弹性侧翼,弹性侧翼上具有锁定上齿;折叠衣架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下齿位于锁定上齿的下方,锁定下齿与锁定上齿相抵靠;连接架的侧壁上穿设有按钮,按钮移动方向与转轴的轴心线平行,折叠衣架还包括当按压按钮时能使锁定架的两个弹性侧翼均相中心靠拢且使锁定上齿与锁定下齿分离的换向结构。

本折叠衣架的按钮位置以及解除锁定的方式均与现有技术不相同,因而提出了一种不同结构的折叠衣架,使人们有更多地选择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折叠衣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折叠衣架的主视状态且局部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折叠衣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折叠衣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架;1a、安装腔;1b、敞口;1c、定位滑槽;1d、轴孔;1e、按钮孔;1f、固定孔;2、肩披杆;2a、锁定下齿;2b、转轴;3、锁定架;3a、固定板;3b、弹性侧翼;3c、弹性迂回片;3d、固定凸点;3e、锁定上齿;3f、定位板;3g、导向杆;3h、第一斜板;4、按钮;4a、导向孔;4b、第二斜板;5、挂钩;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折叠衣架包括连接架1、肩披杆2、锁定架3和按钮4。

连接架1内具有安装腔1a,安装腔1a的底部具有敞口1b,安装腔1a的侧壁上具有定位滑槽1c、轴孔1d和按钮孔1e;定位滑槽1c上还开有固定孔1f。连接架1的顶部直接或间接连接有挂钩5。

连接架1的两侧均设有一根肩披杆2,肩披杆2的一端具有锁定下齿2a和转轴2b,肩披杆2为一体式结构。肩披杆2的一端从敞口1b穿入安装腔1a内,转轴2b嵌入轴孔1d内,由此肩披杆2与连接架1之间通过转轴2b转动连接。

锁定架3包括一张固定板3a和两个弹性侧翼3b,两个弹性侧翼3b分别位于固定板3a两侧的弹性侧翼3b,弹性侧翼3b的上端与固定板3a之间通过弹性迂回片3c相连接。

固定板3a的两侧嵌设在定位滑槽1c内,固定板3a上具有嵌入固定孔1f内的固定凸点3d,由此锁定架3固定在连接架1内。弹性侧翼3b上具有锁定上齿3e和具有定位板3f;定位板3f与连接架1相抵靠能提高锁定架3安装牢固性,以及提高弹性侧翼3b摆动稳定性。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衣架处于展开状态时,锁定下齿2a位于锁定上齿3e的下方,锁定下齿2a与锁定上齿3e相抵靠,由此避免肩披杆2的另一端向下摆动,使得肩披杆2能够承载衣物的重量。

按钮4穿设在连接架1的按钮孔1e上,按钮4移动方向与转轴2b的轴心线平行。按钮4内具有导向孔4a,固定板3a上固定有导向杆3g,导向杆3g穿设在导向孔4a内,按钮4与锁定架3之间采用导向孔4a和导向杆3g组成的导向结构相连接,使得按钮4移动更灵活以及更稳定。

折叠衣架还包括当按压按钮4时能使锁定架3的两个弹性侧翼3b均相中心靠拢且使锁定上齿3e与锁定下齿2a分离的换向结构。具体来说,换向结构包括位于弹性侧翼3b上的第一斜板3h,第一斜板3h相对于按钮4移动方向倾斜设置;按钮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斜板3h板面相抵靠的第二斜板4b。将按钮4向内按压,第二斜板4b相对于第一斜板3h滑动且第二斜板4b迫使第一斜板3h向靠近固定板3a方向移动,第一斜板3h带动弹性侧翼3b摆动,在此过程中弹性迂回片3c逐渐变形;待锁定上齿3e向靠近固定板3a方向移动足够行程后,锁定上齿3e便与锁定下齿2a分离;此时肩披杆2的另一端能向下摆动。释放按钮4,弹性侧翼3b在弹性迂回片3c的弹力作用下向远离固定板3a方向移动,即第一斜板3h向远离固定板3a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斜板4b相对于第一斜板3h滑动且第一斜板3h迫使按钮4向外侧移动,直至复位。本换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和性能稳定的优点。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6所示,导向杆3g上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固定板3a相抵靠,弹簧6的另一端与按钮4相抵靠,弹簧6能提高按钮4复位稳定性,降低弹性迂回片3c机械疲劳,进而延长衣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弹性侧翼3b上开有滑槽,滑槽内穿设有滑杆,滑杆相对于按钮4移动方向倾斜设置;滑杆与按钮4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