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2678发布日期:2019-07-19 22:25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但是茶具在长期存放茶水后会出现茶垢,也称为茶渍,常喝茶,杯子里就容易积上厚厚的茶垢,而且很难清洗,而长时间没有清洗茶垢的茶具在湿润环境中有可能滋生霉菌,茶垢含有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物质,会使人致癌。

现阶段的绿茶茶渍清洗大多是人工手动进行,不仅费时费力,也存在清洗不彻底的问题,而部分清洗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往往只使用清水进行冲洗,茶渍清除的效果不理想,而且大部分的清洗装置一次只能清理一个茶具,实用性不强,同时由于茶具大多是瓷器或玻璃,容易破碎,而此类装置无法很好的固定和限位茶具,在清洗的时候容易碰坏茶具,此外,此类装置在使用时会需要用到大量水资源,不利于环保,因此急需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茶渍清洗需要人工进行,费时费力、部分装置无法固定限位茶具、茶渍清理不彻底,效果不好以及清洗时耗费水资源较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包括底板、清洗箱、壳体和水箱,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清洗箱,且清洗箱的一侧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清洗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茶具固定座,且茶具固定座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所述清洗箱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壳体,且壳体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且主动轴两侧的壳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均安装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连接,所述清洗箱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所述从动轴与主动轴上均安装有毛刷,所述清洗箱内部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板,且清洗箱内部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清洗箱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苏打水存放罐,且苏打水存放罐的底端与清洗箱相连通,所述苏打水存放罐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窗口,所述清洗箱下方的底板上安装有水箱,且水箱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清洗箱的底端连接,且水箱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水箱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且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与清洗箱顶部的一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清洗箱内部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加热块,且加热块关于茶具固定座左右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均设置有滑块,且固定板靠近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滑轨,所述电磁滑轨与滑块相互配合,所述壳体通过滑块与电磁滑轨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毛刷与预留槽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预留槽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海绵垫片。

优选的,所述门体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与门体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通过安装有茶具固定座以及预留槽,在预留槽的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垫片,使得便于固定限位茶具主体,避免在刷洗时受到损坏,同时可以一次性清洗多个茶具主体,省时省力,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电机、主动轮、主动轴、从动轮、从动轮以及皮带,使得电机带动主动轴和主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和从动轴转动,使得跟毛刷同时对茶具主体内侧壁的茶渍进行旋转式清洗,能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茶具的清洗,让清洗更为高效,同时实现自动清洗,无需人工手动进行,使用便捷,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苏打水存放罐,便于在清洗时加入苏打水,使得清洗更快速更彻底,清洗效果更好,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块,使得便于控制清洗液的温度,使得便于提高清洗效率,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水箱,水箱内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以及水泵,使得便于将清洗后的液体进行过滤后,被水泵抽回清洗箱内再次循环使用,有利于节省资源,减少开支,同时装置通过安装有底板,底板内设置有减震弹簧,使得便于在使用时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避免装置晃动,增加装置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留槽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导水管;3、水泵;4、活性炭过滤层;5、加热块;6、茶具固定座;7、清洗箱;8、固定板;9、电磁滑轨;10、壳体;11、电机;12、苏打水存放罐;13、滑块;14、毛刷;15、温度传感器;16、连接管;17、水箱;18、减震弹簧;19、门体;20、观察窗;21、控制面板;22、透明窗口;23、从动轮;24、从动轴;25、皮带;26、主动轴;27、主动轮;28、预留槽;29、海绵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对绿茶茶渍清洗的装置,包括底板1、清洗箱7、壳体10和水箱17,底板1顶部的两端均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清洗箱7,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18,且减震弹簧18等间距排列,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避免装置晃动,增加装置稳定性,且清洗箱7的一侧铰接有门体19,门体19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观察窗20,且观察窗20与门体19为焊接一体化结构,便于观察内部情况,门体19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控制面板21,清洗箱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茶具固定座6,且茶具固定座6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预留槽28,清洗箱7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壳体10,清洗箱7内部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加热块5,且加热块5关于茶具固定座6左右对称分布,使得加热更加均匀,且壳体10内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主动轴26,主动轴26上安装有主动轮27,且主动轴26两侧的壳体10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从动轴24,从动轴24上均安装有从动轮23,从动轮23通过皮带25与主动轮27连接,清洗箱7顶部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型号可为Y90S-2,且电机11的输出端与主动轴26连接,从动轴24与主动轴26上均安装有毛刷14,毛刷14与预留槽28均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预留槽28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海绵垫片29,便于清洗茶具主体内部,同时避免损坏茶具主体,清洗箱7内部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固定板8,壳体10靠近固定板8的一端均设置有滑块13,且固定板8靠近壳体10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滑轨9,电磁滑轨9与滑块13相互配合,壳体10通过滑块13与电磁滑轨9构成滑动结构,便于对毛刷14进行升降,从而便于清洗不同高度的茶具主体,且清洗箱7内部一侧的中央位置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的型号可为CWDZ11,清洗箱7顶部的一端安装有苏打水存放罐12,且苏打水存放罐12的底端与清洗箱7相连通,苏打水存放罐12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窗口22,清洗箱7下方的底板1上安装有水箱17,且水箱17的顶端通过连接管16与清洗箱7的底端连接,且水箱17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层4,水箱17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水泵3,且水泵3的输出端通过导水管2与清洗箱7顶部的一端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首先打开门体19,将需要清洗的茶具主体分别放入茶具固定座6上的预留槽28内,预留槽28内设置有海绵垫片29能有效限位茶具主体,同时防止在清洗时茶具主体受到损坏,之后关闭门体19,在水箱17中通入水,启动水泵3将清洗用水抽入清洗箱7中,之后从苏打水存放罐12中导入苏打水进入清洗箱7中,同时利用加热块5对水体进行加热,加热块5的内部设置有感应线圈,通电后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水体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同时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21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控制面板21的输出端与加热块5的输入端电连接,使得便于在控制面板21上读取温度值,便于监测内部温度,之后启动电机11,带动主动轴26和主动轮27转动,从而带动从动轮23和从动轴24转动,使得跟毛刷14同时对茶具主体内侧壁进行旋转式清洗,能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茶具主体的清洗,让清洗更为高效,通过在电磁滑轨9上滑动滑块13来对毛刷14进行升降,从而便于清洗不同高度的茶具主体,使用便捷,底板1内设置有减震弹簧18,使得便于在使用时起到减震防震的作用,避免装置晃动,增加装置稳定性,清洗后的水从连接管16流入水箱17中,由活性炭过滤层4过滤后,被水泵2抽回清洗箱7中,循环使用,避免浪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