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筷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8967发布日期:2019-08-07 01:32阅读:2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碗筷沥水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水架,特别是一种碗筷沥水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碗筷沥水架都是将沥水篮直接挂在水池上或是固定在碗柜抽屉内,然后将多个碗倒扣在沥水篮内,将多个碟子侧向竖直放置在沥水篮内,将筷子水平放置在沥水篮内,由于碗、碟和筷子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的占用面积差异较大,但碗、碟和筷子均放置在沥水篮内,这使得沥水篮的深度需要大于碟子的高度,且碗的厚度一般小于碟子的高度,这使得碗上方的空间无法被利用,这导致碗筷沥水架的空间利用率较低;同时,此类碗筷沥水架的放置位置较固定,需要将洗干净的碗碟和筷子使用时较不方便。因此,现有的碗筷沥水架存在着空间利用率较低和使用较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碗筷沥水架。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具有使用较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碗筷沥水架,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有开口;箱体内侧的顶部连接有盒体,盒体的底端设有多个通孔;箱体的一侧设有放置口,放置口位于盒体下方;箱体的底端设有多个漏水孔。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箱体包括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底板;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均与底板通过卡扣连接,底板上对应左挡板、右挡板和后挡板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加强筋;左挡板和后挡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右挡板和后挡板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后挡板上对应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连接位置处也均设置有加强筋。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箱体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盒,集水盒设置在漏水孔的下方。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上设有滑腔;所述集水盒滑动设置在滑腔内。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箱体的底端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连接板,两块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分布的竖板。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竖板和箱体底端面之间设有空隙。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放置口上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箱体铰接。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盖板上连接有握把。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箱体顶端的开口处设置有顶盖。

前述的一种碗筷沥水架中,所述顶盖的一侧与箱体顶端的一侧铰接;所述顶盖为透明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的碗筷沥水架,通过设置一个箱体,并在箱体的顶部连接有盒体,并在盒体的底端设有多个通孔,同时,在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漏水孔,从而使竖直方向上占地空间小的碗和筷子放置在盒体内,将需要竖直放置的碟子放置在底板上,充分利用了箱体内的空间;且碟子从箱体侧面的放置口进行取放,碗筷从箱体顶端的开口处进行取放,操作较方便;同时,箱体可以根据使用时的具体情况进行移动,使用时较方便。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由左挡板、右挡板、后挡板和底板通过卡扣(例如楔形凸条和卡槽之间的配合连接)连接而成,箱体的拆装较方便,且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提升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箱体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盒,方便箱体内沥出的水完全被集水盒收集,防止厨房被水沾湿;且集水盒滑动设置在箱体底端的底座内,更换和取放较方便;位于箱体底端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板,两块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分布的竖板,竖板与连接板相互垂直设置,竖板朝向放置口设置,且竖板和底板之间设有空隙,方便竖板上卡接的碟子上的水通过空隙从漏水孔中漏出,沥水较方便;放置口上覆盖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侧与箱体铰接,盖板能起到防尘防虫的效果;且盖板上连接有握板,方便盖板的开合;箱体顶端开口处设置有顶盖,也能起到防尘防虫的效果;顶盖的一侧与箱体顶端的一侧铰接,方便顶盖的开合,且顶盖为透明材质,能够让使用者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就可看到碗筷的放置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还具有使用较方便和防尘防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箱体和底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箱体,3-盒体,4-通孔,6-漏水孔,7-左挡板,8-右挡板,9-后挡板,10-底板,11-加强筋,12-集水盒,13-底座,14-滑腔,15-连接板,16-竖板,17-盖板,18-握把,19-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碗筷沥水架,构成如图1至3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箱体1内侧的顶部连接有盒体3,盒体3的底端设有多个通孔4;箱体1的一侧设有放置口,放置口位于盒体3下方;箱体1的底端设有多个漏水孔6。

所述箱体1包括左挡板7、右挡板8、后挡板9和底板10;左挡板7、右挡板8、后挡板9均与底板10通过卡扣连接,底板10上对应左挡板7、右挡板8和后挡板9的连接位置处均设置有加强筋11;左挡板7和后挡板9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右挡板8和后挡板9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后挡板9上对应左挡板7和右挡板8的连接位置处也均设置有加强筋11;所述箱体1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盒12,集水盒12设置在漏水孔6的下方;所述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3,底座13上设有滑腔14;所述集水盒12滑动设置在滑腔14内;所述箱体1的底端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分布的连接板15,两块连接板15之间连接有多个平行分布的竖板16;所述竖板16和箱体1底端面之间设有空隙;所述放置口5上设置有盖板17,盖板17的一侧与箱体1铰接;所述盖板17上连接有握把18;所述箱体1顶端的开口处设置有顶盖19;所述顶盖19的一侧与箱体1顶端的一侧铰接;所述顶盖19为透明材质。

工作原理:将盒体3的两侧分别通过卡扣结构与左挡板7和右挡板8连接,再通过左挡板7和右挡板8上的卡扣结构与后挡板9连接,最后将底板10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在左挡板7、右挡板8和后挡板9的底端,从而构成一个箱体1;由于连接位置处均设有加强筋11,箱体1的结构强度较高且稳定性较强。

将箱体1放置至水池边,然后打开箱体1一侧放置口上的盖板17,即握住盖板17顶部的握把18,向外拉动握把18,由于盖板17的底端与箱体1的底端(即底板10的一侧)铰接,盖板17被打开,然后将洗好的碟子竖直放入箱体1内(将碟子卡入相邻两个竖板16和连接板15之间形成的放置槽内),然后合上盖板17;由于竖板16和底板10之间设有间隙,碟子上沥出的水会通过间隙从底板10上的漏水孔6处漏下。

打开箱体1顶端开口处的顶盖19,然后将碗倒扣在盒体3内,并将筷子也水平放置在盒体3上,然后合上顶盖19,碗筷中的水会通过盒体3上的通孔4落向下层,最后被集水盒12收集;且顶盖19为透明材质,能够让使用者在不打开盖子的情况下,就可看到碗筷的放置情况;将碗筷和碟子放入箱体1内后,可以按照用户需求移动箱体1,使用较方便。

箱体1中沥出的水通过底板10上的漏水孔6进入箱体1底端底座13上的集水盒12内,底座13内设有滑腔14,集水盒12和滑腔14滑动连接,使得集水盒12的取放较方便;且箱体1呈双层密闭结构,使得空气中的灰尘不会落在箱体1内的碗筷和碟子上,且能防虫子爬入箱体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