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9796发布日期:2019-10-22 20:1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



背景技术:

复合玻璃因其结构强度大,稳定性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使用。但目前所使用的复合玻璃功能大都单一,有些仅具有隔音或防火功能,而且安装不牢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4451389U,于2015年07月08日公告的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两层平行的玻璃基材,两层平行的玻璃基材之间设置有吸音层和防辐射层,吸音层设置在一层玻璃基材的内侧面,防辐射层设置在另外一层玻璃基材的内侧面,该实用新型虽然安全性高、抵御外界的抗击力强,但是功能较单一,而且安装易不牢固,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牢固,能起到防火、隔音和防紫外线功能的多功能复合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两块防火玻璃基片,所述的防火玻璃基片一侧表面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卡条,两个卡条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的防火玻璃基片一侧表面的另一端对应卡槽设置有连接条,两块防火玻璃基片对应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内腔的整体,所述的内腔内依次设置有具有中空腔体的内置玻璃基片和防紫外线玻璃层,所述的内置玻璃基片和防紫外线玻璃层均通过粘结层连接在防火玻璃基片上。防火玻璃基片一侧表面的一端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条,两个卡条之间形成卡槽,防火玻璃基片设置有卡条的表面的另一端对应卡槽设置有连接条,两块防火玻璃基片对应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内腔的整体,拼接时,将其中一块防火玻璃基片的连接条嵌入另一块防火玻璃基片的卡槽中,使得两块防火玻璃基片能稳定地卡接在一起,两块防火玻璃基片与其上位于内侧的卡条之间形成内腔,内腔内依次设置有具有中空腔体的内置玻璃基片和防紫外线玻璃层,内置玻璃基片和防紫外线玻璃层均通过粘结层连接在防火玻璃基片上,中空腔体内可以抽真空设置,能起到有效的隔音隔热效果,防紫外线玻璃层的设置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紫外线辐射的作用。

作为优选,位于外侧的卡条的高度小于内侧卡条的高度,当两块防火玻璃基片对应拼接形成一个整体时,外侧的卡条顶端通过密封条与另一块防火玻璃基片连接。位于外侧的卡条的高度小于内侧卡条的高度,当两块防火玻璃基片对应拼接形成一个整体时,外侧的卡条顶端通过密封条与另一块防火玻璃基片连接,使得两块防火玻璃基片拼接时,稳定性好,不易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火玻璃基片远离连接条的侧面上设置有自清洁膜。防火玻璃基片远离连接条的侧面上设置有自清洁膜,使得玻璃能够保持自身洁净并具有除臭、抗菌、抗霉、防污等多重功能,适合市场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腔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有惰性气体,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火、隔热和一定的隔音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气。惰性气体为氩气,稳定性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具备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安装便捷牢固,具有有效的防火、隔音和防紫外线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防火玻璃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示说明:1-卡槽,2-卡条,3-防火玻璃基片,4-连接条,5-密封条,6-自清洁膜,7-粘结层,8-内置玻璃基片,9-中空腔体,10-防紫外线玻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复合玻璃,包括两块防火玻璃基片3,防火玻璃基片3一侧表面的一端平行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条2,两个卡条2之间形成卡槽1,防火玻璃基片3设置有卡条2的表面的另一端对应卡槽设置有连接条4,两块防火玻璃基片3对应拼接形成一个具有内腔的整体,拼接时,将其中一块防火玻璃基片的连接条4嵌入另一块防火玻璃基片的卡槽1中,使得两块防火玻璃基片能稳定地卡接在一起,两块防火玻璃基片与其上位于内侧的卡条之间形成内腔,内腔内依次设置有具有中空腔体9的内置玻璃基片8和防紫外线玻璃层10,内置玻璃基片8和防紫外线玻璃层10均通过粘结层7连接在防火玻璃基片3上,防紫外线玻璃层10的设置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紫外线辐射的作用;防火玻璃基片3远离连接条4的侧面上设置有自清洁膜6,使得玻璃能够保持自身洁净并具有除臭、抗菌、抗霉、防污等多重功能,适合市场需求。

位于外侧的卡条2的高度小于内侧卡条的高度,当两块防火玻璃基片3对应拼接形成一个整体时,外侧的卡条2顶端通过密封条5与另一块防火玻璃基片连接,使得两块防火玻璃基片拼接时,稳定性好,不易脱落。

中空腔体9内填充有惰性气体,能够起到有效的防火、隔热和一定的隔音效果;惰性气体为氩气,稳定性好。

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