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把手及可立放置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5580发布日期:2019-07-24 09:19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把手及可立放置的锅盖的制作方法

一种锅盖把手及可立放置的锅盖,属于锅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盖的主要作用是保持锅内物质的温度,并起到防止锅内物质因受热等因素引起的液体飞溅,蒸汽外逸的作用。锅盖通常是圆形,这就导致锅盖在放置时大多数只能够平放或靠在支撑物上,锅盖平放时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需要立放时有时又难以找到依靠物,使用很不方便。

申请号为201020236516.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立锅盖,其在手柄上设置两个支点,并通过两个支点与盖体边缘相配合使锅盖立放,该可立锅盖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两个支点与盖体边缘相配合支撑锅盖,使盖体边缘直接接触桌面,而在盖体盖在锅体上时由于锅体接触,导致盖体将桌面上的细菌带入锅体内,很不卫生;2)手柄一体设置,导致整个手柄耗材多,而且由于手柄结构复杂,加工较为复杂,而且浇筑时很容易产生次品,大大提高了手柄的加工成本,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锅盖主体可立放置,支撑稳定的锅盖把手及可立放置的锅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锅盖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主体,把手主体的一侧设置用于与锅盖主体相连的连接部,把手主体上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把手主体上还设置有手持部,手持部与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把手主体相对的两侧,三个支撑杆远离安装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三角支撑,三个支撑杆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所确定的平面与锅盖主体的中心线平行或相交。

优选的,所述的锅盖主体的上侧向靠近把手主体的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主支撑杆以及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设置在主支撑杆与锅盖主体之间,主支撑杆有对称设置在把手主体两侧的两个。

优选的,两个所述的主支撑杆均倾斜设置,使两个主支撑杆的间距沿远离锅盖主体边沿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主体包括把手下件以及把手上件,把手下件设置在把手上件与锅盖主体之间,把手下件和把手上件分体设置并可拆卸的连接,把手下件和把手上件均为壳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下件为远离锅盖主体的一侧敞口的壳体,把手上件为靠近锅盖主体的一侧敞口的壳体。

一种可立放置的锅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盖主体以及上述的锅盖把手,把手下件设置在锅盖主体的一侧并与锅盖主体可拆卸的连接,两个主支撑杆与锅盖主体的边沿相配合形成三角支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锅盖把手的三个支撑杆形成三角支撑,锅盖主体不与桌面接触,不会将桌面的细菌带入锅体内,保证了锅体内食物卫生洁净,而且锅盖放置时不需要平放,占用的空间小,使锅盖实现了不需要依靠外物就能竖立放置,使用更加方便。

2锅盖主体的上侧向靠近把手下件的方向倾斜设置,当放置在桌面上时使锅盖主体倾斜设置,避免由于重力分配布均导致锅盖主体倾倒。3、辅助支撑杆并与两个主支撑杆形成三角支撑,锅盖主体不与桌面接触,不会将桌面的细菌带入锅体内,保证了锅体内食物卫生洁净。

4、两个主支撑杆均倾斜设置,对锅盖主体的支撑更加稳固。

5、把手下件和把手上件分体设置并可拆卸的连接,使把手下件和把手上件均可以加工成壳体结构,而且方便了锅盖把手的加工,而且减少了加工的工件的结构上的复杂度,方便浇筑,降低了单个产品的耗材,也大大提高了浇筑的合格率,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6、本可立放置的锅盖使用时可以通过两个主支撑杆和锅盖主体下沿支撑,使锅盖主体竖直放置,不占用空间,而且不需要依靠外物即可实现锅盖主体竖立放置,且锅盖主体放置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立放置的锅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把手下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把手上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密封式电热锅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2中把手下件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锅体 101、密封槽 2、外罩 201、密封口 3、底盖 301、密封板 4、锅体密封圈 5、底盖密封圈 6、手把上盖 7、支撑脚 8、副手把 9、连接件 10、锅盖主体 11、把手下件 1101、把手下件对接孔 1102、把手下件安装孔 12、把手上件 13、主支撑杆 14、辅助支撑杆 15、主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2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一种锅盖把手,包括把手主体,把手主体的一侧设置用于与锅盖主体10相连的连接部,把手主体上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把手主体上还设置有手持部,手持部与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把手主体相对的两侧,三个支撑杆远离安装部的一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三角支撑,三个支撑杆远离安装部的一端所确定的平面与锅盖主体10的中心线平行或相交。本锅盖把手的三个支撑杆形成三角支撑,锅盖主体10不与桌面接触,不会将桌面的细菌带入锅体1内,保证了锅体内食物卫生洁净,而且锅盖放置时不需要平放,占用的空间小,使锅盖实现了不需要依靠外物就能竖立放置,使用更加方便。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锅盖主体10由玻璃钢支撑,锅盖主体10为与锅体1相配合的圆盘状,且锅盖主体1为中部上凸的弧形。把手主体设置在锅盖主体10的一侧,把手主体的下侧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与锅盖主体10的下沿相配合对锅盖主体10进行支撑,保证锅盖主体10可立放置,把手主体与锅盖主体10可拆卸的连接。

把手主体包括把手下件11以及把手上件12,把手下件11设置在把手上件12与锅盖主体10之间,把手下件11和把手上件12分体设置,把手下件11和把手上件12可拆卸的连接。

如图2所示:把手下件11的上部为由下至上逐渐远离锅盖主体10的弧形,且把手下件11为远离锅盖主体10的一侧敞口设置的壳体结构,把手下件1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把手上件12相连的把手下件对接孔1101,把手下件11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与锅盖主体10相连的把手下件安装孔1102。把手下件对接孔1101和把手下件安装孔1102均为螺纹孔。

如图3所示:把手上件12的上部为与把手下件11相配合的弧形,把手上件12为靠近锅盖主体10的一侧敞口的壳体结构,把手上件1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与把手下件11相连的把手上件对接孔,把手上件对接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立放置的锅盖,包括锅盖主体10以及上述的锅盖把手。把手上件对接孔与把手下件对接孔1101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把手上件安装孔通过穿过锅盖的螺钉固定连接,并同时将把手下件11和把手上件12固定在锅盖主体10上。

把手上件12和把手下件11分体设置,并均为中空的壳体结构,并且方便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也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

把手上件12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的主支撑杆13,主支撑杆13的上端与把手上件12的下部固定连接,主支撑杆13的下端与锅盖主体10的下侧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对锅盖主体10进行支撑,使锅盖主体10实现了可立放置。

主支撑杆13倾斜设置,且两主支撑杆13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从而提高了主支撑杆13的支撑强度,避免由于主支撑杆13变形倒是锅盖主体10倾倒,锅盖主体10放置稳定。

如图4~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密封式电热锅,包括锅体1以及设置在锅体1下侧的加热元件,锅体1外部罩设有外罩2,外罩2的上端与锅体1的上端之间密封设置,外罩2的底部密封设置,且外罩2的底部与锅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加热元件设置在外罩2与锅体1之间并与锅体1的底部相连,外罩2的侧部设置有锅体把手,外罩2或锅体把手上密封设置有用于与电源线连接的电源连接器座。本密封式电热锅的锅体1外部罩设有外罩2,外罩2与锅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空腔,加热元件设置在空腔内,实现了可靠的防潮防水,提高了使用寿命,避免洗锅时水进入到空腔内导致线路短路,而且能够完全达到新的国家标准,使用安全。可立放置的锅盖扣合于锅体1上侧。

外罩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外罩2的上下两端均敞口设置。外罩2的底端通过底盖3封闭,外罩2的上端与锅体1的上端密封连接,外罩2将整个锅体1罩设在内,底盖3与锅体1的底部间隔设置,从而在外罩2与锅体1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发热元件设置在锅体1与底盖3之间并与锅体1相连。

锅体1的上端向外侧弯折,在锅体1的上端形成环绕锅体1设置的开口向下的密封槽101,外罩2的上端伸入密封槽101内,且外罩2的上端与密封槽101之间设置有锅体密封圈4。锅体密封圈4的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锅体密封圈4设置在密封槽101内并与密封槽101密封连接,外罩2的上端伸入锅体密封圈4的开口内并与锅体密封圈4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了外罩2的上端与锅体1的上端的密封连接。

底盖3为圆盘状,锅体1与外罩2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连接件9的下侧与外罩2可拆卸的连接,连接件9的上侧与锅体1相连,从而支撑锅体1与外罩2,连接件9可以环绕锅体间隔设置有多个。

外罩2与底盖3之间设置有底盖密封圈5,外罩2的下端设置有密封口201,密封口201的内侧和下侧均敞口设置,底盖3的上侧设置有环形的密封板302,密封板302设置在密封口201内侧并与密封口201同轴设置,密封板302与密封口201形成开口朝向下侧的方形槽,底盖密封圈5设置在方形槽内,且底盖密封圈5同时与密封口201和密封板302密封连接,从而对底盖3和外罩2之间进行密封。

外罩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脚7,支撑脚7环绕底盖3的轴线间隔均布有多个,从而对本电热锅进行支撑。

锅体把手包括主手把15和副手把8,主手把15和副手把8对称设置在外罩2的两侧,主手把15的一端与外罩2相连,另一端设置有电源连接器座。主手把15的上侧设置有手把上盖6,从而对主手把15进行密封,保证了密封性能,避免水由主手把15流入锅体1与外罩2之间。主手把15和副手把8相配合,使整个电热锅使用方便。

电源连接器座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可以实现锅体1的加热、保温及定时等功能。

加热元件包括电热管及均热盘,均热盘安装在锅体1的下侧并与锅体1固定连接,电热管安装在均热盘下侧并与均热盘相连,电热管并联设置有多根,从而方便调节电热锅的功率,在本实施例中,电热管并联设置有三根。

锅体1与外罩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为保温岩棉。保温层将锅体1罩设在内,均热盘和电热管均设置在保温层与锅体1之间,从而充分利用了电热管的热量。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把手下件11的下侧设置有辅助支撑杆14,辅助支撑杆14设置在两主支撑杆13之间,且辅助支撑杆14为由上至下逐渐靠近锅盖主体10方向倾斜的弧形,辅助支撑杆14和两个主支撑杆13相配合形成三点支撑并对锅盖主体10进行支撑,使锅盖主体10实现了可立放置,且主支撑杆13的下端可以低于锅盖主体10下沿设置,也可以与锅盖主体10下沿平齐。在对锅盖主体10进行支撑后,锅盖主体10的上侧向靠近把手下件11的方向倾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