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473发布日期:2019-11-12 21:57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用具,特别涉及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



背景技术:

水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通常情况下,人们每天都会摄取足量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运转。在饭店就餐或其他公共场,一次性水杯是大多数人会首要选择的一种饮水工具。

现有的一次性水杯有透明塑料材质和纸质两种,其中成本低廉、使用轻便的一次性透明水杯相较于纸质水杯更受饭店老板等一次性水杯提供者的欢迎。

由于一次性透明水杯的杯壁过薄,当水杯因杯中盛放的液体过多而受到过大的张力作用或受到外界的过强挤压作用,水杯就会极易发生形变,从而致使杯中的液体倾洒出来;另一方面,由于现今的人们普遍素质较高的,在使用过一次性水杯后便会随手将之放在餐桌上留待服务人员的处理或是直接将之随手丢进垃圾桶中,并不会对被子进行恶意破坏。

对于使用过后的一次性透明水杯,理应将其当作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但因为一次性透明水杯具备着不会轻易被损坏且不易留下茶垢等污渍某些黑心店家却会将其收集起来,仅仅简单地用水冲洗一下除去附着在杯壁上的水渍、茶垢或是在没有发现附着物的情况下不做任何清理工作,只对其干燥之后便将收集到的一次性透明水杯再次投入使用,这是极其不卫生的行为。

使用者对一次性透明水杯的呵护,只是出于自身修养的惯性以及对店家的信任,但这种殷切寄托却极其无奈地助长了黑心店家的不道德行为,后-者仅仅出于节约开支成本的考量,便对人们的善意进行了恶意地利用,将其当做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手段,令人十分不耻、痛恨。

公开号为CN 203633912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水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圆形的开口、多边形的的杯底及连接开口和杯底的杯壁;该杯壁形成有一与圆形的开口相连的圆形杯壁,一与多边形的杯底相连的多边形杯壁,及一连接圆形杯壁与多边形杯壁的过渡段;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水杯可具有更大的结构强度,以加强水杯的抗挤压张力不易变形,且具有防滑功能,方便握持,然而,本实用新型仅仅加强了实用性,却忽视了可能被不良店家对使用过的一次性水杯不做消毒处理甚至丧心病狂地连基本的清理工作也免去的可耻行为,没有设置相应的应对机构,会给使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而且还能从极大程度上弥补黑心店家对使用过的一次为性透明水杯不做消毒处理便再次重复使用的漏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包括杯底、杯口、以及连接杯底与杯口的杯壁,其特征在于:杯壁上设有支撑机构、区别机构、防重复使用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设在杯壁上端外表面的第一支撑环、设在杯壁腰部外表面的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均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防重复使用机构包括设在杯壁外表面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的防护片、与防护片铆接的拉环,拉环设在防护片的最左端;

所述防护片包括第一封合片、与第一封合片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封合片,杯壁上对应于防护片的位置设有溢水口,溢水口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二封合片相适应,第二封合片的外边缘与溢水口的内边缘卡合连接,第一封合片的左半部分与溢水口的侧壁粘合连接,第一封合片的最右端与杯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区别机构包括设在杯壁外表面防护片与第二支撑环之间的贴片、设在贴片表面的独特印记、设在贴片表面并覆盖了独特印记的油墨涂层,所述贴片为弧形结构,所述油墨涂层为UV刮刮银油墨涂层或UV刮刮黑油墨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杯壁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杯底的下端设有防滑棱,杯底中心位置的下表面设有加重块,所述加重块是由聚苯乙烯或聚丙乙烯材料制成的质量较重的塑料块。

进一步的,所述杯口的上端设有损毁机构,所述损毁机构包括设在被偷上端边缘的有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为弧形结构,延伸片的上端与杯口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延伸片的下端设有锯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杯壁的下端设有感温机构,所述感温机构包括与杯壁下端外表面粘合连接的感温涂层、设在感温涂层外表面的透明保护片。由于最佳的饮水温度为摄氏18至45度,故而本实用新型的感温涂层的变色机制可以设置为:水温为18摄氏度以下时,感温涂层显示无色;水温为18摄氏度至38摄氏度时,感温涂层显示浅绿色;水温为39摄氏度至45摄氏度时,感温涂层显示青色;水温为45摄氏度至65摄氏度时,感温涂层显示黄色;水温为66摄氏度以上度时,感温涂层显示红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杯壁的上截面和下截面均为边数超过五条边的正多边形结构,使得杯子在盛装更多水的同时与使用者的手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得握持杯子的过程更加稳固;

设在杯壁上的支撑机构可以让杯壁更能承受外界的挤压作用,使得杯子不会因为杯壁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形变从而致使杯中的水倾洒出来;

当同一个餐桌上坐了较多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使用者时,可以通过区别机构,将不同人的杯子分别开来,避免发生使用者们遇到因为忘记自己使用的杯子是哪一个甚至不小心拿错了杯子的尴尬局面;

当使用者独自在家使用一次性透明水杯,事后没有及时处理用过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且桌面上同时又摆放了较多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一段时间后,使用者本人便有可能没办法分辨出哪些一次性透明水杯是已经使用过的旧杯子,哪些一次性透明水杯是没有使用过的新杯子,这种情况下,对于桌面上杯子的去留就会变得难以决断;

防重复使用机构可以防止黑心店家对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不做规范化的处理就再次将其投入使用;

损毁机构,可以在最大程度化上断绝黑心商家企图不合理地重复使用一次性透明水杯的不正当行为;

感温机构,可以让使用者更为形象地估测出杯中水的温度,从而做出是否可以立即饮用水的判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次性透明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杯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机构和防重复使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防护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区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感温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杯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一次性透明水杯,包括杯底1、杯口2、以及连接杯底1与杯口2的杯壁3,其特征在于:杯壁3上设有支撑机构4、区别机构5、防重复使用机构6;

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固定设在杯壁3上端外表面的第一支撑环7、设在杯壁3腰部外表面的第二支撑环8,第一支撑环7和第二支撑环8均为圆环形结构;

所述防重复使用机构6包括设在杯壁3外表面第一支撑环7与第二支撑环8之间的防护片9、与防护片9铆接的拉环10,拉环10设在防护片9的最左端;

所述防护片9包括第一封合片11、与第一封合片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封合片12,杯壁3上对应于防护片9的位置设有溢水口13,溢水口13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二封合片12相适应,第二封合片12的外边缘与溢水口13的内边缘卡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左半部分与溢水口13的侧壁粘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最右端与杯壁3固定连接。

所述区别机构5包括设在杯壁3外表面防护片9与第二支撑环8之间的贴片14、设在贴片14表面的独特印记15、设在贴片14表面并覆盖了独特印记15的油墨涂层16,所述贴片14为弧形结构。

所述杯壁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螺纹。

所述杯底1的下端设有防滑棱,杯底1中心位置的下表面设有加重块17。

所述杯壁3的下端设有感温机构18,所述感温机构18包括与杯壁3下端外表面粘合连接的感温涂层19、设在感温涂层19外表面的透明保护片20。

具体的,先取一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透明水杯,将其以杯口2朝上的方式放到桌面上,空置的一次性透明水杯虽然质地较轻,但加重块17的存在却可以使得种植的一次性透明水杯具备较好的稳固性;

接着用套放了餐巾纸的手指刮开油墨涂层16,记下内部独特独特印记15的样子,以此来区分自己的杯子和周围人的杯子;若是使用者是在家中独自使用所述的一次性透明水杯,还可以借此来区别杯子是已经使用过的旧杯子还是未用过的新杯子;

再在杯中倒入适量的水,为了确定杯中的水是否能够饮用,除了借助于肉眼进行观察、用手触碰杯壁3进行估测外,还可以通过观测设在透明保护片20内部的感温涂层19的颜色来进行判断,若是感温涂层19显示青色或浅绿色,便表明杯子中的水是可以饮用的,若观察到的颜色是无色,便说明需要加热方可饮用,若观察到的颜色是黄色,说明需要等待一会儿,若是观察到的颜色是红色,便说明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直接饮用,是极其危险的;

杯子放置在较为光滑桌面的过程中,设在杯底1的防滑棱会到阻碍杯子发生较大距离地滑动,杯底1为向上凸起的圆弧形结,使得杯子可以承受来自杯中液体的更大张力作用;

在举起杯子饮水时,可以握住杯壁3第一支撑环7和第二支撑环8之间的部分,来避免杯壁3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从而导致杯中的水倾洒出来;

在饭店用餐完毕准备离开时,为了防止黑心店家不对使用过的一次性透明水杯做合格的处理便直接将之再次投入使用,使用者可以用左手握住杯壁3的上端,右手手指通过拉环10将防护片9从杯壁3上撕拉下来;

由于第二封合片12的外边缘与溢水口13的内边缘卡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左半部分与溢水口13的侧壁粘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最右端与杯壁3固定连接,所以,使得第一防护片9的左半部分与杯壁3分离、暴露出溢水口13的过程并不困难,即便是力气较小的顾客也可以做到。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杯口2的上端设有损毁机构,所述损毁机构包括设在杯壁上端边缘的延伸片21、设在延伸片下端撕口22,所述撕口22为锯齿结构,所述延伸片21为弧形结构。

实施例一的防重复利用机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黑心店家对已经使用过的一次性透明水杯不做规范化的处理就重复使用的可耻行为,但并不能完全杜绝这一点,因为第二封合片12的外边缘与溢水口13的内边缘卡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左半部分与溢水口13的侧壁粘合连接,第一封合片11的最右端与杯壁3固定连接,也就是说,防护片9并不不会与杯壁3完全分离,采用这种结构设计是出于防护片9可能会因质地较轻而存在着不易被使用者扔进垃圾桶的情况而考量的。

但如此一来,一些黑心商家只要想办法将第二封合片12与溢水口13重新卡和连接,将第一封合片11与溢水口13的杯壁3重新粘合连接,再恢复油墨涂层16这一结构,便极有可能继续他们的不道德行为。

因而,若是通过撕口22,撕裂延伸片21,接着将杯口2、杯壁3乃至杯底1全部撕裂,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上述缺陷。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