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9003发布日期:2019-11-06 00:05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



背景技术:

防火门具有表面光滑平整、美观大方、开启灵活、坚固耐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目前,防火门多利用单层防火隔热材料对火情、高温气体进行阻隔,遇到火情时阻隔效果不尽理想,无法有效的对火情进行控制、阻止火势蔓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门框一侧通过若干防火铰链连有防火门本体,防火门本体一侧中部设有防火锁具,门框顶部设有水帘防护装置,

水帘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底部与门框固定连接,壳体内水平设有收卷轴,收卷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收卷轴上收卷有隔水布袋,隔水布袋内包括若干个水平的、条状的储水腔,储水腔的顶部两侧内壁上均水平固设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截面呈弧形,储水腔内无水状态下两侧的弧形支撑板扣合成一个空腔,储水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储水腔垂下时进水口朝上设置,壳体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支撑板连有夹紧板,夹紧板的截面呈弧形且凹面相对,夹紧板的顶部铰接在支撑板上且铰轴处设有扭簧,壳体底部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于两个支撑板的正下方,隔水布袋的外端依次穿过两个支撑板之间和两个夹紧板之间并从开口伸出壳体,壳体位于靠近进水口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喷枪,喷枪通过电磁阀与水源相连,电磁阀的控制线圈电连有熔断阀。

优选的,防火铰链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防火门本体上设有防火窗。

优选的,储水腔内设有用于支撑进水口的进水口支撑板。

优选的,熔断阀和电磁阀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遇到火情时本实用新型的熔断阀触发喷枪对储水腔进行灌水,全部储水腔灌满水后整个隔水布袋构成一面水帘,水帘与防火门本体共同作用可增强对火情起到阻隔的效果,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储水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进水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门框;2-防火铰链;3-防火门本体;4-水帘防护装置;5-防火窗;6-防火锁具;7-壳体;8-收卷轴;9-隔水布袋;10-夹紧板;11-喷枪;12-熔断阀;13-电磁阀;91-储水腔;92-弧形支撑板;93-进水口;94-进水口支撑板;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具有水帘防护功能的防火门,包括门框1,门框1一侧通过若干防火铰链2连有防火门本体3,防火门本体3一侧中部设有防火锁具6,门框1顶部设有水帘防护装置4,

水帘防护装置4包括壳体7,壳体7底部与门框1固定连接,壳体7内水平设有收卷轴8,收卷轴8的两端分别与壳体7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收卷轴8上收卷有隔水布袋9,隔水布袋9内包括若干个水平的、条状的储水腔91,储水腔91的顶部两侧内壁上均水平固设有弧形支撑板92,弧形支撑板92的截面呈弧形,储水腔91内无水状态下两侧的弧形支撑板92扣合成一个空腔,储水腔91的一端设有进水口93,储水腔91垂下时进水口93朝上设置,壳体7两侧的内壁均通过支撑板连有夹紧板10,夹紧板10的截面呈弧形且凹面相对,夹紧板10的顶部铰接在支撑板上且铰轴处设有扭簧,壳体7底部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位于两个支撑板的正下方,隔水布袋9的外端依次穿过两个支撑板之间和两个夹紧板10之间并从开口伸出壳体7,壳体7位于靠近进水口93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喷枪11,喷枪11通过电磁阀13与水源相连,电磁阀13的控制线圈电连有熔断阀12。

优选的,防火铰链2的数量为三个且等间距设置。

优选的,防火门本体3上设有防火窗5。

优选的,储水腔91内设有用于支撑进水口93的进水口支撑板94。

优选的,熔断阀12和电磁阀13均固定连接在壳体7的外壁上。

遇到火情时,本实用新型周围空气的温度升高并触发熔断阀12,电磁阀13开启,喷枪11向端部的储水腔91的进水口93向储水腔91内注水,注水达到一定量时,弧形支撑板92随储水腔91的侧壁向两侧张开,使其从夹紧板10底部滑出脱离夹紧板10,脱离后夹紧板10再次夹紧并卡住其上方储水腔91的弧形支撑板92,喷枪11则向该储水腔91的进水口93注水,如此往复,直到全部储水腔91注满水为止,整个隔水布袋9构成一面水帘,并与防火门本体3共同作用可增强对火情起到阻隔的效果,降低火灾安全隐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