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099发布日期:2019-08-16 21:4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裤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裤架。



背景技术:

裤架是用来挂裤子的,晒干的裤子如果收在衣柜内往往是折叠起来的,这样拿取出来穿的时候会有明显的褶皱,因此需要使用裤架将裤子对折挂起来。

申请公布号为CN10743265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层组合裤架,其由矩形框架和裤子挂架组成,矩形框架由梯形框架、水平横杆、栏杆挂钩和塑胶套组成,裤子挂架由挂裤杆和两个倒U型钩子组成。

上述的裤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多条裤子的收纳,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挂裤杆上的钩子开口方向一致,当拿取裤子是对挂裤架产生与开口朝向一致的外力时很有可能导致挂裤架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裤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裤架的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组合式裤架,包括上架体和用于放置裤子的下横架,所述上架体的中部设有用于悬挂的挂钩一,所述下横架的两端处各设有挂钩二,所述上架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挂钩二配合的通孔,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挂钩二均朝上延伸设置,该挂钩二的底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横架上。

上架体上设置的挂钩一用于与横杆配合,使上架体保持在合适的高度,下横架用于放置对折的裤子,使用时先将下横架拆下,便于将裤子对折放在两挂钩二之间的下横架区域,然后将两挂钩二挂在通孔里完成收纳。通过设置两挂钩二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设置挂钩二的底部转动连接于下横架上,这样在安装下横架时可将两个挂钩二的开口朝向调整为相正对的状态,这样在上架体两侧均形成限位,即使客户在拿取裤子时的动作影响较大,下横架也难以因摆动从上架体上脱出。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下横架有若干个,该下横架上均开设有两个用于相邻下横架的挂钩二挂接的挂孔。通过多个下横架并在下横架上开设两个挂孔,这样可将多个下横架依次挂接起来,提高裤架的收纳能力。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两所述挂钩二均沿竖向朝上延伸,两所述挂孔分别位于两所述挂钩二的正下方。通过设置两挂钩均沿竖向朝上延伸,并使两挂孔分别位于两挂钩二的正下方,这样客户可以使用两个平行的上架体并通过下横架连接,相邻的下横架交错连接,组合实现方形裤架,增大裤子放置的竖向间距,减小拿取时的牵连现象。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上架体的一侧侧面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正对延伸的卡条,两所述卡条的上表面呈自上架体的中部向两侧朝下倾斜的斜面。通过在上架体上设置横向正对延伸的两卡条,并设置卡条的上表面自上架体的中心向两侧朝下倾斜,这样对于尺码较小的裤子可以使卡条传入裤子的皮带孔中,这样在裤子的自重影响下会随斜面下滑最终保持稳定。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上架体侧面开设有形状与所述卡条相对应的脱模孔,所述脱模孔与所述卡条的位置相正对。通过在上架体侧面开设形状和位置与卡条正对脱模孔,这样更加便于脱模,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下横架的两端均朝上弯折延伸。通过设置下横架的两端朝上弯折延伸,这样对于尺码较大的裤子可以使下横架的两端分别传入裤子的腰带孔实现收纳,提高裤架的收纳适用性。

在上述的组合式裤架中,所述挂钩一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架体上。通过设置挂钩一可转动,这样当裤架受到外力影响时,上架体能够自动调整姿态,避免外力过大发生折断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组合式裤架通过设置两挂钩二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设置挂钩二的底部转动连接于下横架上,这样在安装下横架时可将两个挂钩二的开口朝向调整为相正对的状态,这样在上架体两侧均形成限位,即使客户在拿取裤子时的动作影响较大,下横架也难以因摆动从上架体上脱出。

2、本组合式裤架通过设置两挂钩均沿竖向朝上延伸,并使两挂孔分别位于两挂钩二的正下方,这样客户可以使用两个平行的上架体并通过下横架连接,相邻的下横架交错连接,组合实现方形裤架,增大裤子放置的竖向间距,减小拿取时的牵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组合式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组合式裤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组合式裤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架体;11、挂钩一;12、通孔;13、卡条;14、脱模孔;

2、下横架;21、挂钩二;22、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组合式裤架包括上架体1和用于放置裤子的下横架2,上架体1的中部设有用于悬挂的挂钩一11,下横架2的两端处各设有挂钩二21,上架体1的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挂钩二21配合的通孔12,两挂钩二21均朝上延伸设置,挂钩二21的底端转动连接于下横架2上。上架体1上设置的挂钩一11用于与横杆配合,使上架体1保持在合适的高度,下横架2用于放置对折的裤子,使用时先将下横架2拆下,便于将裤子对折放在两挂钩二21之间的下横架2区域,然后将两挂钩二21挂在通孔12里完成收纳。通过设置两挂钩二21的延伸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设置挂钩二21的底部转动连接于下横架2上,这样在安装下横架2时可将两个挂钩二21的开口朝向调整为相正对的状态,这样在上架体1两侧均形成限位,即使客户在拿取裤子时的动作影响较大,下横架2也难以因摆动从上架体1上脱出。进一步来讲,下横架2上均开设有两个用于相邻下横架2的挂钩二21挂接的挂孔22。这样可设置多个下横架2并在下横架2上开设两个挂孔22,可将多个下横架2依次挂接起来,提高裤架的收纳能力。作为优选,两挂钩二21均沿竖向朝上延伸,两挂孔22分别位于两挂钩二21的正下方。通过设置两挂钩均沿竖向朝上延伸,并使两挂孔22分别位于两挂钩二21的正下方,这样客户可以使用两个平行的上架体1并通过下横架2连接,利用挂钩二21可转的特性使相邻的下横架2垂直交错连接,组合实现方形裤架,增大裤子放置的竖向间距,减小拿取时的牵连现象。挂钩一11转动连接于上架体1上。通过设置挂钩一11可转动,这样当裤架受到外力影响时,上架体1能够自动调整姿态,避免外力过大发生折断现象。

如图2、图3所示,上架体1的一侧侧面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正对延伸的卡条13,两卡条13的上表面呈自上架体1的中部向两侧朝下倾斜的斜面。通过在上架体1上设置横向正对延伸的两卡条13,并设置卡条13的上表面自上架体1的中心向两侧朝下倾斜,这样对于尺码较小的裤子可以使卡条13传入裤子的皮带孔中,这样在裤子的自重影响下会随斜面下滑最终保持稳定。进一步来讲,上架体1侧面开设有形状与卡条13相对应的脱模孔14,脱模孔14与卡条13的位置相正对。通过在上架体1侧面开设形状和位置与卡条13正对脱模孔14,这样更加便于脱模,降低生产成本。下横架2的两端均朝上弯折延伸。通过设置下横架2的两端朝上弯折延伸,这样对于尺码较大的裤子可以使下横架2的两端分别传入裤子的腰带孔实现收纳,提高裤架的收纳适用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