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0060发布日期:2019-08-31 01:1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被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



背景技术:

对于人体而言,身体的各个部位对温度的感觉及保暖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现有的羽绒被一般采用单独区域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一条被子的各处的厚薄是一样的,未进行区分,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人身体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点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技术方案如下。

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包括有被芯及包裹于其外部的被套,所述被芯的上端面和底端面对应通过纵横交错缝接使其形成依次并排设置的颈肩区、胸腹部和脚足部,所述颈肩区、胸腹部和脚足部分别依单位面积填充有羽绒,且该胸腹部依单位面积填充的羽绒量分别大于脚足部和颈肩区,所述被芯的边缘及其端角分别对应紧密贴合,且该被芯于脚足部的缝合线均连接脚足部的尾部外边缘,使脚足部形成围绕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被芯对应通过纵横交错缝接并分别划分为数量不定的绒格,所述脚足部划分的绒格从胸腹部与脚足部的划分处到脚足部的尾部依次从大变小,且其两侧呈对称结构。

所述被芯通过采用智能充绒机针对性填充。

所述被芯的四周边缘缝合并通过包裹棉绳使其形成滚边。

所述羽绒优选为鹅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太空仓分区式功能性设计,针对身体不同部位分区控绒,而每个绒格用智能充绒机针对性精确填充,通过把整体羽绒分成4个区域来实现完美的保暖体验,使肩颈部舒适透气;胸腹部羽绒加量,蓬松充绒;脚足部自由环绕;四边四角紧密贴合;有效形成保暖内循环,满足人身体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包括:被芯10、被套11、颈肩区12、胸腹部13、脚足部14、羽绒15、缝合线16、绒格17、棉绳18、滚边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详细如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人体保暖内循环羽绒被,包括有被芯10及包裹于其外部的被套11,被芯10的上端面和底端面对应通过纵横交错缝接使其形成依次并排设置的颈肩区12、胸腹部13和脚足部14,颈肩区12、胸腹部13和脚足部14分别依单位面积填充有羽绒15,且该胸腹部13依单位面积填充的羽绒15量分别大于脚足部14和颈肩区12,被芯10的边缘及其端角分别对应紧密贴合,且该被芯10于脚足部14的缝合线16均连接脚足部14的尾部外边缘,使脚足部14形成围绕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被芯10对应通过纵横交错缝接并分别划分为数量不定的绒格17,脚足部14划分的绒格17从胸腹部13与脚足部14的划分处到脚足部14的尾部依次从大变小,且其两侧呈对称结构,被芯10通过采用智能充绒机针对性填充,被芯10的四周边缘缝合并通过包裹棉绳18使其形成滚边19,羽绒15优选为鹅绒。

以工作原理结合上述结构为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太空仓分区式功能性设计,针对身体不同部位分区控绒,而每个绒格17用智能充绒机针对性精确填充,通过把整体羽绒15分成4个区域来实现完美的保暖体验,使肩颈部舒适透气;胸腹部13羽绒15加量,蓬松充绒;脚足部14自由环绕;四边四角紧密贴合;有效形成保暖内循环,满足人身体不同部位的保暖需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极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