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746发布日期:2019-08-20 23:4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折叠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桌。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携带、便于收藏,目前许多桌子都做成可折叠式,尤其对于外出游玩或野营使用的休闲桌来说更是如此。但是目前桌子的提手一般集中于安装于桌板的一端或侧面上,当对桌子进行折叠之后,桌子的重心并非是位于桌板的中部,而是会与偏离了桌板的中部,手提桌子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手酸,而且桌子也容易被重新翻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折叠桌折叠之后通过在桌面板的中部手提提手,做到便携手提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折叠桌,包括桌面和多套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安装于所述桌面的底部;处于同一侧的支承架之间相互铰接;

还包括翻转提起装置;

所述桌面由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组成;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翻转提起装置安装于所述桌面底部,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桌板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桌板的底部;

所述翻转提起装置包括提手;当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提手处于桌面的下方;当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相互平行时,所述提手从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之间的间隙中突出。

优选的,所述翻转提起装置还包括第一翻转组和第二翻转组;

所述第一翻转组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组设置一样,所述第一翻转组安装于所述第一桌板的底部,且其靠近于所述桌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翻转组安装于所述第二桌板的底部,且其也靠近于所述桌面的中部;

所述第一翻转组和第二翻转组均包括安装片和转动片;所述安装片安装于所述桌面的底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片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片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提手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片为弧形板,其圆心处于所述桌面的底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提手上包括橡胶或软塑料。

优选的,所述支承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导槽件;

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所述第三支架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轴铰链连接;所述导槽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所述导槽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铰链轴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承架的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承架设置有四套;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下方均设置有两套,同一个桌板的两套所述支承架设置于桌板相对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为可伸缩式的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承架还包括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

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提起装置,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铰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所述折叠桌折叠之后,这时所述第一桌板和所述第二桌板是相互平行的,同时地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之间出现一个较大的空间或间隙,所述提手可以从这个间隙当中突出,人们可以方便手抓提手而将折叠桌提起,更主要地所述提手的伸出位置正好位于所述第一桌板和第二桌板之间,所述提手在折叠后的折叠桌的重心上方,手提所述提手能够保持折叠桌的折叠状态,同时手提折叠桌也不会产生力矩,不易出现手酸,从而能够做到便携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桌呈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翻转提起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折叠桌呈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桌面1,第一桌板11,第二桌板12,支承架2,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导槽件24,第四支架25,第五支架26,铰链轴27,翻转提起装置3,提手31,第一翻转组32,安装片321,转动片322,第二翻转组 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折叠桌,包括桌面1和多套支承架2;所述支承架2安装于所述桌面1的底部;处于同一侧的支承架2之间相互铰接;

还包括翻转提起装置3;

所述桌面1由第一桌板11和第二桌板12组成;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之间相互铰接;所述翻转提起装置3安装于所述桌面1底部,其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桌板11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桌板12的底部;

所述翻转提起装置3包括提手31;当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 处于同一直线时,所述提手31处于桌面1的下方;当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相互平行时,所述提手31从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 之间的间隙中突出。

当所述折叠桌打开时,所述桌面1是平铺的,这时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正好处于同一直线上,多套所述支承架2完全打开,可以稳定地承托其所述桌面1,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之间相邻紧密贴合,所述提手31处于所述桌面1的下方,不会影响桌面1的整体性。而当所述折叠桌折叠之后,这时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是相互平行的,同时地所述第一桌板11和第二桌板12之间出现一个较大的空间或间隙,所述提手31可以从这个间隙当中突出,人们可以方便手抓提手31而将折叠桌提起,更主要地所述提手31的伸出位置正好位于所述第一桌板11和第二桌板12之间,所述提手 31在折叠后的折叠桌的重心上方,手提所述提手31能够保持折叠桌的折叠状态,同时手提折叠桌也不会产生力矩,不易出现手酸,从而能够做到便携的效果。

更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提起装置3还包括第一翻转组32和第二翻转组33;

所述第一翻转组32设置于所述第二翻转组33设置一样,所述第一翻转组 32安装于所述第一桌板11的底部,且其靠近于所述桌面1的中部;所述第二翻转组33安装于所述第二桌板12的底部,且其也靠近于所述桌面1的中部;

所述第一翻转组32和第二翻转组33均包括安装片321和转动片322;所述安装片321安装于所述桌面1的底部,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片322的一端铰接,所述转动片32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提手31的一端铰接。

当所述桌面1打开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动片322相互远离平铺延展,能够把提手31给拉至所述桌面1的底部;当所述桌面1折叠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转动片322相互靠近,所述转动片322能够将所述提手31从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的间隙之间顶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片322为弧形板,其圆心处于所述桌面1的底部的下方。

所述转动片322是弧形板,在所述桌面1打开时所述转动片322的背部(弓起的部分)能够紧贴桌面1的底部,所述转动片322的背部能够有利于支撑起所述桌面1,在相邻两个转动片322的之间尚有空缺,可以便于将所述提手31 的两端至于此处,给所述提手31一个置放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提手31上包括橡胶或软塑料。

所述折叠桌整体重量也不低,人们在手提所述提手31时,有橡胶或软塑料的保护,能够对双手有一定的减缓保护,不易让双手出现手酸或手痛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2包括第一支架21、第二支架22、第三支架23 和导槽件24;

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1,所述第二支架2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1,所述第三支架2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中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架23的一端通过铰链轴2726铰链连接;所述导槽件24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桌面1,所述导槽件24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铰链轴2726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支承架2的第三支架23的另一端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当折叠桌完全展开时,所述铰链轴2726处于所述滑槽的尽头,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12展开形成一个平面,四个所述第一支架21支撑于地面,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21与地面一起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所述第一支架21 和所述第三支架23形成一定夹角,同一侧两套支承架2的所述第二支架22和所述第三支架23与所述桌面1一起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在打开折叠桌的过程中,所述铰链轴2726一直沿着所述滑槽移动,使得折叠桌的打开平滑顺畅,当所述铰链轴2726到达所述滑槽的尽头后,即使用力下压桌面1,因受到所述导槽件 24的拉力,能够防止所述支承架2继续展开。

当拨动第一支架21对折叠桌进行折叠时,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三支架23之间的夹角就越来越小,同时所述铰链轴2726沿着所述滑槽的另一个尽头滑动,所述第二支架22和所述第三支架23的夹角从一百八十度逐渐缩小至零度,同一侧的两套所述支承架2相互并靠在一起,便于对折叠桌进行折叠。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2设置有四套;所述第一桌板11和所述第二桌板 12下方均设置有两套,同一个桌板的两套所述支承架2设置于桌板相对的两侧。

通过上述的设置,在打开或收好折叠时,只需拨动其中一个所述支承架2 的第一支架21带动整体折叠桌的打开或收折。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21为可伸缩式的支架。

通过令所述第一支架21的长度变长,能够令折叠桌的高度变高,通过令所述第一支架21的长度变短,能够令折叠桌的高度变矮,从而能够令折叠桌可以实现不同的高度调整。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架2还包括第四支架25和第五支架26;

所述第四支架25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翻转提起装置3,所述第四支架2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21,所述第五支架2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支架25,所述第五支架26的另一端与与所述第一支架21通过铰链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21、第四支架25、第五支架26和桌面1四者之间形成三个三角形,能够加强支承架2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