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7986发布日期:2019-08-16 21:4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学习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桌子和只有单一功能的桌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中就有很难实现一个桌子有多个功能,解决生活中的多个问题,实现一对多的效应。

目前市场上的学习用具功能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固定式的,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折叠变形,并且造价高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需求需要购买不同的用具,这就导致了经济上的浪费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而一般市场上的用具无法满足人们实现多个需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包括板体和底架,所述板体包括短板和长板;所述短板与长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底架安装在长板下方;所述短板与长板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还包括笔筒;所述笔筒设有榫头A和榫头B。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榫头A位于笔筒的侧面;榫头B位于笔筒底部端面。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短板设有卯眼B、卯眼C和卯眼D;所述卯眼B、卯眼C和卯眼D均分别位于不同平面上。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卯眼B位于短板顶部端面;卯眼C位于短板底部端面;卯眼D位于短板侧面。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长板的一侧设有榫头C;榫头C的尺寸与卯眼D相匹配。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卯眼C的长度比卯眼D的长度长4cm。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笔筒下方设有连接块;连接块设有卯眼A;卯眼A与榫头B匹配连接;榫头A与卯眼B匹配连接。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底架包括支脚A和支脚B;支脚A与支脚B安装在长板的底面,且分别位于底板顶角处;所述底架通过铰接安装在长板上。

作为进一步技术改进,以上所述支脚A和支脚B呈“L”形,且支脚A和支脚B折叠后可相互交错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方便,能够利用一块板的折叠和变形,在功能上具有一对多效应,结合了书桌、看书书架和绘图板的功能,不仅解决金钱上和空间上浪费的问题,还解决了功能单一的问题,满足人们不同时候的需要,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实现不同的功能要求,为使用者提供书桌,书架,绘图板等功能体验。

本实用新型可解决文具使用过程中打失、杂乱摆放、不整洁等问题,通过设计提供了一个可活动的笔筒,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将笔筒固定在该设计板面使用或自由放置在其它桌面或所需平面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书桌、书架、绘图板等功能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减少了使用者对其他用具的购买,即减少了经济上的浪费。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制作所需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能够为贫困的需求者也带来便利。

本实用新型总共有四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均设计成可转动可伸缩的结构。在配合板面实现不同的功能要求的同时,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桌面不同的高度和倾斜度。

本实用新型主要以榫卯结构来实现变换,安装拆卸简单,易于掌握,携带方便,实用度高。此外,该多功能板融合了传统木工工艺中的榫卯结构,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使用者充分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之处,利于传统工艺的传播与传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笔筒与连接块位置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笔筒与连接块位置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笔筒安装在连接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笔筒底部与连接块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长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短板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短板示意图二。

图中:

1-笔筒、2-短板、3-长板、4-支脚B、5-支脚A、6-榫头A、7-榫头B、8-连接块、9-卯眼A、10-榫头C、11-卯眼B、12-卯眼D、13-卯眼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学习桌,包括板体和底架,所述板体包括短板2和长板3;所述短板2与长板3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底架安装在长板3下方;所述短板2与长板3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还包括笔筒1;所述笔筒1设有榫头A6和榫头B7。

所述榫头A6位于笔筒1的侧面;榫头B7位于笔筒1底部端面。

所述短板2设有卯眼B11、卯眼C13和卯眼D12;所述卯眼B11、卯眼C13和卯眼D12均分别位于不同平面上。

所述卯眼B11位于短板2顶部端面;卯眼C13位于短板2底部端面;卯眼D12位于短板2侧面。

所述长板3的一侧设有榫头C10;榫头C10的尺寸与卯眼D12相匹配。

所述卯眼C13的长度比卯眼D12的长度长4cm。

所述笔筒1下方设有连接块8;连接块8设有卯眼A9;卯眼A9与榫头B7匹配连接;榫头A6与卯眼B11匹配连接。

所述底架包括支脚A5和支脚B4;支脚A5与支脚B4安装在长板3的底面,且分别位于底板顶角处;所述底架通过铰接安装在长板3上。

所述支脚A5和支脚B4呈“L”形,且支脚A5和支脚B4折叠后可相互交错放置。

笔筒1的作用是为解决笔筒1打翻,文具丢失等问题,该设计提供了可活动的笔筒1。根据使用者不同的需要可将笔筒1固定于桌面或作独立笔筒1使用。为实现该功能此设计将笔筒1底部与侧面分别设置了可实现滑动的榫头,分别与不同的功能相适应。如要实现书桌的功能则将笔筒1底部榫头与板面卯眼滑动咬合;实现绘图板功能则将笔筒1侧面榫头A6与板面卯眼B11滑动咬合。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带卯眼A9的连接块8,与笔筒1底部的榫头B7滑动咬合后即可随意放置在其他桌面上以实现独立笔筒1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该设计可塑性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笔筒1的形状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需求以及为使用者带来美观感受。

长板3的作用是提供滑动的榫头C10,以实现书桌,书架,绘图板等连接变换使用。支脚A5和支脚B4分别安置于长板3四个角。同时出于安全考虑,长板3与短板2四角分别作了圆角与打磨处理。

短板2的作用是:由于该设计有不同的功能,短板2设计了不同方向不同面的卯眼,但是出于使用考虑各卯眼均设置在了不影响使用的位置。使用者只需将不同方向不同面的卯眼与长板3榫头C10滑动咬合并与支撑腿配合即可实现不同的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于掌握。

支脚A5和支脚B4分别安置于长板3四角,采用铰接方式。不使用时四支脚对立平放与长板3合为一体,使用时根据需要转动0°~120°。根据不同的高度的需求,设计了可伸缩转动的支撑腿,以实现不同高度、不同倾斜度的变化,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使用方法和原理: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不同的变化实现不同的功能,分别如下:

书桌功能:如果要实现书桌的功能只需将两对支脚A5和支脚B4,转动90°,如要更好固定则转动110°~120°。

将短板2卯眼D12与榫头C10滑动咬合,使两个部件连接并固定,榫肩位于于同一平面,即成一书桌,如需要则将笔筒1底部的榫头B7与桌面卯眼B11滑动咬合,即可固定笔筒1。将文具放入即可使用。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使用时将部件卸下简单安置,不占多大面积。

看书书架功能:若有看书、放置手机、电脑、文件等需求时,将短板2背面的卯眼C13与长板3侧面榫头C10滑动咬合,使两个部件连接并固定,即构成了一个挡板,为放置物提供平面。再将长板3下方远离短板2一边的支脚A5和支脚B4撑开,作支撑腿,而另一边支脚A5和支脚B4折叠平放,如此就构成了一个与水平面有夹角,可根据需要可将伸缩腿伸缩到不同的高度以调节板面与水平面夹角的看书书架,只需将所看物放置在挡板上并放置在所要看的地方便可实现其功能。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使用时将部件卸下简单安置,不占多大面积。

绘图板功能:将短板2卯眼D12与长板3榫头C10滑动咬合,使两个部件连接并固定,形成提供作图的平面,再将靠近榫头C10的支脚A5和支脚B4转动90°作支撑,远离榫头C10的支脚A5和支脚B4对立转动平放,形成一个与水平面有夹角,且伸缩腿可实现倾斜角度转变的倾斜面;然后将画纸贴在作图平面即可实现作画功能。如有需要将笔筒1侧面榫头A6与作图平面左上角的卯眼B11滑动咬合,即可固定笔筒1,方便放置作图工具且不易打失。操作方便快捷,不需要使用时将部件卸下简单安置,占用大面积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